跳到主要内容

神秘的以太(上)

调查以太的古代和现代理论,并将之与神秘科学的事实进行比较

Photo by NASA on Unsplash

介绍

本篇探讨的目的有三个:首先,看看早期作家对于以太(Aether)有甚么看法。第二,从神秘科学的角度,探讨各种与之相关的科学理论和猜测。第三,了解这种神秘物质究竟是什么,并考虑它的一些性质。在我们未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告诉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对于以太的看法,以及他的想法在多大程度上证实了神秘科学的事实。

但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必需指出以 “A” 为前缀的以太(Aether),不同于过往作为麻醉剂使用的易燃液体「乙醚」(ether),其化学式为 C4H10O。神秘科学所指的以太是一种极其稀薄的物质元素,它弥漫在整个宇宙中,是光、热和运动的来源。以太的信仰由来已久 ,对古希腊人来说,以太是众神在奥林匹斯山(Mount Olympus)上呼吸的稀薄空气。

隐藏在这种信仰中的内含,远远超过了其诗意上的比喻,我们可以在《鲁鲁的寻求》(The Quest of Ruru)中读到:

『尘世是七个精神层面中的最低层面……在这之下还有六个黑暗和罪恶的层面,就好像在它之上有六个光明和善良的层面。因此,尘世占据了一个中心位置,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上方和下方层面的性质。』

当一个层面或领域越高,弥漫在其中的以太就越稀薄。希腊人所说的「奥林匹斯」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来指这些更高的层面。它们是「众神」的家,这里居住著已经在尘世物质生活中吸取了所有教训的人,因而不再需要回到这个罪恶和背叛的地方,而是居住在稀薄、透明氛围的领域里。在《金黄星》(The Golden Star)有美丽和真实描述:

『 它的纯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位于下层星光界和天上领域之间。这是一道神圣的屏障,只有纯洁和有智慧的灵魂才能通过。它透过一道跳跃的火焰之墙隔绝,隔绝尘世层面、其下和其上的其他层面。这些火焰灼伤了那些未获资格进入的心灵,并遮住了他们的视线。因此,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精神本性而回到其适合的住所。』同一本书还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尘世上度过数千次转世、并学习物质经验的教训之后,成为刚刚穿越火焰的新来者。』虽然以太本身是一种同质元素,但在显化过程中会变得异质。其密度的变化与地面空气相似,当我们在大气层中升得越高时,它就越稀薄;这就是古希腊作家在他们关于奥林匹斯山的想法所暗示的内容。

我们未来将在《神秘的太阳》一文中指出,太空事实上并非真空,而是充满了一种微妙的液体 ; 神秘科学就像古人那样称之为以太。这种液体无法被我们任何肉体感官检测到,目前也无任何科学仪器能侦测到它。它的成分是不可改变的、不可破坏、不可见的、并且渗透到所有的物质事物和存在中。沙滩上的沙粒、树木、花朵、动物和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不同程度地带著以太;沙子所含的比植物少,动物比人少。我们整个星球也同样充满了以太,由以太构建,并在我们太阳系内的以太之海中移动。随著这个主题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但是,在我们这样做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早期作家对于这种神秘物质有什么看法。

关于以太早期的想法

佛陀教导说,有一种原始的基质,它是永恒、不可改变的,而其载体是纯净、发光的以太。正如布拉瓦茨基夫人(H.P. Blavatsky)在《秘密教义》(The Secret Doctrine) 中告诉我们的那样,这个东西 『不是因为缺乏形体而产生的虚空;相反的,这个东西是所有形体的基础。』

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以太来描述天上元素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天上材料就是指它。他接著说:『我们把天上基质和星星的基质称为「以太」,并不是因为如同有些人所认为的它在燃烧(aithesthai),而是因为它总是在运动(aei thein),并以圆周运动方式进行。这是一种不同于四元素的元素,是的一个未混合的、神圣的元素。』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复述了从他的大师柏拉图那里学到的东西。柏拉图在他的《蒂迈欧篇》(Timaeus)中说:『接下来,我们必须观察到有很多种类的火:例如有火焰;还有从火焰发出的那种东西,它不燃烧,但向眼睛提供光;还有当火焰熄灭时,被留在余烬的那种东西。同样的,在空气中,有一种最透明的空气,它被称为以太。』这说法并没有错,因为正如我们在《秘密教义》中读到的那样:『「合一火焰」在天上和尘世上的映像就是「火」,是其最完美、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映像;它是生命和死亡,是每个物质和精神事物的起源和结束;它是 「神圣基质」。』

诗人赫西俄德(Hesiod,约公元前700年)早于亚里士多德四百年,提到了以太来作为最高或较高的天上层面,在其上居住著它的 「母亲」尼克斯(Nix,黑夜)和其 「父亲」埃里伯斯(Erebus,黑暗)。因此,根据赫西奥德的说法,以太诞生于宇宙的黑夜中,比其他四种神秘元素:火、空气、水和土还要更早。事实上,只要我们将他的「父亲」原则用「光」来代替,那么从神秘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说得通的,因为这「光」首先使「母亲」这个原始黑夜或混沌点燃,因此产生了第五元素「以太」,而其他四个元素又再从它产生。

一直到 20 世纪初,在理解大自然现象的方面,以太的概念仍然占据著重要的地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Rene Descartes)、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Isaac Newton)以及其他许多人,都探讨了以太的运作,以找到产生重力现象的答案。早在 1644 年,笛卡尔就提出,以太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能量,具有像空气一样的粒子特性;当物质通过它时,以太就会被置换。在那个时代,这些都是危险的命题。一方面,新兴科学正在与基督教会根深蒂固的教条进行斗争,另一方面,科学也试图从神秘主义者和炼金术士的形而上学迷信中解放出来。因此,当牛顿提出关于「远距而不可见的力」的概念时,因为它无法被实验证明,而被认为是试图将「神秘思想」引入「精确」科学;这是不受到欢迎的,不但被教会谴责为 「异端」,同时许多科学家也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1718 年,牛顿在他的《光学原理》第三册中推测了以太的存在,他在书中说道:「这种以太介质在远离水、玻璃、水晶和其他真空里的高密度物体后,不是变得越来越致密吗?这样一来,光线的折射不只发生在一点上,而是逐渐弯曲成曲线?…..这种介质,在太阳、恒星、行星和彗星的高密度天体中的数量,与它们在空旷空间中的数量相比,难道不是稀少得多吗 ? 当这个介质从这些星体传到很远的地方时,它难道不是持续变得越来越密集,导致这些星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也使它们各部分的引力作用于这些星体吗?是不是每个星体都想从这个介质密集的地方,前往介质稀少的地方去呢?』

当牛顿被要求用非数学术语解释重力的性质时,他的回答是,重力可能是由一个看不见的以太传递的。他进一步提出,以太也可能跟电、磁、光和热有关,这正是我们在介绍中所说的。在这一点上,他只是在重复神秘科学几千年来所知道和传授的东西。

到这边,我们确信没有一个读者会否认 : 一种力量,无论我们称之为「重力」、「电」还是其他什么,如果它存在于物体之外或星际空间中,就一定是某种东西,而不是纯粹的虚无。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 Leibniz ,1646–1716)在他的学说中,将整个被创造物赋予心智生命;根据他的说法,这种存在可以有无限个阶层。我们发现这个概念早在几千年前就在《三重伟大赫尔墨斯的神圣皮曼德》(The Divine Pymander of Hermes Trismegistus)中说过。在其中,逻各斯(Logos)以「光、火和火焰 」的火之龙形体出现在赫尔墨斯面前,被称为「皮曼德」(Pymander),意思是「神圣思想」的拟人化。他说:『那光是我,我是心灵(Nous),我是你的神,我比从阴影(黑暗,或未显化的神)中发出的人类原则更古老。我是思想的萌芽,是光辉的「话语」,是神的儿子。』所有这些都充满了隐藏的意义。

对以太的科学探索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一直在探测和促使物质交出它的秘密;然而它现在却陷在一个越来越难以捉摸的亚原子粒子深渊里,得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回答宇宙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有想法的科学家不得不勉强回到古老的以太概念,来作为对大自然所有力量和现象的唯一合理解释。但他们与现代许多科学家一样,心中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普遍认为过时的概念。其中的一个根据是 19 世纪末米歇尔-莫里(Michelson-Morley )实验的结果。由于我们的许多读者都不知道这个实验,更少的读者是物理学家 ; 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将用几句话来解释。

在物理学中,一开始为了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场、磁场和引力场的存在,而使用了「以太」的概念。当时人们发现光是一种波动现象,那么寻找一种介质就变得势在必行。虽然声音不能穿越真空,但光却能完美地穿越真空;且电、磁和重力的吸引力并不会因为除去中间的空气而中断。然而,尽管尝试各种实验来捕捉和检查所假设的残余物质,或者希望能通过直接观察来确定其属性;然而这些尝试都完全失败了。如果以太是一种传播波的介质(科学这么说)、且他传递的波是这么快,就意味著它具有非常大的刚性和极小的密度。若要证明这个论点,就要寻找「以太漂移」的证据,即物质在通过以太时所产生相对运动;就像在空气中移动的人会感受到风一样。然而,这些实验结果被证明是模棱两可的。

一直到迈克尔逊-莫雷实验(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1887年),才是第一次认真的尝试检测:当物质通过相对静止的发光以太后,所产生的「以太风」。然而,它产生了一个完全否定的结果。特劳顿-诺布尔实验(Trouton-Noble experiment, 1901–1903)也是如此,该实验试图检测当地球在运动时,电容器中电荷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1871年,英国数学家乔治-艾里(George Airy,1802–1892)试图通过一个充满水的望远镜来证明「以太拖曳」。他将光像差实验解释为:当一个透明物质在运动时,以太被拖著走;因而它并非以运动物体的全速移动,而是以菲涅尔所谓的「拖曳力系数」所表示的速度比例移动。这一点的有效性在菲佐(Fizeau,1819–1896)的实验中得到证明,他在实验中将光于快速流动的水中传播。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相继使用激光、微波激射器、低温光学谐振器等,重新点燃对精确的迈克尔逊-莫雷式实验的兴趣,但据我们所知,这些实验都没有定论。

爱因斯坦为了避免这种相互矛盾的「科学证据」所带来的困难,因此他在相对论中,免除了所有关于静止的以太、或与之相关的运动假设。这一切都代表了科学不知道什么是以太。在之前有一位倡导者巧妙地指出:『它是一种数学物质,是因为我们要解释光和热的现象,而不得不假设它的存在。』颇为有趣的是,对于以太这种巧妙的解释,往往被科学家嘲笑。但是我们在《为什么物质很重要》一文中也指出,同样是纯数学上但未经证实的「弦理论」猜测,却普遍被大家接受 … 这难道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尽管在大多数的现代科学词典中,它以教条式地断言:『关于电磁波需要这种介质(以太)传播的理论,再也站不住脚。』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些勇敢的(或许是愚蠢的)科学家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概念,并寻找这种难以捉摸的介质。在这些研究人员中,最重要的是发明所谓 「以太发动机」或 「基利发动机」(Keely motor)的美国发明家约翰-沃雷尔-基利(John Worrell Keely , 1837–1898)。不幸的是,他的研究远远超出了正统观念的范围,以至于他无缘得到科学上的认可。尽管如此,从神秘学的角度来看,他的理论是非常有趣的。如果你想了解他的研究和实验,你可以在《秘密教义》第一卷中找到几页专门介绍他的文章(第554页及之后)。

戴顿-米勒(Dayton Miller , 1866–1941)是另一位寻找难以捉摸的以太的科学家。他最初与莫里合作,完善了迈克尔逊-莫里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功,表明地球正在通过某种无形的介质。然而不出所料,米勒的研究几乎不为现代物理学家所了解或引用 ; 他们也没有提到他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进行的许多其他实验。相反,他们几乎只关注迈克尔逊-莫里实验,以此来证明以太的不存在。这一领域其他著名的研究人员有亨德里克-洛伦茨(Hendrik Lorentz,1853–1928)和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 ,1854–1912)。洛伦茨将物质和以太之间的严格分离,在他的模型中,以太本身是不运动的。但是当具有重量的物质进入以太时,以太能够使其运动。我们将在本调查的最后部分进行探讨,这是有其道理在的。

下一篇:神秘的以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