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吸引力法则的诱惑 (中)

为什么吸引力法则并不总是成功呢?

延续上一篇:吸引力法则的诱惑 (1)

剖析吸引力法则

正如我们先前看到的,吸引力法则可以追溯到始于 19 世纪的新思想运动,后来发展为新时代神秘主义。但我们也看到,这些想法有一个被掩盖的面向,尽管它们被灌入的「瓶子」是新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除了追溯到布拉瓦茨基所揭示的心智隐秘力量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 1908 年首次出版的《凯巴莱恩》等书籍,它们进一步影响了这些思想的发展。在此书中,提到了赫尔墨斯法则的第一条:「唯心主义」。 这法则告诉我们,一切都源于心灵,宇宙是心智力量运作的结果。 这个概念很快就能被那些对于神秘学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人所理解了。但我们曾在神秘学课程的第一部分解释过,人类的心灵是双重的,由低等和高等心灵组成。

那些运用吸引力法则的人,对于低等或高等心灵的运作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而无法确定哪个心灵在引导他们的欲望。这将导致无论他们试图「吸引」什么,都可能被不契合于这种欲望的心灵所阻挡。又或者,他们可能会得到与他们欲求恰恰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这个「法则」的许多严重缺陷之一,因为它是建立在「同类能量相吸」的错误命题上。在大多数人身上,这两种心灵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所以其中一种心灵的「能量」(用吸引力法则信徒的术语来说) 与另一种心灵的「能量」相抵触。我们在关于赫尔墨斯教义的系列文章中提到,在普遍的「极性法则」中,「吸引力」只是其中的一半。另一半是「排斥力」,而两者的共同作用能产生平衡。有些人愚蠢地认为正面思考、专注、视觉化和自信心,就是能满足欲望和实现梦想的全部条件;他们缺乏了「平衡」这种品质。稍后我们将回来讨论这个关键。

如果吸引力法则的运作确实如其支持者所声称的那样,那就代表著如果你热切地渴望得到钱,你就会得到它。如果你一心想要一份新工作,你就会得到它。如果你肯定的认为自己很苗条,体重就会神奇地下降。相反,如果你经常担心钱的问题,你就会一直保持贫穷。如果你抱怨你的工作有多糟糕、你有多讨厌它,你永远不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这些概括了吸引力法则如何被普遍误解,也展示它是多么一种令人遗憾的懒惰思维。事实上,那些贫穷的人 (举个例子) 正因为处于排斥的状态,而导致任何「正面」的想法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圣经》告诉我们:『凡有的,必赐给他,使他富足;没有的,连他所拥有的也要夺去。』(马太福音25:29)这表明,福音书的作者知道极性法则,而吸引力法则的支持者不知道。

这解释了为什么吸引力法则并不总如其支持者所声称或希望的那般有效。这也解释为什么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疗法,对于心灵及其如何运作等问题上,只能给我们一个的片面观点;因为这些支持者很大程度上不知道我们有两个心灵。因此,吸引力法则只是几个不同的神秘法则和原则的巨大混合体,它们被一些既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如何明智地应用它的人所劫持了。为了解开这一大堆矛盾和误解,我们需要仔细探讨这种伪法则所依据的主要概念,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如果有的话)符合神秘科学的真正法则。

吸引力法则的主要概念

  1. 正面思考:现代科学承认了神秘学早已知道的事实:负面的思维会带来负面的情况,如同正面善意的想法会带来幸福和满足。 这个事实毋庸置疑,因为众所周知的「安慰剂效应」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可以说此概念是真实的,且它与三个普遍的赫尔墨斯法则一致 : 即唯心主义 (Mentalism)、极性法则 (Polarity) 和因果法则 (Cause and Effect)。

2. 专注或专心:这也是一个真实而正确的概念,因为在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全部集中于一点上肯定比分散在广阔区域还要更强大、更高效。我们可以看到,当太阳光通过放大镜聚焦时,它们会使草地著火;而任何数量的散射光都无法达成。一些吸引力法则的支持者将「制定目标和计划」列在这一项目中,但我们认为「制定目标和计划」与我们思维的清晰性和组织更有关系,而非专注力。 从表面上看,《凯巴莱恩》的任何特定法则都与专注不相关,但我们可以说它属于能限制其他方向活动的力量,如同时钟钟摆的运动。

3. 视觉化或创造性想像:这对应于赫尔墨斯的唯心主义、对应法则、振动法则和因果法则。当我们清晰地视觉化某样东西时,我们就会创造出一个心灵图象(唯心主义),它对应于我们渴望的东西,并与之和谐地震动。如此一来,相应的情况就会被吸引至我们,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取决于我们的意志力,以及我们能够多清楚地想像出我们所希望的东西。但我们很遗憾地说,我们知道很少人 (包括神秘主义者) 拥有足够的意志力、专注力和心灵敏锐度,而能成功地想像出任何东西!有一些真正神秘学团体中教导著可视化技术,且这种能力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然而,吸引力法则的信徒却认为,他或她只需看几段视频、或随意浏览我们前面提到的书,就能获得这些能力!

4. 自信:所有真正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相信自己、以及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信念从何而来? 它来自低等或高等心灵的记忆,是前世所获得经验的直接结果。 我们只能透过完全自信的方式行事才能培养自信。简而言之,这是要通过努力,而不是通过梦想达成。 无论我们在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无论我们拥有什么才能(而我们都有一些),我们都可以找到机会来实现某些目标。每当我们取得一些成就时,无论多么微小,我们都会增加信心,同时也会增加我们的意志力。因此,自信主要对应的是赫尔墨斯的因果法则,而唯心主义和峰谷法则也发挥了其作用,因为人类的事务中充满波浪起伏: 拥有自信的男人或女人会屈服于风暴,并确信人生的波浪会有高峰与低谷的改变,并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偿。

5. 感恩的心:这完全对应于赫尔墨斯的第一条唯心主义法则。当我们意识到或了解到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心智的世界、并且它背后有一个产生一切的心灵时,我们会感谢这个心灵,无论我们如何设想它。这使我们能与宇宙和其支配法则和谐相处,且只要我们遵循这些法则行事,就能获得繁荣,反之同理。

它有时起作用,有时又不起作用

在我们列举了构成所谓「吸引力法则」的主要概念后,我们将清楚地知道它是如何起作用,为什么它并不总是成功,或者不依照实践者所希望的方式进行。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些我们已经在上面讨论过。若一个人只有薄弱的意志、或无法有效地集中心思与视觉化,就无法取得任何结果,且其结果将是随机的,甚至与我们的预期相反。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可以用「电」来打个比方,因为思考是一种电的活动,且人是一种电磁存在,而科学正在慢慢发现这一点。当一个人输入过多或错误的电流型态时,就会烧断保险丝;若输入太少的话,机器则不能有效运作。这种自然现象遵从了众所周知 (但却未被正确理解) 的神秘学格言,也就是第二条普遍的赫尔墨斯法则:「其上如其下」。当我们变得越有智慧,就越不可能烧断保险丝,且就越有可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在我们之前提到的电影《秘密》中,有人声称,若你想要获得任何想要的东西,你只要想著它们,「宇宙」就会大量将此提供给你。因此,如果你想的是钱,你就会得到钱;如果你专注于你的债务,你就会一直处于债务之中。如果你想著要瘦下来,你就会变得很苗条,而如果你经常担心自己有多胖,你就会一直胖下去。不幸的是,根据先前讨论的理由,宇宙并非以这种简单化且相当幼稚的方式运作。去看看那些从不休假的忙碌蚂蚁!你见过任何一只蜜蜂一厢情愿地浪费时间,只是在试图「吸引」花蜜吗?不,当然没有,因为蚂蚁和蜜蜂都本能地遵守大自然法则,其中第一条法则就是:所有的生命,无论多么卑微或伟大,都应该工作!只有人在他的盲目和傲慢中,认为他可以对宇宙法则嗤之以鼻,并且不劳而获。

因此,如果我们除了专注于我们渴望的事物 (不管是什么),并清楚地将它视觉化、坚定不移地相信我们会得到它,我们还需要著手创造促进成功的物质情况;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你想发财吗? 那么去视觉化财富,并通过各种手段关注它。但是也要将自己置于能达成愿望的情况中,比如投资于某事或某人、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通过培训提高技能或教育。 简而言之,除非你通过纯粹的汗水和辛劳,并将「行动」结合于思想 (无论多么「正面」),否则,无论多少「可视化」或「专注」都不会让你前进更远,甚至哪里都到不了。

这是这个所谓的「法则」的另一个主要缺陷,它误导人们相信,仅靠创造性想像和正面思考就能神奇地吸引他们所欲之物,而不须为之努力。这也是为什么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往往不能产生任何结果。一个人若要在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是天赋、决心、毅力、耐心、和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信心。 如果你是诚实的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对自己是诚实的 ),那么你会知道我们写下了真相,尽管对于那些认为有成功的捷径存在于身体、心智或精神领域的人来说,这个真相是多么令人不快。 人必须工作,我们只有工作才能获得我们的努力所应得的结果。

但吸引力法则也有更进一步的缺陷。 如果几个人都想得到同样的工作、并且狂热地想著它的话要怎么办?他们要如何都能得到呢?在我们一个相当愚蠢的故事《冥想;或逃跑之路》中,有个段落恰当的比喻了吸引力法则。引用如下:

『当他年满18岁时,他开始给他的亲戚写信,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都是著名的开拓者和旅行者。他努力劝说这些好心人替他付清各种款项,以便他能进一步训练和发展他那奇妙的懒惰天才。他认为,在他做这件事情时,不妨能有一些钱偶尔去度假,以好好享受一下;毕竟『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这句话在当时也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但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幸运地获得他认为自己有权得到的财务支持,因为即使在12世纪,不愿意拿出现金的人不比现代少。』

根据吸引力法则,这位神童应该要得到他想要的现金。毕竟,他不仅将其可视化,还写了大量的乞讨信,因此以一种完全聪明的方式将正面的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尽管这罕见地背离了他惯常的懒惰。我们在前面给了你答案:「吸引力」只是赫尔墨斯极性法则的一半部分而已,而且我们都有两个心灵。由于他缺乏现金,因而对财富处于排斥的状态,且无论他如何想像一捆捆清脆的美元钞票,都无法改变这一基本事实。此外,他的愿望与他的亲戚们的愿望严重对立,因为后者不愿意放弃他们的金钱! 这就引出了这项调查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吸引力法则中固有的道德维度;我们在引言中提到了这一点,但它的支持者往往忽视了它。

下一篇:吸引力法则的诱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