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白莲田园诗》书中含义释义

《白莲的田园诗》这则有趣的故事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多方面的启发。这真实地描述了埃及人的信仰和埃及祭司的情况,当时埃及的宗教逐渐失去纯洁性,堕落成受黑魔法污染和玷污的密教崇拜体系,肆无忌惮地用于自私和不道德目的。这也很可能是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森萨是埃及最后一位伟大祭司。即使一棵树完全枯死,其种子也会发展成类似的树,同理,每个伟大的宗教都会把生命和能量留在一个或多个伟大开悟者身上,借此将智慧保存,以便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能恢复发展,在演化回圈进程中结出果实。在命定的时刻到来时,开米的古老宗教注定以更崇高的形式重新出现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故事中的森萨现在很可能已是一位非常高等的开悟者,正等待著执行白莲圣母的命令。这种推测不无道理。不过,除了这些猜测之外,此故事还有一个非常崇高的教诲。故事以寓言的形式,描述了新进弟子所面临的考验和困难。然而,若要揭开寓言的面纱并清楚理解其中教义,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并不容易。为了帮助这些读者,我将解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相关事件。

1. 故事的主人公森萨代表的是人类灵魂。

这是般若的胚芽 (Kutashtha Chitanyam),保存人类的个体性。这对应于人类第五原则中高等且永久性的元素。这是自我,或者说是具身存在的自我。

2.园丁塞布阿代表直觉。塞布阿说:「他们无法制作我的幻影。」这位朴实无华但诚实的乡下人这么说时,真正展现了他自己的奥秘。

3.阿格马赫德、卡门-巴卡和神庙中的其他九位大祭司都是忠实仆人,侍奉他们所崇拜的黑暗女神。他们分别代表如下:

(1.)欲望

(2.)愤怒

(3.)贪婪

(4.)无知

(5.)傲慢

(6.)嫉妒

(7,8,9,10&11.)五种感官及其乐趣。

4.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如下:

(1.)祭司所崇拜的黑暗女神;

(2.)和森萨一起玩耍的小女孩;

(3.)他在城市里遇到长大成人的女孩;

(4.)最后是白莲圣母。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第2和第3是相同的。故事中提到,当森萨首次遇见那位城中佳人时,他说道,当他凝视那温柔双眼时,仿佛早已认识她,熟悉她的魅力。从这句话可知,这个女人正是他在神庙里一起奔跑的年轻女孩。

印度哲学家说,原质有三种属性:平性、激性和惰性。惰性与肉体中的粗俗快乐和欲望有关。激性是心智活动躁动不安的原因,而平性则关乎人的精神性智慧及高尚的愿望。因此,幻觉(Maya)在这个故事中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其一是精神性智慧(Vidya),由白莲圣母代表,是佛教作家笔下的观音和般若。她代表著逻各斯的光或气场,也就是智慧,她是意识生命之流 (Chaitanyam)的源泉。故事中的少女指人类心灵,在她的引导下,森萨逐步被引至黑暗女神的面前,这黑暗女神在内殿中受前面所述的祭司崇拜。

黑暗女神代表著无知,是人性的黑暗面,其生命和能量来自人类灵魂的激情和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恶业完全排斥了逻各斯之光,没有听到和注意到直觉的声音,只是为了满足激情和欲望而活著,那么那些最初从逻各斯发出、在分化过程中获得独特个体性的生命和智慧之光,就会转变成名副其实的卡利女神。

如果能记住这几点,故事的含义就会变得更清晰。我的目的不是写一篇详尽的评论,只是指出一些重要事件及其意义。

森萨代表著一为位经历了数次转世的人,已在前世接受了大量的灵性训练,因而此世带著高度发展的精神感知力投生,在生涯早期就成为一名入门弟子。投生进入肉体后,就处于上述五种感官和六种情感的管控下,将肉体作为住所。人类灵魂首先受到直觉(神庙中憨厚老实的园丁)的指引,不受大祭司尊重与喜爱。当人类灵魂尚未失去原有的纯洁时,能瞥见精神性智慧--白莲圣母。然而,众祭司决心不让直觉有任何发挥的机会,因此让孩子离开监护人,来到黑暗女神面前--人类欲望的女神。一开始,人类灵魂对此神灵感到厌恶。这里象征人类的意识与依附从精神性层面转移到物质层面,显得过于突兀和仓促,难以成功。祭司首次尝试失败后,遵循原先的方向开始第二次策划。

在继续解析之前,请读者注意花园莲花水池的真正含义。在印度教的神秘书籍中,大脑中的顶轮经常被称为莲花水池。这个莲花池的「甜美声音之水」被描述为甘露(Amritam)。关于这种神奇之水的含义,请参阅《揭开伊希斯的面纱》第二卷第349页。白莲花据说有一千个花瓣,而瑜伽士们神秘的顶轮也是如此。这在凡人身上是未绽放的花苞,然而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将光芒洒向莲花时,花瓣便会张开,绽放出美丽花朵;当逻各斯将光芒洒向顶轮中心时,新进弟子的顶轮便会张开和扩展。当扩展完全后,这就成了莲花圣母(人类的第六原则)的光荣王座;伟大的女神坐在这朵花上,为人类灵魂浇灌生命和恩典之水,带来满足和再生。

哈达瑜伽师说,人类灵魂达到三摩地时,会通过中脉(Sushumna,卡巴拉派的知识_dath_)升到这朵千瓣花上,并瞥见精神太阳的光辉。

在故事中此处,发生了一件值得关注的事件:一个元素精灵伪装成神庙的新进弟子,试图将他从肉身中抽离。在一个人成为熟练的开悟者之前,容易面临这样的危险,尤其当内在感知一定程度发展。但正因为萨拥纯真无邪,他的守护天使保护他免于此危险。

当儿童开启了心智活动,注意力受此吸引时,就会越来越远离逻各斯之光。直觉再也无法不受束缚地运作,来自直觉的建议与其他意识状态混杂在一起,有些源自于感官体验和智力思考。塞布阿无法再见到森萨,或亲自与他交谈,只能通过神庙里的一位新进弟子,偷偷将自己心爱的莲花送给森萨。

心智活动始于感知,情感随之出现。儿童萌动的心智对应于与森萨玩耍的小女孩。当心智开始运作时,愉悦感官便为人类灵魂的强烈情感铺路。森萨失去了崇高的莲花及其光辉女神,被嬉闹小女孩所逗乐,代表从精神层面下降了一步。这个小女孩对他说:「你将生活在由大地喂养的花朵中。」这句话揭示了发生的变化。起初,大自然的朴素之美吸引了森萨的注意力。但他的心智很快就被引向了神龛中的黑暗女神。无知的根源在于心智,只要人的心智没有被约束,就无法抵抗其影响。一旦灵魂受到这个黑暗女神的影响,神庙里的大祭司就会开始利用此力量谋取自己的利益和满足。黑暗女神需要十二位祭司助她一臂之力,包含森萨在内。结合上述六种情绪和五种感官起来,她才能完全施展影响力。这十一个会彼此支持和加强,如我们经验中所知。当它们单独存在时是脆弱的,很容易被制服,但联合起来后,其综合力量就强大到足以控制灵魂。此时,森萨的坠落现已成定局,尽管在此之前,他受到了园丁的训斥和莲花圣母的警告。

塞布阿对森萨说了以下的话:「你起初是我的苦力助手,但一切都变了。你是来玩的,不是来干活的,我要待你如小王子般。他们使你腐败了吗?」这些话意味深长;而根据目前的论述,含义会变得很明显。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森萨最后一次进入花园时,不是被带往莲花池,而是从莲花池接水的另一个水池。

由于森萨身上发生的变化,他无法通过直接感知看到逻各斯之光,而只能通过人类第五原则的作用来识别。他漂浮在星光界流体中,而不是莲花池的魔水。然而,他看到了莲花女神哀怨道:「你很快就要离开我了,如果你把我忘得一干二净,我怎么能帮助你呢?」

在这之后,森萨完全变成了一个世俗之人,为物质生活的享乐而活。他发达的心智成了他的伴侣,而神庙的祭司从这一变化中受益。在进一步讨论之前,必须提醒读者,通过施行某些魔法仪式,是有可能从一位孩子身上引出任何希望知道的资讯,这涉及召唤特定的元素精灵和其他力量。当灵魂受到无知的影响后,可能完全屈服于此影响,如同被原质的惰性所吸收一样;它需用精神智慧的光芒驱散自己的无知,摆脱这种有害的影响。在船之节庆那天,森萨的一生中迎来了关键时刻,他的存在暂时与人类欲望的黑暗女神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无论多么短暂,都是走向最终灭亡的第一步。在这个紧要关头,他要么得救,要么灭亡。白莲圣母作为他的守护天使,最后一次试图拯救他,并且成功了。在内殿中,她揭开了黑暗女神的面纱;森萨意识到自己的愚蠢,祈求从可憎祭司的诅咒枷锁中解脱出来。他的祈祷得到了应允,并凭借光明女神的支持,他反抗了祭司的权威,并引导众人关注神庙当局的不义。

关于灵魂死亡的真正本质和黑魔法师的最终命运,有必要多说几句,以便将本书的教义深刻印记在读者心中。如上所述,灵魂只是宇宙生命海洋中的一滴孤立水滴。这个宇宙生命之流是逻各斯的光芒和气场。除了逻各斯之外,还有无数其他的存在,包括精神性和星光性的存在,同样享有这份生命,并生活在其中。这些存在关联于人类灵魂的特定情感以及人类心智的特质。当然,他们也有自己明确的个体存在,直至显化期结束。有三种情况下,灵魂可能会失去其独特的个体性。第一,如果灵魂与它的源头--逻各斯--分离,可能无法维持自己强大而持久的个体性,并随著时间的推移,被重新吸收到普遍生命的洪流中。这就是真正的灵魂死亡。第二,或者通过召唤、专注于某个灵体或元素精灵,以此与之建立联系,这用于黑魔法和密宗崇拜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灵魂将自己的个体性转移到该存在上,并被吸进其中。黑魔法师生活在此存在中,作为此存在一直持续到显化期结束。

巴纳塞纳(Banasena)的命运说明了这一点。据说他死后化身为摩诃迦罗(Mahakala),成为普拉玛达伽那(Pramadhagana)最强大的神灵之一。在某方面,这相当于在邪恶中获得永生。但它无法超越显化期的限制,与逻各斯的不朽不同。请阅读《博伽梵歌》第八章中的相关内容,我所要表达的含义能透过克里希纳的教导明朗化。本书中描述的伊西斯之船事件,让我们更了解到这种吸收的本质,以及魔法师如何保存了个体性。

当吸收的中心是逻各斯而非其他力量或元素时,人就会获得了解脱或涅槃,与永恒的逻各斯融为一体,而无需重生。

书的最后一部分描述了灵魂与夙敌的最后斗争、灵魂的启蒙以及最终如何摆脱原质的暴政。

白莲圣母在内殿中对森萨的保证和建议,是他生涯伟大的转折点。他感知到了神圣智慧之光,并将自己置于其影响之下。逻各斯之光在故事中被描绘为埃及圣花的美丽女神,是一种结合,也是同胞情谊的纽带,维系著一条贯穿埃及伟大圣师之链,进行精神交流与共鸣,延伸到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开悟者。他们从同一个源头获得精神生命。正是这个圣灵持续了使徒传承,或如印度教徒所称的「古鲁传承」(Guruparampara)。当真正的启蒙仪式到来时,导师传递给弟子的正是这种精神之光。所谓的「生命的传递」就是这种灵光的传递。此外,圣灵被比喻为逻各斯的面纱或躯体,因此也是逻各斯的血肉,是圣餐的基础。每个开悟者团体都有这种结合的纽带,时间和空间都无法将此割裂。即使在物质层面上出现了明显的传承中断,例如新进弟子在最后一位上师逝世数千年后才诞生,只要他遵循神圣法则、向往更高生命,在适当的时机到来时,不会缺少指导和建议。每一位佛在最后的启蒙仪式中,都会遇到过往岁月里成佛的所有伟大开悟者:同样的,每一类开悟者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联系,紧密结合成一个有组织的团体。要想加入这种同胞情谊、或参与神圣交流,唯一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受到相同逻各斯放射出的精神之光所影响。在不深入细节的情况下,能进一步指出,若要进行这种交流,这些灵魂必须从同一神圣光芒中获得生命和滋养。由于「中央精神太阳」放射出七种不同的光线,因此所有的开悟者和禅那主都可分为七类,受到神圣智慧的七种形式或表现之一所指引、控制和庇护。

在此请读者注意另一个普遍法则,调节属于同一开悟者团体的精神生命和能量循环。每个开悟者都可以被视为一个中心,能产生和储存精神力量,进而利用和分配。这种神秘能量是一种精神电力量,从一个中心传递到另一个中心,产生与电感应有关的现象。因此,各个中心储存的能量会趋向于均衡平等。每个中心的中性液体数量取决于个人业力、生活的神圣性和纯洁性。当弟子、导师或启蒙者交流时,这个中性液体被启动,拥有动力,向较弱的中心转移。常常有人说,在最后的启蒙关头,圣师和「新生者」两者之中较有价值的一方必须死去。无论这种神秘死亡的真实性质如何,都是源自这一法则的作用。同理,如果一个新启蒙者的精神能量很弱,参与神圣交流就会使他的精神能量增强。但由于他获得了这种好处,他必须留在人间,利用他的力量为人类造福,直到最终解脱的时刻到来。这种安排符合因果法则。新进弟子最初弱点源于他的业障,需要更长的肉体生活期,为人类进步事业奉献,以回报上述受到的好处。这段时间积累的善业也能强化他的灵魂,最终在神圣同胞团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如其他成员一样,为该团体的任务带来更多的精神资本。

若能牢记这几点,就能看出最后五章的真正含义。森萨在守护天使的恩典下获得了精神感知能力,开始有意识地、自愿地运用这种能力,不须再依靠直觉的微光。园丁说:「你现在必须独立。」并把心爱的花交给他,森萨也开始理解花的全部含义。森萨如此获得了灵视力,感知到在他之前的那些圣师与同胞团体。当弟子准备之时,大师总是准备好了。接著故事清楚描述最终奋斗前的启蒙,以摆脱物质的束缚,争取自由。最高等的大师向他揭示了神秘科学的秘密,团体中的另一位开悟者向他指出人格的真正基础和本质。他的直系前辈随后出现,向他揭示逻各斯的奥秘。「伊希斯的面纱」被揭开了,而他真正的救主白莲花仍被隐藏。逻各斯之光进入了他的灵魂,他经历了「圣火的洗礼」。他听到了女王的最后指示,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那位拥有「洁白无瑕」灵魂的前辈,奉命将自己的一部分精神力量和能量给他。接著向他传授了每种宗教的基础三大真理,向整个世界宣扬,尽管世人的无知、迷信和偏见,毁坏和扭曲这些真理。我无需重复解释这些真理,书中的阐述已足矣。森萨在经过强化和教导后,准备好最后的斗争。在准备阶段中,肉体人的欲望处于休眠状态,森萨暂时处于独处状态。但欲望并没有被完全征服。决定性的战斗还在后头。森萨准备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成为人民的传道者和灵性导师,灵魂受智慧之光所引导,且此光已进入灵魂中。是的,若要长期从事这项任务,必须完全战胜敌人。启蒙的最终斗争时刻很快就会到来。人们对这种启蒙的性质知之甚少。有时,这被模糊地描述为一种可怕的磨难,是新进弟子在成为真正开悟者之前必须通过的。这还被进一步描述为「血的洗礼」。然而,这些笼统的说法无法准确指出,新进弟子所要达成的具体成果,或即将面对的困难。

在了解这个启蒙的奥秘之前,我们先探究启蒙时心灵变化或转变的本质。根据传统吠檀多的分类,意识存在四种状态,即是:清醒(Viswa)、梦境(Taijasa)、深睡(Pragna)和超觉(Tureeya)。用现代语言描述,这四种状态分别是客体意识状态、灵视力状态、狂喜状态和超狂喜状态。与这些状态相应的「载体」是肉体、星光体、起因体(单体)、以及逻各斯。灵魂是单体,是意识的中性点。灵魂是般若(pragna)的萌芽,当它完全孤立时,就不会有任何意识的经历。因此,印度作家把其精神状态比作无梦睡眠状态(Sushupti)。但灵魂一方面受到肉体和星光体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第六和第七原则的影响。当前者的吸引力占上风时,灵魂就会受制于肉身存在的所有欲望。这些欲望的力量在接近中立点时逐渐减弱。但是,只要这个中性屏障没有跨越,就会感受到欲望的吸引力。一旦跨越了中性点,灵魂就会被置于另一极--逻各斯--的控制和吸引之下,人就会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简而言之,他成为了一个开悟者。这两股吸引力之间的斗争就在这个中性屏障进行。但在这场斗争中,本该奋力一战的人处于一种静止、无意识的状态,无法帮助盟友,也无法对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尽管这对他来说是生死攸关的。这就是森萨最后磨难时所处的状态,如上述解释。不难看出,战斗的结果主要取决于灵魂的潜在能量、过往的训练、和过去的业力。庆幸的是,我们的英雄成功地通过了考验,彻底击败了敌人,然而森萨却在战斗中死去。

当敌人被打败时,森萨的人格也在战场上被摧毁了。这或许很奇怪,但这是他做出的最后牺牲。他的母亲原质(Prakriti)--他的人格之母—因为失去他而悲伤,但又为他的灵魂复活的前景而欢欣鼓舞。复活很快就发生了;他的灵魂精神智慧的激励下从坟墓中复活,为人类带来祝福,并致力于促进同胞的灵性发展。所谓的灵魂悲剧到此结束。接下来的内容只是为了从准历史的角度为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