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第八章:论欲界和天界

论低等「原则」的命运

生:你所谓的欲界是什么?

师:人死后,三个低等原则会永远离开,即身体、生命和生命的载体,称为星光体或双体。然后,剩下的四个原则包括了中间原则(动物性灵魂或称欲体,包含从低等心灵中吸收的东西)还有高等三原则,会发现自己存在于欲界。欲界是一个星光界地区,是学究神学中的「灵薄狱」,是古人的「冥府」,严格来说,只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地区,没有明确的区域或边界,而是存在于主观空间之中;也就是说,超越我们的感官知觉。但此处仍然存在,所有生物(包括动物)的星光体都在此处等待第二次死亡。对于动物来说,星光体粒子会彻底分解和完全消散;而对于人类星光体,当第二次死亡开始时,「阿特曼-菩提-心灵」三元组会进入天界状态,从而与低等原则(前人格的映像)分离。

生:之后呢?

师:随后,欲体的幽灵便失去了思维原则(高等心灵)以及心灵的低等方面(动物智能)。它不再接受高等心灵的光照,也没有能运作的大脑,于是就崩解了。

生:崩解成怎样?

师:如同青蛙被切除部分大脑后的状态。「欲体」再也不能思考,甚至在最低等动物层面也不行。从那以后,也不再是低等心灵,因为这个「低等」若没有「高等」就什么都不是。

生:难道这种非实体就是灵媒的通灵室见到的具现化存在?

师:就是这种非实体。然而,它只是欠缺推理或思考能力,但仍然是一个实体,在某些情况下显得飘渺和具流动性。当它被磁性地、无意识地吸引到一个灵媒身上时,会暂时通过灵媒的代理而复活。这种「幽灵」或「欲体」可以比拟为水母,当他在自身元素或水中(灵媒的特定气场),就会呈现出一种缥缈的凝胶状,但一旦被扔出水,就会溶解在手中或沙子上,在阳光下尤为如此。「欲体」在灵媒的气场中过著间接的生活,透过灵媒或在场者的大脑进行推理和说话。但已偏离主题,且无意侵犯他人领域。我们继续讨论转世这个话题吧。

生:请问转世的自我在天界会待多久?

师:根据上一世的灵性程度和功过。平均时间是十到十五个世纪,如先前提到过。

生:但为什么自我不能如通灵者所希望的那样,能够显现并与凡人交流呢?是什么东西阻止了离世的母亲与在世的孩子交流,或离世的丈夫与在世的妻子进行交流呢?我必须承认,这是一种非常抚慰人心的信仰;我也理解为什么相信的人很难放弃这种想法。

师:没有人会强迫他们放弃这种信仰,除非他们更爱真理而不是虚构,无论此虚构多么「抚慰人心」。通灵主义者可能不会喜欢我们的教义;然而,他们所信仰和传授的东西,比我们的还要自私和残忍。

生:我不明白。哪里自私了?

师:因为他们的理论认为回归的灵魂是真正「人格」,我将进一步说明。如果天界(你也可以称它为天堂)是一个极乐世界,从逻辑上来说,该处不会有悲伤与痛苦。我们读过书中的许多许诺,凡进了天堂的人,「上帝将抹去他眼中的泪」。但若死者的灵魂能回到人世、看著世间的一切,尤其是自己家里的事情,那有何来的快乐?

为什么神智学不相信人纯净的「灵」死后不能回到人世

生:你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与在世之人交流会破坏他们的快乐?

师:这很简单,让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位母亲离世,留下了无助的幼小孩子成了孤儿,离开所爱的丈夫。就我们的教义言,她的灵或者自我(个体性)在整个天界期间,完全沈浸在生前最高贵的情感,包含对孩子的爱,对受苦之人的怜悯等等,她现已完全与「泪之谷」隔离了,对于留在身后的痛苦毫无知觉。而通灵主义者所说的正好相反,认为死者对于世间之事不仅有切实的感知,而且比活著时更加深切,因为「死者的灵能看见得事物比活人多」。我们认为,逝者在天界会全然相信自己尚未离开人世,且不知死为何物,感到幸福快乐;一位母亲在死后,灵性意识会让她自认仍被孩子们和所爱之人包围著,此境完美无缺、完全快乐。通灵主义者则否认这种情况。根据他们的教义,一名不幸的人,在死后也不能从生时的悲苦中解脱出来。人生杯中的苦酒,他一滴也不得少饮;既然他看得到一切,便只能将尘世的苦涩之味饮尽。这名爱妻在生前曾努力减轻丈夫的悲伤,如今却只能无力地看著绝望的丈夫,记录他流下的每一滴热泪。更糟的是,可能他的泪很快就干了,找到另一张笑脸占据了他的心房;看著另一个人取代了她,听孩子称呼一个冷漠的人为「妈妈」,被忽视或者被虐待。根据这一理论,原本「轻柔地飘向不朽生命」,马上就变成了精神痛苦的新道路。然而,在《美国通灵人》杂志中,侧栏满是逝者的资讯,说著他们是多么的幸福!这种情况能被称为幸福吗?这种「幸福」可以说是最坏的诅咒,连正统的天罚都比这来的轻。

生:那么你们的教义如何避免这个矛盾呢?你们曾说灵魂无所不知,但怎么又对人间一切盲然不觉呢?

师:因为这是爱与慈悲的法则。「自我」在天界时,虽然本身是无所不知,但仍被过去的「人格」外衣包裹著。我告诉过你,那些曾触动「人格」内心的东西,在死后仍会依附著自我,跟随他去了天界,包含所有抽象、不朽且永恒的品质或属性,如爱与慈悲、对善良、真实与美好的热爱。在天界时期,自我成了生前最理想的映像,而这并非全知的。如果他是全知的,就不会在天界状态里。

生:你基于的理由是什么?

师:如果你想得到哲学严谨的答案,那我会说,这是因为永恒真理之外的一切都是幻觉,永恒真理既没有形体、颜色、也没有限制。能将自己置于幻觉面纱之外的人,是最高等的开悟者和启蒙者,不会有天界状态。至于普通凡人,拥有彻底快乐的天界,完全忘却前世中痛苦和悲伤之事,甚至不知道痛苦和悲伤的存在。在两世之间的天界里,被向往的事包围,由世间所爱之人陪伴著,满足灵魂所有的愿望。就这么在漫长的世纪中,享受著纯粹的幸福生活,报偿世间所受之苦。简而言之,沈浸在一个连绵不断的幸福海洋中,只有当更高程度的幸福出现,才能驱使他跨越这片海洋。

生:但这已比单纯的幻想还严重,已是疯狂的幻觉!

师:从你的观点可能是幻觉,但从哲学的角度则不是。再者,我们的一生不都充满了幻觉吗?许多男男女女,不都多年生活在愚者的天堂吗?有个爱著丈夫的妻子,相信丈夫同样爱著她,但其实对她不忠,你难道忍心去伤她的心、破坏她的美梦,把她拉回现实世界吗?我认为你不会。我再次强调,这种遗忘和幻觉-如果你这么要这么称呼的话-只是大自然的仁慈法则和严格的公正。无论如何,这比传统教义中一对翅膀的金色竖琴要迷人得多。尽管你们的描述听起来更加虔诚:「逝者的灵魂在天堂耶路撒冷漫步,参拜教主和先知、拜见圣徒、敬仰烈士队伍」,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更加虚幻的幻觉。母亲用永恒的爱来爱护孩子,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天堂耶路撒冷」中所提到的人物却使人相当困惑。然而,我宁愿相信道路铺满珠宝的「新耶路撒冷」,也不愿相信通灵者的冷酷教条。另外一些人相信逝者的意识能在「夏日乐土」中享受快乐,尽管显得更加自然,但和「新耶路撒冷」一样荒谬,会让人失去对逝者的尊重。相信一个纯洁的灵魂被死亡隔绝后,无法帮助他最爱的人,而是必须目睹他们的罪恶、错误、背叛,尤其是苦难,却同时相信这些逝者仍感到快乐,这纯粹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生:我确实从未想过你论点中的某些方面。

师:正是如此,通灵主义者的这种想法,要么是极度自私,要么完全不懂因果正义。事实上,我们与已故之人的联系比生前更为紧密。这并非天界的幻想,而是事实。纯粹的神圣之爱是人心的开花,扎根于永恒土壤之上。这种精神上的神圣之爱是永恒的,而业力将使精神上相爱之人在同一家庭中相遇。我们说,爱超越死亡,或许你认为这是幻想,但这是人所拥有的一种神奇而神圣的力量。一位已故母亲的自我在天界状态中,对她幻想中的孩子充满了爱,沈浸在幸福之中,如在世时般真实:这种爱会被在世的孩子感知到。爱会出现在孩子的梦中,或在不同场合显现,仿佛天意的庇护而能逃离危险。爱是一种强大的庇护,不受时空限制。不仅天界状态中的「母亲」能如此,其他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但不适用于自私或物质性的情感。依此类比。

生:也就是说,你认为活人与逝者灵魂交流是不可能的?

师:不可能,但有一、两个例外,有可能那个人刚去世几天,自我还未进入天界。但须思考另一个问题,究竟有谁与死者之灵交流后获得益处呢?(有少数例外状况,逝者怀有强烈的回归人间愿望,使高等意识保持清醒,这时真正进行交流的是「个体性」的灵。)人死后的灵会陷入昏迷,很快便进入我们所谓「天界前的的无意识状态」。第二个例外,是所谓的「应身」。

生:他们是什么?如何解释这个名字的涵义?

师:「应身」之人已赢得了涅槃和轮回休息的权利--(并非「天界」,因为天界只是我们意识的幻觉,是一个快乐的梦,而那些合乎涅槃的人,已完全失去一切欲望或世间幻象)--但出于对尘世之人的怜悯,而放弃了涅槃的状态。这些开悟者或圣人认为,人类在无知的苦难中哀痛,自己却在极乐中安息,是一种自私行为,因此放弃了涅槃,决定以灵的方式隐身于世间。他们没有肉体,因为物质躯体已被抛下,但仍保留其他原则,在星光界中生活。应身确实能与少数被拣选的人交流,但肯定不是与普通灵媒交流。

生:我之所以询问应身的涵义,是因为一些德文著作和其他著作中提到,在北传佛教中,应身是佛在人间的显现或化身。

师:是的,只是东方学家误以为这个身体是客体性和物质性,事实上是纯粹星光体和主观性的。

生:他们如何在尘世上行善?

师:他们不太能直接帮助个体,因为他们无权干涉因果报应,只能建议和启发凡人为大众谋取福利。然而,他们所做的善行仍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生:这一点科学界永远不会同意,就连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脑死亡后没有一点智力可以存在。你对他们的质疑如何回答呢?

师:我不想费工夫回答,只会简单地引用奥克森所说:「智力在身体死亡后得以保存。这不是一个只关于大脑的问题...据我们所知,主张人的精神不灭是有道理的。」

生:可是,奥克森是个灵媒?

师:是的,是我所知道唯一真诚的灵媒,没有其他灵媒的秘义真理能与他相比,尽管关于「灵魂身份」的部分仍与我们有分歧。他常说:「那些未成熟、胡乱玩弄神秘学的人,不知道跨越门槛的危险代价。」(注1) 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并接受他在1884年7月演讲中提出的三个主张。

生:他提了什么主张?

师:1)有一种生命,与身体的物质生命同时存在、且独立于此。

2)这自然而然地得到一个结论:这种生命超越了肉体生命(我们认为此生命延伸至天界)。

3)处于该状态的存在,能与我们所处世界进行交流。

这三点只有在细微及次要方面与我们解释的不同。最主要是我们对于精神和灵魂的看法,或者说「个性体」和「人格」。灵媒认为这两者是同个东西,但我们将此区分开来,并且说,只有人的动物性灵魂可以与人交流,除了以上讲的特例外。我们回到最初「五蕴」话题。

生:我现在清楚多了。那些最高尚的蕴依附于转世的自我,并留存下来,成为天使般经历的宝贵财富。反之,物质性的蕴、以及自私和个人动机,在两次转世之间,会从作用的领域消失,但在随后转世中,作为业力结果重新出现,需要加以赎清;因此,该自我不想离开天界。是这样吗?

师:非常接近。还可以再补充道,报应法则(或称业力)对于高尚、具灵性的人给予天界的回报,并且在转世时给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以及一个合适的身体。

生:那么,那些人格低等的蕴在肉体死亡后变成了什么?被销毁了吗?

师:是,也不是-这对你来说会是一个新的形而上和神秘学概念。这些蕴作为人格的附属品被销毁;但作为果报,会像胚芽一样悬挂在尘世氛围中,准备复苏,如同许多复雠的恶魔,当自我再次转世时,附著在新的人格上。

生:这个概念已超越了我的理解力,太难懂了。

师:因为你还未完全掌握所有细节。若深入探究,会发现转世理论在逻辑、连贯性、哲学深度、神圣仁慈与公平方面,超越了世间任何其他理论。这描绘了自我(神圣灵魂)永恒进化的理念,由外在向内在演化,由物质向精神转化,最终与神圣原则完美融合。从一个层面的美与完美,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美与完美,每个循环都带来新的荣耀、知识和力量,这就是自我(Ego)的命运,如此逐步提升,在每个世界和投生中,成为自己的救赎者。

生:但是基督教教导的也是同样的内容,也说人会进步。

师:是的,但基督教还附加一点说,若没依靠一位神奇的救世主,我们是不可能得救的,不相信此教条的人都注定灭绝。这就是基督教与神智学的不同。基督教强调的是「精神性自我」下降到「低等自我」;而神智学强调努力提升自我到「基督境界」或者称「菩提境界」。

生:然而,若不从形而上学来看,意识的湮灭难道不等于自我的湮灭吗?

师:若基督徒相信字面上的身体复活,认为每一根骨头、动脉、和肌肉原子都将在审判日复活,就会得出你的结论。若你仍认为不朽之人是由易腐的身体和有限的特质所塑造的,那么我们就无法达成共识。

生:在讨论完关于「蕴」的问题后,让我们回到死后意识的问题。大多数人对此感兴趣。我们在天界中拥有的知识是否比在尘世上多?

师:某方面来说,我们在天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在世时所热爱的和向往的能力,前提是要抽象的和理想化的能力,比如音乐、绘画、诗歌,等等,因为天界只是一个理想化、主观的延续尘世生活。

生:可是,灵在天界已完全从物质解脱出来,为什么没有全部的知识呢?

师:因为就如我所说,人的「自我」可以说是结合了前世记忆。因此,若加以思考、将各个事实连接起来,就会发现天界状态并非无所不知,而只是前世的超然延续,是人的灵魂在经历艰难人生后的休憩之处。

生:然而,科学界的唯物主义者坚信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人的身体会分解成基本元素;所谓的灵魂只是暂时的自我意识,是生物行为的附属产物,会像蒸汽一样消逝。这种观点会很怪异吗?

师:这并不会怪异。如果有人认为死后就没有自我意识,实际上正是无意识在预测自己的未来,因为一旦他们如此坚信著,就不会有死后意识。然而,每个规则都有例外。

论死后和出生后意识(注2)

生:但是,如果人在死后仍有自我意识是个法则,为什么会有例外?

师:灵性世界的最基本原则是没有例外可言。但对于选择视而不见的人,情况则不同。

生:你说得很对。就好比盲人因为无法看到太阳,就否认太阳的存在。然而在死后,每个人的精神之眼不是会被迫看见吗?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师:这个人不会被迫去做任何事情时,也不会见到任何事物。如果在世时便认为生命不会在死后延续,那在死后也将一无所见,因为此人的心灵能力在生前受到阻碍,死后也无法继续发展,永远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因果关系始终存在:我们在死后只能收获生前播种所结出的果实。

你或许是想知道,对于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而言,在死后是否会完全丧失自我意识和自我感知?我的回答是:有可能。我们的神秘学说认为死后时期(两世之间)的间隔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状态,因此,无论这两幕虚幻人生戏剧之间,是间隔一年还是一百万年,此人的死后状态将等同于极度昏厥状态,且不违反任何基本法则。

生:但你刚才说死后状态的基本法则没有例外,怎么一回事呢?

师:我没说过允许有例外。然而,连续性法则只适用于真正实在的事物。若读过《蛙氏奥义书》和《吠檀多经》的话,就能非常清楚理解这点。另外,若能理解所谓「菩提」和心灵的二元性,就能了解为什么唯物主义者死后的自我意识无法延续。低等心灵是尘世心智的所在,能感知尘世事物,但看不见精神异象。东方学派认为,菩提之于心灵(自我),如同自在主之于般若(注3),如《蛙氏奥义书》所教导的,是森林之于树木、湖泊之于水滴之间的差别。即便数百棵树枯死或连根拔起,也无法改变森林依然是森林的事实。

生:在这个比喻中,菩提似乎代表著森林,而「慧光高等心灵」(注4)代表树木。如果佛是不朽的,那么与佛相似的「慧光高等心灵」,又怎么会在投生之前完全失去意识呢?我无法理解。

师:你无法理解,因为你已将整体的抽象表征与形体的偶然变化混为一谈。请记住,「菩提-心灵」是无制约的不朽,但低等心灵不是,「慧光」也不是,因为这只是一种属性。无论是心灵还是「慧光」,都不能脱离菩提(神圣灵魂)而存在,心灵的低等方面是尘世人格的限定属性,「慧光」与此相同,属同一个心灵,只是反映著菩提之光。反过来看,若菩提没有从人类灵魂中借用心灵,菩提将仅仅是一个非人格的精神。在这个虚幻宇宙的轮回周期内,心灵使菩提仿佛成为了与普遍灵魂分离的独立存在。「菩提-心灵」既不会死亡,也不会在永恒中失去其复合的自我意识,更不会忘记前世,他们--精神性灵魂和人类灵魂—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唯物主义者则不同,他们的人类灵魂没有从神圣灵魂得到任何东西,甚至拒绝神圣灵魂的存在。不能将人类灵魂的属性和特质称为不朽,好比不能因神圣灵魂是不朽,就认为脸颊上的红晕也必定是不朽的;事实上这个红晕就像慧光一样,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

生: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把本体和现象、起因和结果混为一谈吗?

师:我要强调,我说的这些仅限于人类灵魂或心灵,慧光的辉煌终究会发生;对于尘世人格来说,不朽和死后意识仅仅是有制约的属性,依赖于人类灵魂在肉体期间创造的制约和信仰。因果报应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我们在来世收获的只是我们自己在今生种下的果实。

生:但是如果自我在肉体死后,完全陷入无知觉状态,那么何来惩罚前世的罪过呢?

师:根据我们的哲学教导,自我所应受的惩罚只会在下一世发生。在逝世后,只会收到无咎之苦的补偿。(注5) 因此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死后的全部惩罚在于没有任何奖赏,以及彻底没有意识到幸福和安息。业力是尘世自我的产物,是客体人格之树的行为所产生果实,为所有人可见,同时也是「精神性自我」所有思想和动机的果实。然而,业力也如同一位慈母,疗愈人们前世所受的伤痛,直至下一世再用新的痛苦来折磨。可以说,凡人生活中每一份精神或肉体上的苦痛,都是前世罪行直接的果报和后果;然而,由于人类对前世毫无记忆,因此自认不应受惩罚、无辜受罪。光凭这一点,人类灵魂有权享受逝世后的最纯净慰藉、休憩和极乐。对于我们的精神性自我而言,死亡一直是解脱与朋友。尽管有些人信仰物质主义,但并非恶人,因此他们在两世之间的过渡,就像婴儿无间断的宁静睡眠,或许无梦,或许充满著无法确切感知的画面。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个过渡就像一个活生生的梦,充满真实的极乐和景象。

生:那么,对于自我所造就的因果报应,难道人格必须永远盲目地承受此痛苦吗?

师:并非如此。当一个人走向死亡的庄严时刻,即使是突然离世,也能看到过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历历在目。在短暂的瞬间,人格与无所不知的个体自我合而为一。这一刻已足够显示生前的因果之链。他能看见并了解自己是谁,不被奉承或自欺欺人所掩饰。他以旁观者的身份回顾自己的一生,仿佛站在高处俯瞰即将离开的竞技场;他明白自己所经历的苦难是公正的。

生:这种事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吗?

师:无一例外。根据我们的教导,一个善良和圣洁的人不仅能看到即将离去的那一世,甚至还能看到前几世,这前几世的种种起因造就了这一世,认识到了业力的威严和公正。

生:人在投生之前也会有相似的经历吗?

师:是的。如同人在死亡时会回顾自己一生,当人的「自我」从天界状态醒来投生的那一刻,能展望即将到来的一生,并意识到未来一生的种种因缘。他能觉知并看到未来,因为人的「自我」在投生之前,会恢复所有心灵意识,重新回归他本来的神性。之后,随著业力堕入物质界,降生为有血有肉的人。那条「金线」串起生生世世,能看到所有珍珠,一颗也不少。

生:我听过神智学者谈论串起生生世世的金线,指的是什么?

师:在印度的圣书里,定期转世的自我被称「灵魂之线」。这是转世自我的同义词——是与菩提结合的心灵——吸收了所有前世的心灵回忆。人的每一世如珍珠般被串起来。在某些《奥义书》中,这种生死循环如同一个人进入梦乡和清醒的不断循环。

生:这个比喻听起来并不太贴切,原因如下:人在清醒后,新的一天开始了,但灵魂和身体仍然是昨天那样;但是,一旦人转世,一切都会改变,不仅外在性别和性格会变,甚至思想和心灵能力也会不同。再者,一个人醒来后能清晰记得昨天做过什么,前天做过什么,甚至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事情。但没有人拥有前世记忆,不记得前世的事实或事件。早晨醒来时,我可能会忘记做了什么梦,但我知道自己睡了一觉,并知道在睡梦中我还活著。但你说只有在死亡时刻才会有前世记忆,这个道理怎么说得通呢?

师:有些人能在活著的时候回忆起前世,但这些人是佛或启蒙者。瑜伽修行者所指的「正遍知」就是指能够回忆起自己所有前世的知识。

生:然而,我们这些未达到「正遍知」的凡夫,如何理解这个比喻呢?

师:可以经由学习并努力去理解三种睡眠性质。睡眠是人类和动物共同且不变的规律,但有许多种类的睡眠,梦境和幻象更是千变万化。

生:但这已经涉及另一个议题。先回到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他们不否认梦境,而是否认人具永恒灵魂,否认个体性死后继续存在。

师:这些唯物主义者是正确的,尽管自身并不自知。一个人对于不朽灵魂若没有内在感知或信念,那么他的灵魂永远无法成为「慧光菩提」,只能停留在心灵;对于只有心灵的人来说,不可能实现不朽。若想在来世过上有意识的生活,必须先在尘世中相信此种生活的存在。这是神秘科学在死后意识和灵魂永恒方面的基础箴言。人的自我总获得其应得之物。肉体死亡后,接下来的阶段可能是完全有意识的梦境、混乱的梦境,又或者类似于无梦睡眠的状态,共三种睡眠型态。心理学家认,人们在清醒时的所作所为,会影响梦境或异象的内容,同样的道理不也能适用于死后的梦境?我再重复一遍:死亡就是睡眠。人死后,在灵魂的精神之眼前,自己无意识中编排好的表演开始了:自身造就的的正确知见或幻想全都成为现实。卫理教徒的还是卫理教徒,穆斯林的还是穆斯林,如此持续一段时间-身处自己完美创建的愚者天堂。这些是人逝世后生命之树的果实。当然,不论相不相信意识的永恒性,都不会影响该事实本身的绝对真实性;然而,是否相信个体是永恒,绝对会影响到个体死后的境况。你现在开始明白了吗?

生:我明白了。唯物主义者只相信能够通过五官感知、或基于感官数据推理证明的事物,而拒绝接受任何精神性现象。他们认为只有活著时才有意识存在。因此,事情根据他们的信仰便会如此发展。在失去人格自我后,他们会进入一种无梦睡眠直到再次苏醒。是这样吗?

师:差不多。在探讨意识如何存在时,存在著两种观点-一种是世俗层面的,另一种是精神层面的。精神意识之所以被视为真实,因为是由永恒、不变、不朽的「单体」所承载;每个轮回中的自我都将经历新生,穿上与前世完全不同的外衣,一切都将焕然一新,除了精神性本质不变外。

生:为什么呢?难道尘世「我」的意识,会在转世后彻底地、连一点痕迹都不留地消失?并非如唯物主义者的意识一样只是暂时消失?

师:根据教义,这个旧我的意识必须完全消失,只留下纯粹精神性而不可摧毁的本质,与单体在永恒中合为一体。但是如果此人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者,没受到菩提的任何映照,那么要如何将尘世人格粒子带至永恒呢?精神性的「我」是不朽的;但在你现世的「我」身上,只有配得上不朽的东西才能被带到永恒之中:死亡割落花朵后,香气独自留存。

生:那么说,花朵指的是世间的「我」?

师:花朵也指前世及来世,在「灵魂之线」这个母枝上,已开花或未开花,都是同出一根源(菩提),也都会化为尘埃。你现在自认为的「我」,既不坐著的身体,也不是你的心灵,而是菩提。

生:但是这无法解释人死后的生命为何是不朽、无尽、真实的,且为何尘世人生只是一个幻觉或者错觉。看起来,死后的生命也是有局限的,即便比在世时更加宽广。

师:确实如此。人的精神性自我在永恒中如同钟摆一样,在生与死之间来回移动。在尘世和精神层面过的是有限时间,永恒中的睡眠与觉醒、幻觉与现实也开始和结束;然而,灵性朝圣之旅是永恒的。因此,在脱离尘世后的生命中,能够直面真理,这是我们认知中唯一的真实;而非短暂人生中的幻象,即所谓「轮回」朝圣旅程。即便这些阶段有些局限,但也不妨碍自我不断完善,稳健而缓慢地沿著道路通往最终转变。当自我达到终点时,便成就了神圣存在。这些中间过渡阶段有助进步,而非阻碍;若缺少这些有限的中间阶段,神圣自我永远不会到达最终目的。我已举过一个例子,把人的「自我」或者「个体性」比喻成一位演员,在生生世世扮演不同角色。你会把这些角色或服装当作演员本身吗?人的自我就像演员一样,在达到涅槃以前,必须在轮回中扮演脚色,甚至是感到痛苦的角色。一如蜜蜂从不同的花朵中采蜜,将剩下留给泥地的虫子;我们的精神个体性,不论称之为「灵魂之线」或者自我,也如同蜜蜂一样,从每个尘世的人格中,只采集具有精神性特质和自我意识的蜜,将点点滴滴聚合成一体,最终从蛹态中脱变,成为光荣的禅那主。若尘世人格中没甚么能采集的话,就糟糕了。这样的人格在尘世生活结束后,肯定无法有意识地存续下去。

生:由此看来,对于尘世人格来说,不朽性仍然是有条件的。但不朽本身难道不是无条件的吗?

师:完全不是。不朽无法触及非存在之物:而所有「实在」的事物,或从「实在」散发出来的事物,都有绝对的不朽性和永恒性。物质是精神的对立面,但二者是一体的。这一切的本质,即精神、力量和物质,是三合一,是无始无终的;但这三位一体投生所获得的形体、外在性,无疑只是我们个人观念的幻觉。因此,我们将涅槃和普遍生命视为唯一真实,而把尘世生命、尘世人格、甚至是在天界的存在,都归入幻觉的幻境。

生:那么,为什么你说睡时是真实,而醒时是虚幻呢?

师:只是个比喻让人能理解这个主题。从世间的角度来看,这个比喻是完全正确的。

生:然而,我还是不能理解,假如下一世的生活取决于此世种下的因果,为何世上许多诚实善良的唯物主义者,离世后的人格只剩下雕零碎花?

师:我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一名物质主义者无论多么不具信仰,他的精神个体性也不会永远死去。我先前的意思是,他们死后意识可能全部或者部分消失,以至于人格中再无一丝意识存留。

生:那么这就等于湮灭了?

师:肯定不是。一个人可以睡的很死,坐长途火车错过了好几站,并且对此毫无记忆或知觉,然后在某一站醒来,继续旅行,路过无数站,直到旅行结束或者到达目的地。我提到过三种睡眠:无梦、混乱的梦,还有如此真实的梦,以至于对熟睡的人来说就是事实。如果你相信有这三种睡眠,那为什么不相信死后也是这样呢?一个人对于死后的信仰和期待是什么,死后就会是那个样子。一个不相信死后生命的人,在两世之间就会经历空白。唯物主义者如此上演了自己编排的节目。但如你所说,唯物主义者也有很多种。一个自私、狡诈的人,只为自己著想,不仅什么都不信,对整个世界都漠不关心,在死后便永远抛下他的人格。这种人格对周遭的世界毫无同情心,因此与灵魂之线无任何连结,随著最后一口气的逝去,两者之间的所有联系都将断裂。对于此类的唯物主义者而言,没有天界的存在,灵魂之线几乎立即再次投胎。有些唯物主义只是不相信这些,没犯其他错误,那就只是坐过了一站。终有一天,他们会在永恒中感知到自己,并因自己在永恒生命中错过了一天、错过了一站而懊悔。

生:何不说死亡是于一个新生命中诞生,或者是回到永恒,这不是更确切吗?

师:你想这么说也可以。只需记住有各种诞生的情况,自然界中也有失败的「死胎」。西方国家对于物质生命的固有观念认为,「活著」和「存在著」这两个词,不适用于纯主观的死后状态。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于生与死的观念都过于狭隘,有些少数哲学家正确的观点,则不为大众所阅读,或内容过于混乱而无法清晰呈现。这种狭隘导致了粗俗的唯物主义,也导致了通灵主义者提出了「夏日乐土」,是对来世更加物质化的概念。灵魂在「夏日乐土」中连吃带喝,还能结婚,充满了爱欲,与伊斯兰教的天堂差不多,而更缺少哲学性。未受过教育的基督徒观念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的天堂有的更物质化,充满了小天使、铜喇叭、金竖琴,甚至炽烈的炼狱之火,仿佛是圣诞节哑剧中的童话场景。

这些狭隘的观念会使你很难理解死后的状态。灵魂在脱离肉体束缚后,虽然不再具有世俗沈重的肉体,但仍有梦境清晰的真实感,如同东方哲学家所比喻的睡梦中异象。

生:是不是因为没有明确固定的术语,来表示人的各个「原则」,才会显得各「原则」的功能如此混乱?

师:我也想过这点。问题的起始点在于,我们刚开始阐述和讨论「原则」时,使用的是梵文名称,而非创造出相应的英文名称。现在必须努力纠正这个问题。

生:这样做不错,能避免更多的混淆;在我看来,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用相同的名称来称呼同一个「原则」。

师: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混淆而非真实的。有些神智学者对于论述这些「原则」的文章表示惊讶并加以批评;但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文章中最严重的错误只是用「灵魂」一词来涵盖三个原则,没有具体说明之间的区别。神秘学的先驱者之一,也是观念最为明晰的作者辛尼特,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这一主题,令人赞叹不已。然而他泛用「灵魂」一词,使人误解了他真正含意。以下几段展示他对此议题清晰而完整的描述:

…「人类灵魂一旦作为个体踏上进化之途,(注6) 便会经历著物质性与精神性的交替存在时期。在业力的引导下,从一个层面、一个阶层或自然状态转移到另一个层面,生活在业力所注定的转世之中。在限制情况下调整进展,把握或滥用机遇,而塑造新的业力。在世间经历完之后,会经过欲界的中间地带,最后返回到精神性的天界中休憩和恢复,逐渐吸收人世间所获得的经验,成为本质一部分,以便在宇宙中不断进步。若深思此议题,此观点能衍生出许多推论;例如,意识从欲界转移到天界阶段的过程必然是逐步的。实际上,灵性状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通灵人士所展示的那样,就连精神性层面与物质层面也非绝对隔绝,并非物质主义理论指的那样;大自然的各种状态同时存在于我们周遭,吸引著我们不同的感知能力,等等…很显然,拥有通灵能力的人,能与超物质意识层面保持联系;虽然大多数人不具备此能力,但从睡眠、梦游或催眠术可见,我们能进入完全不同的意识状态,与五种肉体感官毫无关联。我们的灵魂并非在物质海洋中漫无目的地漂泊。对于暂时离开的岸边,灵魂还怀有兴趣或归属感。投生的过程,并非单纯在物质和精神性之间交替切换,灵魂并非从一种存在状态滑向另一种存在状态的实体。投生过程可以更准确的定义为,灵魂的散发物出现在大自然的物质层面上。精神层面是我们灵魂的家园,从未完全离开过;而灵魂中无法物质化、永久留在精神层面的部分,可以恰当地被称为「本体」。

正如辛尼特先生所说,「本体」是阿特曼,「不能被物质化」。更进一步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被「客体化」,连最高的精神性感知也办不到。因为阿特曼或「本体」就是梵,是绝对者,没有不同之处。当启蒙者进入三摩地时,高等精神意识完全融入了阿特曼这个「遍一」的本质之中,因而与整体融为一体,不可能有任何客体的东西。一些神智学者已经习惯于把「本体」和「自我」当作同义词来使用,来指人的高等个体性。然而「本体」除了指遍一本体之外,不应用在别处,否则会产生混淆。当心灵这个「起因体」与菩提之光联系时,则称为「高等自我」,而非「本体」。菩提作为「精神性灵魂」,也不是本体,而只是本体的载体。所有其他的「自我」--如「个体性」自我和「人格」自我—不管是谈论或书写时,都应该加上限定性和特征性的形容词。

因此,在引用的文章中,「本体」一词被用来指第六原则或菩提(当然是与心灵结合后,因为若无此结合,就没有思维原则,也无精神性灵魂中的元素),从而引发误解。有句话说:「儿童在七岁之前不会获得第六原则,也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责任感、从而能够产生业力的人。」这位作者也说,在高等心灵进入人体内并渗透其人格后(仅在某些较精细的组织中),「那些具有通灵能力的人,确实会不时地透过较精细的感官感知到这个高等心灵。」这是相当有道理的。但是,若将「本体」一词仅限于普遍神圣原则的话,误解他便是情有可原的。若无做好形而上学术语的转换,就尝试理解『在物质层面上完全显化的同时............本体仍然在相应的自然界层面上,保持著一个有意识的精神性自我』--很容易以为这句话的「本体」是指「阿特曼」,而精神性自我是「心灵」,然后批评这句话不正确。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我们今后会将东方神秘学术语的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

本体是阿特曼,是遍一本体不可分割的射线。是在我们之上的神,而非我们内在的神。能成功地让内在自我充满此的人是幸福的!

精神性自我的神圣自我,是精神性灵魂或称菩提,与心灵(心智原则)紧密结合,若没有心灵就不是自我,而只是阿特曼的载体。

内在或高等的「自我」是心灵,即所谓的「第五」原则,独立于菩提。心灵原则只有在与菩提合二为一时才是精神性自我,而任何的唯物主义者,无论其智力有多高,都不可能有此精神性自我。这是永久的个体性或「轮回的自我」。

低等「自我」或人格「自我」是指低等心灵(即动物本能、激情、欲望等)的物质人。这被称为「虚假人格」,结合了低等心灵与欲体,并通过肉体及星光体运作。

最后一个原则是「生命能量」或「生命」,严格说来,这是阿特玛的辐射力或能量,阿特玛作为普遍生命和遍一本体,「生命能量」是其较低等、更物质化的显现方面。生命能量或生命渗透到客体宇宙的整个存在中;之所以列为「原则」之一,只是因为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生:我认为,这种划分组合简化了许多,回答更清楚。另一种则太过形而上学。

师:如果外人和神智学者都能同意此分法,那无疑会更加清晰易懂。

脚注:

1.自在主是梵天(显现之神)的集体意识,即禅那主群众的集体意识(参见《秘密教义》);而般若则是他们的个人智慧。

2.「慧光」是指心灵与菩提结合后的光辉,即人类灵魂(心灵)被神圣灵魂光辉所照耀。因此,「慧光心灵」也可称为光芒四射的心灵;是被精神之光照亮的人类理性;「菩提-心灵」是神圣启示加上人类智力和自我意识。

3.此基本思想是,人们经常因他人行为的影响而受苦,且严格来说并非自己的业力所致——对于这些苦难,他们应当得到补偿。

4.「转世的自我」或「人类灵魂」,而印度教徒称之为起因体。

5.不过,这种「转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逝者先前人格的精神性程度。对于那些灵性程度高的人来说,这种转移虽然是渐进的,但却非常迅速。而对于倾向物质性的人来说,时间会变得更长。

6.这里所谓的「形而上学术语转换」,是指从东方表达方式转换出相应的翻译术语;因为直至今天,英语还未出现这类的术语,每个神智学者都必须创造自己的术语来表达思想。因此,是时候将一些术语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