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第八章:論欲界和天界

論低等「原則」的命運

生:你所謂的欲界是什麼?

師:人死後,三個低等原則會永遠離開,即身體、生命和生命的載體,稱為星光體或雙體。然後,剩下的四個原則包括了中間原則(動物性靈魂或稱欲體,包含從低等心靈中吸收的東西)還有高等三原則,會發現自己存在於欲界。欲界是一個星光界地區,是學究神學中的「靈薄獄」,是古人的「冥府」,嚴格來說,只是一個相對意義上的地區,沒有明確的區域或邊界,而是存在於主觀空間之中;也就是說,超越我們的感官知覺。但此處仍然存在,所有生物(包括動物)的星光體都在此處等待第二次死亡。對於動物來說,星光體粒子會徹底分解和完全消散;而對於人類星光體,當第二次死亡開始時,「阿特曼-菩提-心靈」三元組會進入天界狀態,從而與低等原則(前人格的映像)分離。

生:之後呢?

師:隨後,欲體的幽靈便失去了思維原則(高等心靈)以及心靈的低等方面(動物智能)。它不再接受高等心靈的光照,也沒有能運作的大腦,於是就崩解了。

生:崩解成怎樣?

師:如同青蛙被切除部分大腦後的狀態。「欲體」再也不能思考,甚至在最低等動物層面也不行。從那以後,也不再是低等心靈,因為這個「低等」若沒有「高等」就什麼都不是。

生:難道這種非實體就是靈媒的通靈室見到的具現化存在?

師:就是這種非實體。然而,它只是欠缺推理或思考能力,但仍然是一個實體,在某些情況下顯得飄渺和具流動性。當它被磁性地、無意識地吸引到一個靈媒身上時,會暫時通過靈媒的代理而復活。這種「幽靈」或「欲體」可以比擬為水母,當他在自身元素或水中(靈媒的特定氣場),就會呈現出一種縹緲的凝膠狀,但一旦被扔出水,就會溶解在手中或沙子上,在陽光下尤為如此。「欲體」在靈媒的氣場中過著間接的生活,透過靈媒或在場者的大腦進行推理和說話。但已偏離主題,且無意侵犯他人領域。我們繼續討論轉世這個話題吧。

生:請問轉世的自我在天界會待多久?

師:根據上一世的靈性程度和功過。平均時間是十到十五個世紀,如先前提到過。

生:但為什麼自我不能如通靈者所希望的那樣,能夠顯現並與凡人交流呢?是什麼東西阻止了離世的母親與在世的孩子交流,或離世的丈夫與在世的妻子進行交流呢?我必須承認,這是一種非常撫慰人心的信仰;我也理解為什麼相信的人很難放棄這種想法。

師:沒有人會強迫他們放棄這種信仰,除非他們更愛真理而不是虛構,無論此虛構多麼「撫慰人心」。通靈主義者可能不會喜歡我們的教義;然而,他們所信仰和傳授的東西,比我們的還要自私和殘忍。

生:我不明白。哪裡自私了?

師:因為他們的理論認為回歸的靈魂是真正「人格」,我將進一步說明。如果天界(你也可以稱它為天堂)是一個極樂世界,從邏輯上來說,該處不會有悲傷與痛苦。我們讀過書中的許多許諾,凡進了天堂的人,「上帝將抹去他眼中的淚」。但若死者的靈魂能回到人世、看著世間的一切,尤其是自己家裡的事情,那有何來的快樂?

為什麼神智學不相信人純淨的「靈」死後不能回到人世

生:你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與在世之人交流會破壞他們的快樂?

師:這很簡單,讓我們舉個例子。假設有一位母親離世,留下了無助的幼小孩子成了孤兒,離開所愛的丈夫。就我們的教義言,她的靈或者自我(個體性)在整個天界期間,完全沈浸在生前最高貴的情感,包含對孩子的愛,對受苦之人的憐憫等等,她現已完全與「淚之谷」隔離了,對於留在身後的痛苦毫無知覺。而通靈主義者所說的正好相反,認為死者對於世間之事不僅有切實的感知,而且比活著時更加深切,因為「死者的靈能看見得事物比活人多」。我們認為,逝者在天界會全然相信自己尚未離開人世,且不知死為何物,感到幸福快樂;一位母親在死後,靈性意識會讓她自認仍被孩子們和所愛之人包圍著,此境完美無缺、完全快樂。通靈主義者則否認這種情況。根據他們的教義,一名不幸的人,在死後也不能從生時的悲苦中解脫出來。人生杯中的苦酒,他一滴也不得少飲;既然他看得到一切,便只能將塵世的苦澀之味飲盡。這名愛妻在生前曾努力減輕丈夫的悲傷,如今卻只能無力地看著絕望的丈夫,記錄他流下的每一滴熱淚。更糟的是,可能他的淚很快就乾了,找到另一張笑臉佔據了他的心房;看著另一個人取代了她,聽孩子稱呼一個冷漠的人為「媽媽」,被忽視或者被虐待。根據這一理論,原本「輕柔地飄向不朽生命」,馬上就變成了精神痛苦的新道路。然而,在《美國通靈人》雜誌中,側欄滿是逝者的資訊,說著他們是多麼的幸福!這種情況能被稱為幸福嗎?這種「幸福」可以說是最壞的詛咒,連正統的天罰都比這來的輕。

生:那麼你們的教義如何避免這個矛盾呢?你們曾說靈魂無所不知,但怎麼又對人間一切盲然不覺呢?

師:因為這是愛與慈悲的法則。「自我」在天界時,雖然本身是無所不知,但仍被過去的「人格」外衣包裹著。我告訴過你,那些曾觸動「人格」內心的東西,在死後仍會依附著自我,跟隨他去了天界,包含所有抽象、不朽且永恆的品質或屬性,如愛與慈悲、對善良、真實與美好的熱愛。在天界時期,自我成了生前最理想的映像,而這並非全知的。如果他是全知的,就不會在天界狀態裡。

生:你基於的理由是什麼?

師:如果你想得到哲學嚴謹的答案,那我會說,這是因為永恆真理之外的一切都是幻覺,永恆真理既沒有形體、顏色、也沒有限制。能將自己置於幻覺面紗之外的人,是最高等的開悟者和啟蒙者,不會有天界狀態。至於普通凡人,擁有徹底快樂的天界,完全忘卻前世中痛苦和悲傷之事,甚至不知道痛苦和悲傷的存在。在兩世之間的天界裡,被嚮往的事包圍,由世間所愛之人陪伴著,滿足靈魂所有的願望。就這麼在漫長的世紀中,享受著純粹的幸福生活,報償世間所受之苦。簡而言之,沈浸在一個連綿不斷的幸福海洋中,只有當更高程度的幸福出現,才能驅使他跨越這片海洋。

生:但這已比單純的幻想還嚴重,已是瘋狂的幻覺!

師:從你的觀點可能是幻覺,但從哲學的角度則不是。再者,我們的一生不都充滿了幻覺嗎?許多男男女女,不都多年生活在愚者的天堂嗎?有個愛著丈夫的妻子,相信丈夫同樣愛著她,但其實對她不忠,你難道忍心去傷她的心、破壞她的美夢,把她拉回現實世界嗎?我認為你不會。我再次強調,這種遺忘和幻覺-如果你這麼要這麼稱呼的話-只是大自然的仁慈法則和嚴格的公正。無論如何,這比傳統教義中一對翅膀的金色豎琴要迷人得多。儘管你們的描述聽起來更加虔誠:「逝者的靈魂在天堂耶路撒冷漫步,參拜教主和先知、拜見聖徒、敬仰烈士隊伍」,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更加虛幻的幻覺。母親用永恆的愛來愛護孩子,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天堂耶路撒冷」中所提到的人物卻使人相當困惑。然而,我寧願相信道路鋪滿珠寶的「新耶路撒冷」,也不願相信通靈者的冷酷教條。另外一些人相信逝者的意識能在「夏日樂土」中享受快樂,儘管顯得更加自然,但和「新耶路撒冷」一樣荒謬,會讓人失去對逝者的尊重。相信一個純潔的靈魂被死亡隔絕後,無法幫助他最愛的人,而是必須目睹他們的罪惡、錯誤、背叛,尤其是苦難,卻同時相信這些逝者仍感到快樂,這純粹是一個瘋狂的想法。

生:我確實從未想過你論點中的某些方面。

師:正是如此,通靈主義者的這種想法,要麼是極度自私,要麼完全不懂因果正義。事實上,我們與已故之人的聯繫比生前更為緊密。這並非天界的幻想,而是事實。純粹的神聖之愛是人心的開花,紮根於永恆土壤之上。這種精神上的神聖之愛是永恆的,而業力將使精神上相愛之人在同一家庭中相遇。我們說,愛超越死亡,或許你認為這是幻想,但這是人所擁有的一種神奇而神聖的力量。一位已故母親的自我在天界狀態中,對她幻想中的孩子充滿了愛,沈浸在幸福之中,如在世時般真實:這種愛會被在世的孩子感知到。愛會出現在孩子的夢中,或在不同場合顯現,彷彿天意的庇護而能逃離危險。愛是一種強大的庇護,不受時空限制。不僅天界狀態中的「母親」能如此,其他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但不適用於自私或物質性的情感。依此類比。

生:也就是說,你認為活人與逝者靈魂交流是不可能的?

師:不可能,但有一、兩個例外,有可能那個人剛去世幾天,自我還未進入天界。但須思考另一個問題,究竟有誰與死者之靈交流後獲得益處呢?(有少數例外狀況,逝者懷有強烈的回歸人間願望,使高等意識保持清醒,這時真正進行交流的是「個體性」的靈。)人死後的靈會陷入昏迷,很快便進入我們所謂「天界前的的無意識狀態」。第二個例外,是所謂的「應身」。

生:他們是什麼?如何解釋這個名字的涵義?

師:「應身」之人已贏得了涅槃和輪迴休息的權利--(並非「天界」,因為天界只是我們意識的幻覺,是一個快樂的夢,而那些合乎涅槃的人,已完全失去一切慾望或世間幻象)--但出於對塵世之人的憐憫,而放棄了涅槃的狀態。這些開悟者或聖人認為,人類在無知的苦難中哀痛,自己卻在極樂中安息,是一種自私行為,因此放棄了涅槃,決定以靈的方式隱身於世間。他們沒有肉體,因為物質軀體已被拋下,但仍保留其他原則,在星光界中生活。應身確實能與少數被揀選的人交流,但肯定不是與普通靈媒交流。

生:我之所以詢問應身的涵義,是因為一些德文著作和其他著作中提到,在北傳佛教中,應身是佛在人間的顯現或化身。

師:是的,只是東方學家誤以為這個身體是客體性和物質性,事實上是純粹星光體和主觀性的。

生:他們如何在塵世上行善?

師:他們不太能直接幫助個體,因為他們無權幹涉因果報應,只能建議和啟發凡人為大眾謀取福利。然而,他們所做的善行仍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生:這一點科學界永遠不會同意,就連現代心理學也認為,人腦死亡後沒有一點智力可以存在。你對他們的質疑如何回答呢?

師:我不想費工夫回答,只會簡單地引用奧克森所說:「智力在身體死亡後得以保存。這不是一個只關於大腦的問題...據我們所知,主張人的精神不滅是有道理的。」

生:可是,奧克森是個靈媒?

師:是的,是我所知道唯一真誠的靈媒,沒有其他靈媒的祕義真理能與他相比,儘管關於「靈魂身份」的部分仍與我們有分歧。他常說:「那些未成熟、胡亂玩弄神祕學的人,不知道跨越門檻的危險代價。」(註1) 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並接受他在1884年7月演講中提出的三個主張。

生:他提了什麼主張?

師:1)有一種生命,與身體的物質生命同時存在、且獨立於此。

2)這自然而然地得到一個結論:這種生命超越了肉體生命(我們認為此生命延伸至天界)。

3)處於該狀態的存在,能與我們所處世界進行交流。

這三點只有在細微及次要方面與我們解釋的不同。最主要是我們對於精神和靈魂的看法,或者說「個性體」和「人格」。靈媒認為這兩者是同個東西,但我們將此區分開來,並且說,只有人的動物性靈魂可以與人交流,除了以上講的特例外。我們回到最初「五蘊」話題。

生:我現在清楚多了。那些最高尚的蘊依附於轉世的自我,並留存下來,成為天使般經歷的寶貴財富。反之,物質性的蘊、以及自私和個人動機,在兩次轉世之間,會從作用的領域消失,但在隨後轉世中,作為業力結果重新出現,需要加以贖清;因此,該自我不想離開天界。是這樣嗎?

師:非常接近。還可以再補充道,報應法則(或稱業力)對於高尚、具靈性的人給予天界的回報,並且在轉世時給提供更多發展的機會,以及一個合適的身體。

生:那麼,那些人格低等的蘊在肉體死亡後變成了什麼?被銷毀了嗎?

師:是,也不是-這對你來說會是一個新的形而上和神祕學概念。這些蘊作為人格的附屬品被銷毀;但作為果報,會像胚芽一樣懸掛在塵世氛圍中,準備復甦,如同許多復讎的惡魔,當自我再次轉世時,附著在新的人格上。

生:這個概念已超越了我的理解力,太難懂了。

師:因為你還未完全掌握所有細節。若深入探究,會發現轉世理論在邏輯、連貫性、哲學深度、神聖仁慈與公平方面,超越了世間任何其他理論。這描繪了自我(神聖靈魂)永恆進化的理念,由外在向內在演化,由物質向精神轉化,最終與神聖原則完美融合。從一個層面的美與完美,到另一個更高層面的美與完美,每個循環都帶來新的榮耀、知識和力量,這就是自我(Ego)的命運,如此逐步提升,在每個世界和投生中,成為自己的救贖者。

生:但是基督教教導的也是同樣的內容,也說人會進步。

師:是的,但基督教還附加一點說,若沒依靠一位神奇的救世主,我們是不可能得救的,不相信此教條的人都註定滅絕。這就是基督教與神智學的不同。基督教強調的是「精神性自我」下降到「低等自我」;而神智學強調努力提升自我到「基督境界」或者稱「菩提境界」。

生:然而,若不從形而上學來看,意識的湮滅難道不等於自我的湮滅嗎?

師:若基督徒相信字面上的身體復活,認為每一根骨頭、動脈、和肌肉原子都將在審判日復活,就會得出你的結論。若你仍認為不朽之人是由易腐的身體和有限的特質所塑造的,那麼我們就無法達成共識。

生:在討論完關於「蘊」的問題後,讓我們回到死後意識的問題。大多數人對此感興趣。我們在天界中擁有的知識是否比在塵世上多?

師:某方面來說,我們在天界可以學習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在世時所熱愛的和嚮往的能力,前提是要抽象的和理想化的能力,比如音樂、繪畫、詩歌,等等,因為天界只是一個理想化、主觀的延續塵世生活。

生:可是,靈在天界已完全從物質解脫出來,為什麼沒有全部的知識呢?

師:因為就如我所說,人的「自我」可以說是結合了前世記憶。因此,若加以思考、將各個事實連接起來,就會發現天界狀態並非無所不知,而只是前世的超然延續,是人的靈魂在經歷艱難人生後的休憩之處。

生:然而,科學界的唯物主義者堅信人死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人的身體會分解成基本元素;所謂的靈魂只是暫時的自我意識,是生物行為的附屬產物,會像蒸汽一樣消逝。這種觀點會很怪異嗎?

師:這並不會怪異。如果有人認為死後就沒有自我意識,實際上正是無意識在預測自己的未來,因為一旦他們如此堅信著,就不會有死後意識。然而,每個規則都有例外。

論死後和出生後意識(註2)

生:但是,如果人在死後仍有自我意識是個法則,為什麼會有例外?

師:靈性世界的最基本原則是沒有例外可言。但對於選擇視而不見的人,情況則不同。

生:你說得很對。就好比盲人因為無法看到太陽,就否認太陽的存在。然而在死後,每個人的精神之眼不是會被迫看見嗎?你的意思是這樣嗎?

師:這個人不會被迫去做任何事情時,也不會見到任何事物。如果在世時便認為生命不會在死後延續,那在死後也將一無所見,因為此人的心靈能力在生前受到阻礙,死後也無法繼續發展,永遠處於一種盲目狀態。因果關係始終存在:我們在死後只能收穫生前播種所結出的果實。

你或許是想知道,對於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而言,在死後是否會完全喪失自我意識和自我感知?我的回答是:有可能。我們的神秘學說認為死後時期(兩世之間)的間隔期,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狀態,因此,無論這兩幕虛幻人生戲劇之間,是間隔一年還是一百萬年,此人的死後狀態將等同於極度昏厥狀態,且不違反任何基本法則。

生:但你剛才說死後狀態的基本法則沒有例外,怎麼一回事呢?

師:我沒說過允許有例外。然而,連續性法則只適用於真正實在的事物。若讀過《蛙氏奧義書》和《吠檀多經》的話,就能非常清楚理解這點。另外,若能理解所謂「菩提」和心靈的二元性,就能了解為什麼唯物主義者死後的自我意識無法延續。低等心靈是塵世心智的所在,能感知塵世事物,但看不見精神異象。東方學派認為,菩提之於心靈(自我),如同自在主之於般若(註3),如《蛙氏奧義書》所教導的,是森林之於樹木、湖泊之於水滴之間的差別。即便數百棵樹枯死或連根拔起,也無法改變森林依然是森林的事實。

生:在這個比喻中,菩提似乎代表著森林,而「慧光高等心靈」(註4)代表樹木。如果佛是不朽的,那麼與佛相似的「慧光高等心靈」,又怎麼會在投生之前完全失去意識呢?我無法理解。

師:你無法理解,因為你已將整體的抽象表徵與形體的偶然變化混為一談。請記住,「菩提-心靈」是無制約的不朽,但低等心靈不是,「慧光」也不是,因為這只是一種屬性。無論是心靈還是「慧光」,都不能脫離菩提(神聖靈魂)而存在,心靈的低等方面是塵世人格的限定屬性,「慧光」與此相同,屬同一個心靈,只是反映著菩提之光。反過來看,若菩提沒有從人類靈魂中借用心靈,菩提將僅僅是一個非人格的精神。在這個虛幻宇宙的輪迴周期內,心靈使菩提仿彿成為了與普遍靈魂分離的獨立存在。「菩提-心靈」既不會死亡,也不會在永恆中失去其複合的自我意識,更不會忘記前世,他們--精神性靈魂和人類靈魂—曾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但唯物主義者則不同,他們的人類靈魂沒有從神聖靈魂得到任何東西,甚至拒絕神聖靈魂的存在。不能將人類靈魂的屬性和特質稱為不朽,好比不能因神聖靈魂是不朽,就認為臉頰上的紅暈也必定是不朽的;事實上這個紅暈就像慧光一樣,只是一種短暫的現象。

生: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能把本體和現象、起因和結果混為一談嗎?

師:我要強調,我說的這些僅限於人類靈魂或心靈,慧光的輝煌終究會發生;對於塵世人格來說,不朽和死後意識僅僅是有制約的屬性,依賴於人類靈魂在肉體期間創造的制約和信仰。因果報應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我們在來世收獲的只是我們自己在今生種下的果實。

生:但是如果自我在肉體死後,完全陷入無知覺狀態,那麼何來懲罰前世的罪過呢?

師:根據我們的哲學教導,自我所應受的懲罰只會在下一世發生。在逝世後,只會收到無咎之苦的補償。(註5) 因此對於唯物主義者來說,死後的全部懲罰在於沒有任何獎賞,以及徹底沒有意識到幸福和安息。業力是塵世自我的產物,是客體人格之樹的行為所產生果實,為所有人可見,同時也是「精神性自我」所有思想和動機的果實。然而,業力也如同一位慈母,療愈人們前世所受的傷痛,直至下一世再用新的痛苦來折磨。可以說,凡人生活中每一份精神或肉體上的苦痛,都是前世罪行直接的果報和後果;然而,由於人類對前世毫無記憶,因此自認不應受懲罰、無辜受罪。光憑這一點,人類靈魂有權享受逝世後的最純凈慰藉、休憩和極樂。對於我們的精神性自我而言,死亡一直是解脫與朋友。儘管有些人信仰物質主義,但並非惡人,因此他們在兩世之間的過渡,就像嬰兒無間斷的寧靜睡眠,或許無夢,或許充滿著無法確切感知的畫面。對於一般人而言,這個過渡就像一個活生生的夢,充滿真實的極樂和景象。

生:那麼,對於自我所造就的因果報應,難道人格必須永遠盲目地承受此痛苦嗎?

師:並非如此。當一個人走向死亡的莊嚴時刻,即使是突然離世,也能看到過去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歷歷在目。在短暫的瞬間,人格與無所不知的個體自我合而為一。這一刻已足夠顯示生前的因果之鏈。他能看見並了解自己是誰,不被奉承或自欺欺人所掩飾。他以旁觀者的身份回顧自己的一生,仿彿站在高處俯瞰即將離開的競技場;他明白自己所經歷的苦難是公正的。

生:這種事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嗎?

師:無一例外。根據我們的教導,一個善良和聖潔的人不僅能看到即將離去的那一世,甚至還能看到前幾世,這前幾世的種種起因造就了這一世,認識到了業力的威嚴和公正。

生:人在投生之前也會有相似的經歷嗎?

師:是的。如同人在死亡時會回顧自己一生,當人的「自我」從天界狀態醒來投生的那一刻,能展望即將到來的一生,並意識到未來一生的種種因緣。他能覺知並看到未來,因為人的「自我」在投生之前,會恢復所有心靈意識,重新回歸他本來的神性。之後,隨著業力墮入物質界,降生為有血有肉的人。那條「金線」串起生生世世,能看到所有珍珠,一顆也不少。

生:我聽過神智學者談論串起生生世世的金線,指的是什麼?

師:在印度的聖書裡,定期轉世的自我被稱「靈魂之線」。這是轉世自我的同義詞——是與菩提結合的心靈——吸收了所有前世的心靈回憶。人的每一世如珍珠般被串起來。在某些《奧義書》中,這種生死循環如同一個人進入夢鄉和清醒的不斷循環。

生:這個比喻聽起來並不太貼切,原因如下:人在清醒後,新的一天開始了,但靈魂和身體仍然是昨天那樣;但是,一旦人轉世,一切都會改變,不僅外在性別和性格會變,甚至思想和心靈能力也會不同。再者,一個人醒來後能清晰記得昨天做過什麼,前天做過什麼,甚至幾個月甚至幾年前的事情。但沒有人擁有前世記憶,不記得前世的事實或事件。早晨醒來時,我可能會忘記做了什麼夢,但我知道自己睡了一覺,並知道在睡夢中我還活著。但你說只有在死亡時刻才會有前世記憶,這個道理怎麼說得通呢?

師:有些人能在活著的時候回憶起前世,但這些人是佛或啟蒙者。瑜伽修行者所指的「正遍知」就是指能夠回憶起自己所有前世的知識。

生:然而,我們這些未達到「正遍知」的凡夫,如何理解這個比喻呢?

師:可以經由學習並努力去理解三種睡眠性質。睡眠是人類和動物共同且不變的規律,但有許多種類的睡眠,夢境和幻象更是千變萬化。

生:但這已經涉及另一個議題。先回到唯物主義者的觀點,他們不否認夢境,而是否認人具永恆靈魂,否認個體性死後繼續存在。

師:這些唯物主義者是正確的,儘管自身並不自知。一個人對於不朽靈魂若沒有內在感知或信念,那麼他的靈魂永遠無法成為「慧光菩提」,只能停留在心靈;對於只有心靈的人來說,不可能實現不朽。若想在來世過上有意識的生活,必須先在塵世中相信此種生活的存在。這是神秘科學在死後意識和靈魂永恆方面的基礎箴言。人的自我總獲得其應得之物。肉體死亡後,接下來的階段可能是完全有意識的夢境、混亂的夢境,又或者類似於無夢睡眠的狀態,共三種睡眠型態。心理學家認,人們在清醒時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夢境或異象的內容,同樣的道理不也能適用於死後的夢境?我再重複一遍:死亡就是睡眠。人死後,在靈魂的精神之眼前,自己無意識中編排好的表演開始了:自身造就的的正確知見或幻想全都成為現實。衛理教徒的還是衛理教徒,穆斯林的還是穆斯林,如此持續一段時間-身處自己完美創建的愚者天堂。這些是人逝世後生命之樹的果實。當然,不論相不相信意識的永恆性,都不會影響該事實本身的絕對真實性;然而,是否相信個體是永恆,絕對會影響到個體死後的境況。你現在開始明白了嗎?

生:我明白了。唯物主義者只相信能夠通過五官感知、或基於感官數據推理證明的事物,而拒絕接受任何精神性現象。他們認為只有活著時才有意識存在。因此,事情根據他們的信仰便會如此發展。在失去人格自我後,他們會進入一種無夢睡眠直到再次甦醒。是這樣嗎?

師:差不多。在探討意識如何存在時,存在著兩種觀點-一種是世俗層面的,另一種是精神層面的。精神意識之所以被視為真實,因為是由永恆、不變、不朽的「單體」所承載;每個輪迴中的自我都將經歷新生,穿上與前世完全不同的外衣,一切都將煥然一新,除了精神性本質不變外。

生:為什麼呢?難道塵世「我」的意識,會在轉世後徹底地、連一點痕跡都不留地消失?並非如唯物主義者的意識一樣只是暫時消失?

師:根據教義,這個舊我的意識必須完全消失,只留下純粹精神性而不可摧毀的本質,與單體在永恆中合為一體。但是如果此人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義者,沒受到菩提的任何映照,那麼要如何將塵世人格粒子帶至永恆呢?精神性的「我」是不朽的;但在你現世的「我」身上,只有配得上不朽的東西才能被帶到永恆之中:死亡割落花朵後,香氣獨自留存。

生:那麼說,花朵指的是世間的「我」?

師:花朵也指前世及來世,在「靈魂之線」這個母枝上,已開花或未開花,都是同出一根源(菩提),也都會化為塵埃。你現在自認為的「我」,既不坐著的身體,也不是你的心靈,而是菩提。

生:但是這無法解釋人死後的生命為何是不朽、無盡、真實的,且為何塵世人生只是一個幻覺或者錯覺。看起來,死後的生命也是有局限的,即便比在世時更加寬廣。

師:確實如此。人的精神性自我在永恒中如同鐘擺一樣,在生與死之間來回移動。在塵世和精神層面過的是有限時間,永恒中的睡眠與覺醒、幻覺與現實也開始和結束;然而,靈性朝聖之旅是永恒的。因此,在脫離塵世後的生命中,能夠直面真理,這是我們認知中唯一的真實;而非短暫人生中的幻象,即所謂「輪迴」朝聖旅程。即便這些階段有些局限,但也不妨礙自我不斷完善,穩健而緩慢地沿著道路通往最終轉變。當自我達到終點時,便成就了神聖存在。這些中間過渡階段有助進步,而非阻礙;若缺少這些有限的中間階段,神聖自我永遠不會到達最終目的。我已舉過一個例子,把人的「自我」或者「個體性」比喻成一位演員,在生生世世扮演不同角色。你會把這些角色或服裝當作演員本身嗎?人的自我就像演員一樣,在達到涅槃以前,必須在輪迴中扮演腳色,甚至是感到痛苦的角色。一如蜜蜂從不同的花朵中採蜜,將剩下留給泥地的蟲子;我們的精神個體性,不論稱之為「靈魂之線」或者自我,也如同蜜蜂一樣,從每個塵世的人格中,只採集具有精神性特質和自我意識的蜜,將點點滴滴聚合成一體,最終從蛹態中脫變,成為光榮的禪那主。若塵世人格中沒甚麼能採集的話,就糟糕了。這樣的人格在塵世生活結束後,肯定無法有意識地存續下去。

生:由此看來,對於塵世人格來說,不朽性仍然是有條件的。但不朽本身難道不是無條件的嗎?

師:完全不是。不朽無法觸及非存在之物:而所有「實在」的事物,或從「實在」散發出來的事物,都有絕對的不朽性和永恆性。物質是精神的對立面,但二者是一體的。這一切的本質,即精神、力量和物質,是三合一,是無始無終的;但這三位一體投生所獲得的形體、外在性,無疑只是我們個人觀念的幻覺。因此,我們將涅槃和普遍生命視為唯一真實,而把塵世生命、塵世人格、甚至是在天界的存在,都歸入幻覺的幻境。

生:那麼,為什麼你說睡時是真實,而醒時是虛幻呢?

師:只是個比喻讓人能理解這個主題。從世間的角度來看,這個比喻是完全正確的。

生:然而,我還是不能理解,假如下一世的生活取決於此世種下的因果,為何世上許多誠實善良的唯物主義者,離世後的人格只剩下雕零碎花?

師:我從來沒有這麽說過。一名物質主義者無論多麼不具信仰,他的精神個體性也不會永遠死去。我先前的意思是,他們死後意識可能全部或者部分消失,以至於人格中再無一絲意識存留。

生:那麼這就等於湮滅了?

師:肯定不是。一個人可以睡的很死,坐長途火車錯過了好幾站,並且對此毫無記憶或知覺,然後在某一站醒來,繼續旅行,路過無數站,直到旅行結束或者到達目的地。我提到過三種睡眠:無夢、混亂的夢,還有如此真實的夢,以至於對熟睡的人來說就是事實。如果你相信有這三種睡眠,那為什麼不相信死後也是這樣呢?一個人對於死後的信仰和期待是什麼,死後就會是那個樣子。一個不相信死後生命的人,在兩世之間就會經歷空白。唯物主義者如此上演了自己編排的節目。但如你所說,唯物主義者也有很多種。一個自私、狡詐的人,只為自己著想,不僅什麼都不信,對整個世界都漠不關心,在死後便永遠拋下他的人格。這種人格對周遭的世界毫無同情心,因此與靈魂之線無任何連結,隨著最後一口氣的逝去,兩者之間的所有聯繫都將斷裂。對於此類的唯物主義者而言,沒有天界的存在,靈魂之線幾乎立即再次投胎。有些唯物主義只是不相信這些,沒犯其他錯誤,那就只是坐過了一站。終有一天,他們會在永恆中感知到自己,並因自己在永恆生命中錯過了一天、錯過了一站而懊悔。

生:何不說死亡是於一個新生命中誕生,或者是回到永恆,這不是更確切嗎?

師:你想這麽說也可以。只需記住有各種誕生的情況,自然界中也有失敗的「死胎」。西方國家對於物質生命的固有觀念認為,「活著」和「存在著」這兩個詞,不適用於純主觀的死後狀態。主要是因為,西方人對於生與死的觀念都過於狹隘,有些少數哲學家正確的觀點,則不為大眾所閱讀,或內容過於混亂而無法清晰呈現。這種狹隘導致了粗俗的唯物主義,也導致了通靈主義者提出了「夏日樂土」,是對來世更加物質化的概念。靈魂在「夏日樂土」中連吃帶喝,還能結婚,充滿了愛欲,與伊斯蘭教的天堂差不多,而更缺少哲學性。未受過教育的基督徒觀念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的天堂有的更物質化,充滿了小天使、銅喇叭、金豎琴,甚至熾烈的煉獄之火,仿佛是聖誕節啞劇中的童話場景。

這些狹隘的觀念會使你很難理解死後的狀態。靈魂在脫離肉體束縛後,雖然不再具有世俗沈重的肉體,但仍有夢境清晰的真實感,如同東方哲學家所比喻的睡夢中異象。

生:是不是因為沒有明確固定的術語,來表示人的各個「原則」,才會顯得各「原則」的功能如此混亂?

師:我也想過這點。問題的起始點在於,我們剛開始闡述和討論「原則」時,使用的是梵文名稱,而非創造出相應的英文名稱。現在必須努力糾正這個問題。

生:這樣做不錯,能避免更多的混淆;在我看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用相同的名稱來稱呼同一個「原則」。

師:然而,這只是表面上的混淆而非真實的。有些神智學者對於論述這些「原則」的文章表示驚訝並加以批評;但仔細研究一下,這些文章中最嚴重的錯誤只是用「靈魂」一詞來涵蓋三個原則,沒有具體說明之間的區別。神秘學的先驅者之一,也是觀念最為明晰的作者辛尼特,在其著作中詳細闡述了這一主題,令人讚歎不已。然而他泛用「靈魂」一詞,使人誤解了他真正含意。以下幾段展示他對此議題清晰而完整的描述:

…「人類靈魂一旦作為個體踏上進化之途,(註6) 便會經歷著物質性與精神性的交替存在時期。在業力的引導下,從一個層面、一個階層或自然狀態轉移到另一個層面,生活在業力所註定的轉世之中。在限制情況下調整進展,把握或濫用機遇,而塑造新的業力。在世間經歷完之後,會經過欲界的中間地帶,最後返回到精神性的天界中休憩和恢復,逐漸吸收人世間所獲得的經驗,成為本質一部分,以便在宇宙中不斷進步。若深思此議題,此觀點能衍生出許多推論;例如,意識從欲界轉移到天界階段的過程必然是逐步的。實際上,靈性狀態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如通靈人士所展示的那樣,就連精神性層面與物質層面也非絕對隔絕,並非物質主義理論指的那樣;大自然的各種狀態同時存在於我們周遭,吸引著我們不同的感知能力,等等…很顯然,擁有通靈能力的人,能與超物質意識層面保持聯繫;雖然大多數人不具備此能力,但從睡眠、夢遊或催眠術可見,我們能進入完全不同的意識狀態,與五種肉體感官毫無關聯。我們的靈魂並非在物質海洋中漫無目的地漂泊。對於暫時離開的岸邊,靈魂還懷有興趣或歸屬感。投生的過程,並非單純在物質和精神性之間交替切換,靈魂並非從一種存在狀態滑向另一種存在狀態的實體。投生過程可以更準確的定義為,靈魂的散發物出現在大自然的物質層面上。精神層面是我們靈魂的家園,從未完全離開過;而靈魂中無法物質化、永久留在精神層面的部分,可以恰當地被稱為「本體」。

正如辛尼特先生所說,「本體」是阿特曼,「不能被物質化」。更進一步說,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被「客體化」,連最高的精神性感知也辦不到。因為阿特曼或「本體」就是梵,是絕對者,沒有不同之處。當啟蒙者進入三摩地時,高等精神意識完全融入了阿特曼這個「遍一」的本質之中,因而與整體融為一體,不可能有任何客體的東西。一些神智學者已經習慣於把「本體」和「自我」當作同義詞來使用,來指人的高等個體性。然而「本體」除了指遍一本體之外,不應用在別處,否則會產生混淆。當心靈這個「起因體」與菩提之光聯繫時,則稱為「高等自我」,而非「本體」。菩提作為「精神性靈魂」,也不是本體,而只是本體的載體。所有其他的「自我」--如「個體性」自我和「人格」自我—不管是談論或書寫時,都應該加上限定性和特徵性的形容詞。

因此,在引用的文章中,「本體」一詞被用來指第六原則或菩提(當然是與心靈結合後,因為若無此結合,就沒有思維原則,也無精神性靈魂中的元素),從而引發誤解。有句話說:「兒童在七歲之前不會獲得第六原則,也不會成為一個有道德責任感、從而能夠產生業力的人。」這位作者也說,在高等心靈進入人體內並滲透其人格後(僅在某些較精細的組織中),「那些具有通靈能力的人,確實會不時地透過較精細的感官感知到這個高等心靈。」這是相當有道理的。但是,若將「本體」一詞僅限於普遍神聖原則的話,誤解他便是情有可原的。若無做好形而上學術語的轉換,就嘗試理解『在物質層面上完全顯化的同時............本體仍然在相應的自然界層面上,保持著一個有意識的精神性自我』--很容易以為這句話的「本體」是指「阿特曼」,而精神性自我是「心靈」,然後批評這句話不正確。

為了避免這種誤解,我們今後會將東方神秘學術語的字面意思翻譯成英文。

本體是阿特曼,是遍一本體不可分割的射線。是在我們之上的神,而非我們內在的神。能成功地讓內在自我充滿此的人是幸福的!

精神性自我的神聖自我,是精神性靈魂或稱菩提,與心靈(心智原則)緊密結合,若沒有心靈就不是自我,而只是阿特曼的載體。

內在或高等的「自我」是心靈,即所謂的「第五」原則,獨立於菩提。心靈原則只有在與菩提合二為一時才是精神性自我,而任何的唯物主義者,無論其智力有多高,都不可能有此精神性自我。這是永久的個體性或「輪迴的自我」。

低等「自我」或人格「自我」是指低等心靈(即動物本能、激情、慾望等)的物質人。這被稱為「虛假人格」,結合了低等心靈與欲體,並通過肉體及星光體運作。

最後一個原則是「生命能量」或「生命」,嚴格說來,這是阿特瑪的輻射力或能量,阿特瑪作為普遍生命和遍一本體,「生命能量」是其較低等、更物質化的顯現方面。生命能量或生命滲透到客體宇宙的整個存在中;之所以列為「原則」之一,只是因為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生:我認為,這種劃分組合簡化了許多,回答更清楚。另一種則太過形而上學。

師:如果外人和神智學者都能同意此分法,那無疑會更加清晰易懂。

腳註:

1.自在主是梵天(顯現之神)的集體意識,即禪那主群眾的集體意識(參見《秘密教義》);而般若則是他們的個人智慧。

2.「慧光」是指心靈與菩提結合後的光輝,即人類靈魂(心靈)被神聖靈魂光輝所照耀。因此,「慧光心靈」也可稱為光芒四射的心靈;是被精神之光照亮的人類理性;「菩提-心靈」是神聖啟示加上人類智力和自我意識。

3.此基本思想是,人們經常因他人行為的影響而受苦,且嚴格來說並非自己的業力所致——對於這些苦難,他們應當得到補償。

4.「轉世的自我」或「人類靈魂」,而印度教徒稱之為起因體。

5.不過,這種「轉移」的時間長短,取決於逝者先前人格的精神性程度。對於那些靈性程度高的人來說,這種轉移雖然是漸進的,但卻非常迅速。而對於傾向物質性的人來說,時間會變得更長。

6.這裡所謂的「形而上學術語轉換」,是指從東方表達方式轉換出相應的翻譯術語;因為直至今天,英語還未出現這類的術語,每個神智學者都必須創造自己的術語來表達思想。因此,是時候將一些術語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