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第四章:神聖智慧的基本教義

論上帝和祈禱

生:你們相信上帝嗎?

師:這要看「上帝」是指什麼。

生:我指的是基督徒心中的上帝,耶穌的在天之父,宇宙的創造者。簡短地說,就是《聖經》裡摩西的上帝。

師:我們不相信這樣一位上帝。我們拒絕將上帝人格化、或認為他存在於宇宙之外,具有人的特質。這種上帝只是人類的巨大影子,某些行為並不高尚。我們能證明神學中的上帝是一團自相矛盾的拼湊,缺乏邏輯性。

生:請闡述理由。

師:原因有很多,僅舉幾例。信仰這位上帝的人,稱祂為無限和絕對的,是嗎?

生:是的。

師:若是無限的 (即沒有任何制約),甚至絕對的,那麽,祂怎麽可能有形體,並且是萬物的創造者呢?形體意味著限制,有起點和終點;一個存在若要創造,就必須思考和規劃。「無限」要如何思考 ? 如何與有限、局部、有條件的事物產生聯系?這涉及到哲學和邏輯上的荒謬。即使是希伯來卡巴拉也拒絕這樣的觀念,而將遍一絕對的神聖原則視為一個無限統一體,稱為「無限」(Ain-Soph)。創造者為了創造,必須變得活躍;但「絕對性」無法這麼做,無限原則必須以間接的方式顯化為起因,進行演化(而非創造)——也就是說,「無限」通過其自身的散發物(這也很荒謬,是卡巴拉譯者的謬誤)(註1)產生質點。

生:那麼,你們是無神論者?

師:並非一般人所謂的「無神論」,而是不相信擬人化的神祇。們相信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神聖原則,是萬物的根源,一切的起源,也是大循環周期結束時,一切的歸宿。

生:這根本就是老之又老的泛神論。但若你是泛神論者,就不能是上帝論者;若你不是上帝論者,就是無神論者。

師:並非一定如此。「泛神論」一詞已被濫用,被盲目、偏見和片面的觀點所扭曲,失去了真正而原始的意義。基督教在解釋「泛神論」詞源時,認為「泛」意為「一切」,然後想像此詞的含義,代表大自然中的每塊石頭、每棵樹都是一個神靈,或者都是那遍一的上帝。這麼一來,泛神論者不但相信處處皆為神,還是個拜物者。然而,若你以神秘主義的角度來解讀「泛神論」,就不會得出上述觀點。

生:那麼你會如何定義?

師:不妨讓我反過來問你一個問題。你所理解的「泛」或「大自然」是什麼?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指周圍事物存在的總和;是物質創造世界或宇宙中的因果聚合。

師:如此說來,大自然體現了宇宙中一切已知因果關係和秩序,是一切有限媒介與力量的總和,與智能的創造者們無關,或許就如同百科全書所述,「視為單一而獨立的力量」?

生:是的,我相信是這樣。

師:在理解大自然方面,我們不考慮其客觀物質性,被稱為短暫幻象,也不採納拉丁語「形成」(Natura,源自nasci,即出生而來)的衍生意義。當我們談論上帝等同於大自然、永恒共存時,指的是永恒、非創造的性質,而非瞬逝的影子和有限的虛無縹緲。讚美詩作者稱可見的天空為上帝的寶座,稱泥地稱為祂的腳凳。我們的上帝不在任何天堂、特定的樹木、建築或山脈中:祂無處不在,存在於可見宇宙與不可見宇宙的每一個原子之中,在每一個不可見原子和可區分分子之上、之中和周圍;因為祂是進化和內捲的神秘力量,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甚至無所不知的創造潛能。

生:等等!一個人要能思考,才有所謂無所不知,但你否認絕對者擁有思考能力。

師:我們確實否認絕對者能無所不知,因為思維是有限和受條件制約的。但你顯然忘記了,在哲學上,絕對無意識就是絕對有意識,否則這就不是絕對的了。

生:那麼,絕對者會思考嗎?

師:不會,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就是絕對思維本身。同理,它也不存在,因為它是絕對的存在、存在性本身,而非存有者。去讀一讀所羅門·本·耶胡達·加維羅爾在《王冠-王國》中寫的莊嚴卡巴拉詩:『你是一,是所有數字的根源,卻不是用來數的元素;因為一不會用來乘法、改變或賦予形式。你是一,在不可思議的統一性中,智者都迷失了,因為他們並不瞭解。你是一,統一性永不減少,永不擴張,永不改變。你是一,任何想像都無法對你畫界或下定義。你「如是」,不像其他存在者,因為凡人的理解和視野無法企及你的存在,也無法確定你在何處、如何和為什麼如此。』總之,我們的上帝是永恆的、不斷演化的,而非親身創造的宇宙建造者;這個宇宙本身從自身本質展開,而非被創造。在象徵意義中,祂是一個沒有圓周的球體,只有一個永恆活躍特徵——祂自身,統攝所有其他可思考的特徵。祂是遍一的法則,存在於永不顯現的絕對法則中,將動力賦予那些顯現、永恆、不變的法則,在顯現時期永遠在形成中。

生:我曾聽你們的一位成員說,無所不在的神既存在於光榮的器皿中,也存在於恥辱的器皿中,甚至煙灰的每一粒灰燼裡!這難道不是褻瀆嗎?

師:我不這麽認為,因為簡單的邏輯很難被視為褻瀆。若那無所不在的原則,排除了宇宙中任何一個數學點,或排除可想象空間的物質粒子,還能稱它為無限嗎?

生:你相信祈禱嗎?你祈禱過嗎?

師:如果您所謂的祈禱,是向一位未知上帝發出的外在請求,那麼,我們不相信這種口頭念叨的祈禱。這種做法起源於猶太人,並由法利賽人普及。我們不用嘴祈禱,我們用行動。

生:你們不向那個絕對原則祈禱嗎?

師: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是忙碌的人,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向一個純粹抽象概念口頭祈禱。不可知者只在各部分之間才存在著相互關系,但本身在有限關系裡不存在。可見宇宙的存在和現象,依存於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及其法則,而非祈禱所能影響。

生:還有其它種類的禱告嗎?

師:當然有。我們稱之為「意志祈禱」更像是一種內在的下令,而非請求。

生:那麼,你祈禱時是向誰祈禱呢?

師:向「我們在天上的父」——要用秘傳含意解讀。

生:這是否不同於神學所賦予的意義?

師:一位神秘主義者所祈求的「父」,是一個秘密的父,而不是一個宇宙之外的有限上帝(請參見《馬太福音》IV 6);這個「父」就在這個人之中。

問 : 那麼你是將人視為一位神嗎?

答 : 請直接說「神」,不要說一位神。我們認為,唯一能夠認識的神,是我們內在的人。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能。如果神是一種無處不在、無邊無際的原則,人類又怎能不被他滲透、存在於他之內呢?我們的「天上之父」,指的是我們感知到的內在神聖本質,存在於內心與精神意識中,不是用物質大腦和想像所創造的擬人化概念。雖然我們說 : 「難道你不知道你就是神的殿堂,(絕對)神的靈就在你之中嗎?」(註2),但請不要將這內在本質擬人化。神智學者若要追求神聖真理、而非世俗真理的話,不應認為這位「神秘的神」會聽取人類的祈求,或將有限的人與永恆本質加以區別,因為一切皆是一體的。正如剛才所提到的,祈禱並非乞求,而是一種奧秘;是一個神秘的過程,將有限的、有制約的思想和願望,因為無法與絕對、無制約的精神融合,而轉變為靈性的意志和意願;這個過程被稱為「靈性轉化」。熱切的志向能將祈禱轉化為「賢者之石」,是將鉛化為純金的力量。我們的「意志祈禱」成為了積極的創造力,將遍一同質的本質按照我們所欲來產生效果。

生:你的意思是,祈禱是種神秘過程,能在現實世界中顯現結果嗎?

師:沒錯。意志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力量。然而,神秘主義者若尚未消除低等人格或肉體人的慾望,對高等心靈說 :「依照你的意願實現,而非我的意願」,而是將自私且不純淨的意志力向上釋放,不幸就會降臨身上。因為這是黑魔法、可憎的精神巫術。不幸的是,一些基督教政客和將軍們最喜歡做這種事。在準備發動殘酷的戰爭時,雙方行動前都會進行類似的巫術,分別向同一位萬軍之神祈禱,懇求祂協助割斷敵人的喉嚨。

生:大衛祈求萬軍之主幫助他打敗非利士人,殺死敘利亞人和摩押人,「無論他去那裡,主都保衛著大衛。」我們只是依照「聖經」的教導行事。

師:你們自然是要依照聖經的教導行事。然而,若你們自稱為基督徒,而非以色列人或猶太人,為何不遵循基督的教義呢?基督特別強調不要遵循「古代人」的傳統,即摩西的律法,而是要順從他的教導。他警告使用暴力的人,必將因暴力而自毀。他們卻把基督教的祈禱作為空洞的口號,只有真正的神秘學者才能理解祈禱的真諦。你們祈禱說「求主赦免我們的罪,如同我們也赦免欠我們的人」,然而從未如此實踐。基督也教導要「愛你們的仇敵,向那恨你們的人施以友善。」拿撒勒的溫和先知並未要求你們請求「天父」消滅敵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拒絕你所謂的「祈禱」。

生:但你怎麼解釋普遍的國家和人民都祈禱及敬拜上帝或眾神呢?有些人崇拜魔鬼和有害靈體,證明人們普遍相信祈禱是有效的。

師:這是因為,祈禱還有其他的意義,並非只有基督徒這麼做。祈禱不僅是懇求或請願,在古時候更是一種召喚和咒語。印度教徒會唱誦韻律的咒語,且婆羅門᯿自認比一般眾神地位更高。祈禱可以是祈求,也可以是詛咒(兩軍開戰同時祈求毀滅對方),也可以是祝福。由於絕大多數的人都極度自私,只為自己祈禱,乞求神賜予他們「日用糧食」,自己卻不願為之努力;又或乞求上帝不要引導他們「陷入誘惑」,要拯救他們(僅祈禱者自己)脫離邪惡。這顯示祈禱的雙重有害影響:(a) 削弱了人的自立能力;(b) 進一步激發了人天生的自私自利和極度自我中心。我再次強調,我們的信仰是與「隱秘之父」保持「交流」並同步行動;在罕見的狂喜時刻,高等心靈與普遍本質融合,吸引至起源和中心,這種狀態在活著時稱為三摩地,在死後稱為涅槃。我們拒絕向被造的有限存在(例如神靈、聖人、天使等)祈禱,這是偶像崇拜。之前解釋過,我們也無法向絕對存在祈禱;因此,我們傾向於多做有益、能帶來善果的行為,來取代無效且無用的祈禱。

生:基督徒將稱之為傲慢和褻瀆。這種說法有錯嗎?

師:他們才是在褻瀆,因為他們教導說,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需要聽到口頭的祈禱才知道該做什麼!若從密傳的意義來理解,能看到佛陀和耶穌也同意我們。佛陀說:「不要向無能為力的神祈求——不要祈禱!而是行動;黑暗不會因祈禱而變亮。不要向寂靜祈求,因為它既聽不到也說不出話。」耶穌則建議:「你們以我的名義(克里斯托斯)所要求的一切,我都會做到。」這句引言若從字面上理解,似乎與我們所言相悖。但是若從秘傳角度來看,並理解「克里斯托斯」其實就是代表著「本體」,此句含義就變成:我們祈禱並認知的唯一上帝,是上帝的靈,與之結為一體,我們的身體是他的殿,他就居住在其中。

生:但基督自已也會祈禱,並且鼓勵這麼做 ?

師:確實如此記載,但他的「祈禱」正是前文所提及的與「隱秘中的父」交流。否則,若將耶穌等同於普遍之神,就會得出荒謬且不合邏輯的結論 :「至高無上的神」向自己祈禱,將自己的意志與神的意志與分開。

問 : 基督徒還經常使用另一個論點。他們說:「我感覺僅憑自身的力量,無法克服任何慾望和軟弱。但是當我向耶穌基督祈禱時,我感覺到他賦予我力量,使我能夠戰勝慾望。」

師: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如果「耶穌基督」是上帝,獨立於向他祈禱的人,那當然一切都是可能的。畢竟他是「大能上帝」嘛。但如此征服慾望,又有何功勞或正義可言呢?為什麼這個人只憑祈禱就受到獎勵?如果你幫工人完成了大部分工作,而他只是坐在蘋果樹下向你祈求,你還會支付他全天的工資嗎?認為一生可以在道德的閒逸中度過,把最艱難的工作和責任都交給別人來完成,無論是交給上帝還是人,都是極其令人厭惡。這污辱了人類的尊嚴。

生:神智學者是如何找到力量來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自私的呢?

師:從他的本體,即神聖精神,或者說內在的上帝,又或者來自於業力。我們還需再提及「以果知樹」、「以果知因」嗎?你們說要通過上帝或基督來抑制慾望,變得善良。我們要問,在基督教國家和在異教徒的土地上,哪裡可以找到更多良善、無罪、不犯罪的人?統計數字能證實我們的說法。根據錫蘭和印度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在比較基督徒、穆斯林、印度教徒、歐亞族、佛教徒等所犯罪行,隨機抽取兩百萬人口來統計歷年不法行為,發現基督徒所犯罪行相比佛教徒為15比4(參見1888年4月的《路西法》,第147頁)。任何東方學家、有名望的歷史學家或佛國旅行者,包括畢甘德主教和胡克神父、威廉亨特爵士和公正的官員,都認為佛教徒的美德高於基督教徒。然而,佛教徒既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塵世之外的未來獎賞。和尚或一般信徒也都不祈禱,而是驚奇地反問道:『祈禱?向誰祈禱,或者向什麼祈禱?』

生:那他們是真正的無神論者?

師:無可否認,但也是全世界最熱愛美德、最遵守美德的人。佛教說:「尊重他人的宗教,忠於自己的宗教。」但基督教會將其他民族的所有神明貶斥為魔鬼,詛咒所有非基督徒永世不得超生。

生:佛教神職人員不也這麼做的嗎?

師:從來沒有。他們熟悉《法句經》而深知:「無論學識是否淵博,若自視過高、輕視他人,就會如同一位手持蠟燭的盲人——自己看不見,卻試圖照亮他人。」

生:那麼,為什麼你說人具有精神和靈魂?是從哪裡來的?

師:源自普遍靈魂。當然不是由人格化的上帝所賜予。水母體內的濕潤元素從何而來?來自它周圍的海洋,它在海洋中生活、呼吸、生存,在溶解後又回到海洋中。

生:好吧,那我們換一種說法:上帝賦予了人類理性的靈魂和不朽的精神嗎?

師:我們再次反對。既然我們不相信有人格化的上帝,又如何能相信他賦予人任何東西呢?進一步論證,假設上帝為每個新生兒創造新的靈魂,這種做法很難被視為具有任何智慧或預知能力,很難與上帝仁慈、正義、公平和全知全能的主張調和,甚至是不可能的。這個致命暗礁使神學教條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碎裂。

生:什麼意思?難在何處?

師:曾有一位錫蘭佛教的僧侶,在我面前提出了一個論點,使基督教傳教士無法回答。基督教傳教士對此公開辯論也是有備而來的。當時這位傳教士在科倫坡附近,請僧侶說明為什麼「異教徒」不應該接受基督教的上帝。在這場難忘的討論中,傳教士一如往常的落了下風。

生:願聞詳情。

師:簡單如下:佛教僧侶首先問傳教士,他的上帝所賦予摩西的誡命,為何讓別人遵守,上帝自己卻能違背。傳教士憤然否認了這一假設。他的對手說:『也就是說,上帝也需守這條規則。你也提到,他的意志使靈魂誕生。上帝禁止通姦等行為,但你卻說,是他創造了每一個嬰兒,賦予了嬰兒靈魂。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那些因犯罪和通姦而出生的數百萬名孩子,都是你們上帝的傑作?你們的上帝禁止違反法律的行為,並加以懲罰;然而,他每時每刻都在創造這些孩子的靈魂?按照最簡單的邏輯,你們的上帝就是犯罪的幫兇;因為有他的協助,才會誕生罪人的嬰兒。教士不僅懲罰有罪的父母,還懲罰無辜的嬰兒,卻為上帝這個幫兇開脫罪責,這樣做的公正性何在?傳教士看了看錶,發現時間已晚,無法再繼續討論了。

生:你忘了,對於基督教而言,所有無法解釋的情況都是上帝的奧秘,禁止我們窺探。

師:不,我們沒有忘記,只是不認可此觀點。我們也不想讓你信我們的教義。我們只回答你們提出的問題。不過,我們對「奧秘」另有見解。

生:佛教關於靈魂的教義是什麼?

師:這要看你指的是外傳大眾佛教,還是密宗教義。外傳的《佛教教義》是如此解釋:『無知者用靈魂這個詞傳達了一個錯誤觀念。如果萬物都會變化,那麼人也會,每個物質部分都必須變化。變化的東西不是永恆的,所以變化的東西不可能有不朽的存在。』這似乎簡單明瞭。但是,若每次投生的新人格都是舊人格的「蘊」或「屬性集合體」時,我們會問,這個新的「屬性集合體」是否也是一個新的存在,沒有任何前世的痕跡?書中繼續說道:『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新的存在,但從另一個意義上說,這又不是。在人的一生中,「蘊」不斷變化,雖然四十歲的男子甲與十八歲的青年甲在人格上完全相同,但由於身體的不斷損耗和修復,思想和性格持續變化,他已是個不同的存在。然而,這個人在晚年時,會收穫他此生每個階段言行帶來的回報或苦果。因此,轉世後與前世的人具有相同的個體性(但不具相同的人格),只是改變了形體,或擁有新的「蘊」集合體,正當地收穫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這是深奧的形而上學,絕非不相信靈魂的存在。

生:密傳佛教中不是也有類似的說法嗎?

師:是的,因為這個教義既屬於秘密智慧,也屬於外傳佛教或喬答摩佛陀的宗教哲學。

生:佛教徒不是認為靈魂非永垂不朽?

師:如果你所謂的靈魂是指人格化的自我,或者生命之靈,那麼我們也不認為這會永垂不朽。然而,佛教徒相信存在個體性的神聖靈魂。不信此的人判斷有誤。人們誤解此概念,類似於誤認為福音書中的懲罰和地獄之火是基督親口所說的,並非如此,這事實上只是福音書晚期編輯的神學插篇。佛陀和耶穌都沒有留下文字,所有的啟蒙者皆如此,只使用比喻和隱喻,這傳統將繼續延續。佛經和聖經都對這類形而上的問題持謹慎態度,卻過度注重外傳含意,過於直白地詮釋字面上含意。

生:那你是說佛陀和基督的教義都被誤解了?

師:的確如此。佛教徒和基督教徒傳揚的理念是相似的。這兩方的改革者都是熱心的慈善家,並實踐利他主義,宣導最崇高的社會主義和最徹底的自我犧牲精神。佛陀說過:「讓世界的罪孽落在我身上,讓我減輕人們的痛苦和苦難!」他曾是王子,卻願為乞丐,身穿墓地裡的破布。儘管自己無處安置,卻對那些貧困無助的人說:「將你的苦難和重擔交給我,讓我給你帶來安寧。」佛陀和耶穌都教導對人類無限的愛、慈悲、寬恕、無私和憐憫的精神。看輕財富,不分你我。他們的志願,是在不完全揭示奧秘的情況下,帶來希望和真理的一瞥,給那些無知、被誤導、背負生活重擔、處於艱難時刻的人們。然而,後來的追隨者過於狂熱,使兩位聖人的目標未能完全實現。聖人的言論被誤解和扭曲,其後果不言而喻!

生:但是,佛陀想必是否定了靈魂的永恆性,否則不會所有東方學家和佛教僧人都這麼說!

師:佛陀的弟子遵循著教誨,但大多數並未證得果位,這和基督教徒的情況相似。密傳教義因而逐漸失傳。舉例來說,在斯里蘭卡的兩大佛教派系中,泰國佛教信仰認為人死後個體性和人格都將消失,而另一派則信奉涅槃,我們神智學者也是如此。

生:既然如此,為什麼佛教和基督教分別代表此信仰的對立面?

師:因為佛教與基督教在傳播過程中,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印度的婆羅門獨攬高等知識,只在內部傳播,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人淪為偶像崇拜和近乎拜物教。佛陀必須解決這些無知所產生的不健康幻想和盲目迷信,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些人絕望地「向神祈求卻毫無回應」,無神論哲學似乎更具吸引力。在傳授真理之前,必須先消除迷信的泥沼,掃除錯誤觀念。他與耶穌都有充分理由,不能透露全部的真理。正如耶穌對門徒所說的,天國的奧秘並非傳給普通人,而是給那些特別蒙揀選的人,因此,「他用比喻對他們講」(馬太福音13:11)然而,佛陀的謹慎反而隱藏了太多真理。當僧侶瓦楚哥塔詢問人是否有自我時,佛陀甚至拒絕回答,「尊者保持沈默」。(註3)

生:這裡提到佛陀,但與福音有什麼關聯?

師:閱讀歷史,深思一番。在福音書時代,整個文明世界都湧現出一股知識思潮,只是造成的影響與東方完全相反。當時舊時代的神祇逐漸消失。在巴勒斯坦,社會上層要麼受到撒都該人無神論的影響,沈溺於物質主義,要麼迷失在摩西教義的繁文縟節中,又或者陷入羅馬人的道德淪喪泥淖;而最貧窮最卑微的人,則信奉巫術和神秘的神祇。當時急需進行一場靈性的改革。猶太人信仰著殘酷、擬人化、充滿嫉妒的上帝,以血腥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為法則,以動物為犧牲品。這一信仰必須退居次要地位,被慈悲的「秘密天父」所取代。這位天父不是一位超宇宙的神,而是一位神聖的救世主,存在於每個人的心靈與靈魂之中,無論窮人與富人。印度的佛陀也同樣不能洩露啟蒙的秘密,以免揭示的教導遭受踐踏,如同將聖物給狗吃,將珍珠丟到豬面前。因此,佛陀和耶穌保持緘默--沒有明確揭示生與死的奧秘—前者導致了南傳佛教的虛無否定,後者導致了基督教會的衝突,僅英國新教就有300個教派。

腳註:

1. 非活躍的永恆原則怎麼能散發出其他事物呢?吠壇多學者的「梵」並無此類行為;迦勒底卡巴拉的「無限」也無。這是一個永恆且週期性的法則,在每一個大顯化期開始時,從永遠隱藏且無法理解的至一原則中,散發出一個活躍且創造性的力量(羅各斯)。

2.在神智學著作中,散落著許多關於人的基督原則的相互矛盾說法。有人稱之為第六原則(菩提),有人稱之為第七原則(阿特曼)。如果基督教神智學者希望使用基督來表述,就應按照古老智慧宗教符號的類比,從而在哲學上正確無誤。我們會說,基督不僅是三個高等原則之一,而是三位一體的所有三個原則。這三位一體代表了聖靈、聖父和聖子,對應於抽象之靈、分化之靈和具身之靈。從哲學上講,克里希那和基督是同一原則的三重顯現。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那自稱為「阿特曼」、抽象精神、高我或「轉世的自我」、普遍本體。當這些名稱從普遍性套用到人身上時,對應於阿特曼、菩提、和心靈。《隨歌》(Anugita)也充滿了同樣的教義。

3.遊行者婆蹉氏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相互問候,在一旁坐下。遊行者婆蹉氏對世尊說:

「喬達摩尊師!如何,自我存在嗎?」

世尊保持沈默。

「喬達摩尊師!那麼,無自我嗎?」

世尊再次保持沈默。

於是,遊行者婆蹉氏從座位起來後離開。

尊者阿難在遊行者婆蹉氏離開不久,對世尊說:

「大德!當被問時,為何世尊不回答遊行者婆蹉氏的問題呢?」

  「阿難!當遊行者婆蹉氏問是否『有我』時,如果我回答『有我』,阿難!這就等同於恆常論的沙門、婆羅門;阿難!當遊行者婆蹉氏問是否『無我』時,如果我回答『無我』,阿難!這就等同於斷滅論的沙門、婆羅門。阿難!如果我回答『有我』,能讓他了解到所有存在(法)都是無我嗎?」

「大德!這確實不能。」

  「阿難!如果我回答『無我』,對於已感困惑的遊行者婆蹉氏會造成更大混亂:『我之前確實有我,但它現在不存在了。」這顯示佛陀為了不讓大眾感到更困惑,因而避免傳達這些難以理解的形而上學理念。佛陀指的是人格暫時性自我與本體之間的區別,本體照亮了人的不朽自我,即人的精神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