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序文

来自史前时期的书页。

一份古老的手稿呈现在作者眼前,是由一组棕榈叶,经过某种特殊的未知过程,使其不透水、不透火、不透气。在第一页是一个洁白无瑕的圆盘在暗黑色的背景中。在下一页是相同的圆盘,但有一个中心点。关于第一页,学生知道这代表永恒中的太阳系,处于仍然沈睡的能量重新觉醒之前,这股能量在后来的系统中是「话语」的散发物。那个洁白的圆盘代表在沈睡期 (Pralaya ) 的空间永恒,而其中的点代表著分化的开始。这是在「世界蛋」 (见第二部分《世界蛋》) 中的,而「世界蛋」中的胚芽将变成宇宙、一切、与无限、周期性的太阳系,而这个胚芽是周期性且轮流的潜伏与活跃。这一个圆圈是神圣的统一性,一切从其发出,一切又返回至它。它的圆周表明了抽象的、永远无法辨认的「临在」,以及它的平面,也就是普遍灵魂,尽管这两者是一体的;且它是因人类局限的思维视角,所被强行限制的符号。只有圆盘的表面是白色的,四周是黑色的背景,清楚地表明它的平面是唯一的知识,虽然它仍然是暗淡和模糊的,但是可以被人类得到的。正是在这个平面上开始了显化期的显化; 因为神圣思想*在这灵魂的沈睡中、也就是沈睡期期间,在其中隐藏著每一个未来的宇宙进化论神谱的计划。

【* 有必要再一次提醒读者,「神圣思想」这个词,就像「普遍心灵」一样,不能被视为模糊地影射一个类似于人类所展示的智力过程。根据冯·哈特曼 (von Hartmann) 的说法,「无意识」通过「超越所有意识的灵视力智慧」达成了巨大的创造计划,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进化计划;以吠檀多的语言,这意味著绝对智慧。只有那些意识到直觉是如何远远高于推理思维的缓慢过程的人,才能对于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绝对智慧形成最模糊的概念。正如我们所知,心灵可以分解为不同的意识状态,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强度、复杂性等;而所有的一切,在最终停留在感观上,而这又是幻觉。再重复一次,感官必然是有限的。正统有神论的人格化的神会进行感知、思考和受情感的影响;他忏悔并感到「强烈的愤怒」。 但是,这种心智状态的概念显然涉及一个无法设想的假设,即假设这种兴奋刺激的外部性;更不用说,我们不可能将「不变」的性质归于这样的一个存在,因为他的情绪随著他所管理的世界中的事件而波动。因此,认为这种人格化的神是不变的、无限的观念是没有心理学意义的,更糟糕的是,是没有哲学意义的。】

它是遍一生命,永恒的、看不见的**、无所不在的**、无始无终的、在其规律的显化中具周期性,在显化期之间,又笼罩著非存在的黑暗神秘;是无意识,但又是绝对意识;不可认知的,但是唯一自我存在的现实;确实,『在感知上是混沌,在理智上是太阳系。』 它唯一的绝对属性,即它自己,是永恒的、不停的运动,用神秘术语来说,叫做「大气息」*,它是宇宙永恒的运动,某种意义上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的「空间」。静止的东西不可能是神圣的。事实上,在普遍灵魂中没有任何事物和现实是绝对静止不动的。

【*柏拉图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启蒙者,当他在《克拉底鲁篇》中说「神」 (theos) 是由动词「移动」、「奔跑」 (theein) 衍生而来;正如第一个观察天体运动的天文学家称行星为众神 (theoi) 。 (见第二部,《十字和圆的象征》) 后来,这个词又产生了另一个词「神的气息」 (aletheia) 。 】

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 的导师洛伊契普斯 (Leucippus) 坚持认为,空间中永远充满了由不间断运动所驱动的原子,而原子在适当的时候会被产生;当这些原子聚、旋转运动,并通过相互碰撞,将产生横向运动。伊壁鸠鲁 (Epicurus) 和卢克莱修 (Lucretius) 教的是同样的东西, 除了在原子的横向运动中加入了亲和力的概念,这是一种神秘的教义。

从人类继承遗产之初,从他所居住的地球的建筑师首次出现起,这个未显化的只在其哲学方面被认识与考虑,也就是普遍运动,是大自然中创造性气息的震颤。神秘主义将「遍一存在」总结为:『 是一种神秘的、活跃 (或移动) 的,而对这种看不见临在的永恒见证是湿气。』这三元组包括并且是每一个大自然现象的起因。* 太阳系内在的运动是永恒而不断的;而太阳系运动 (可见的或受知觉支配的) 是有限的、周期性的。作为一种永恒的抽象,它是永恒临在的; 作为一种显化,无论是在前进的方向上,还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它是有限的;两者是连续重建过程的最初和最末。太阳系的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因果关系无关。只有当我们提到太阳系内在的灵魂,即永恒神圣思想中的理想太阳系,我们才能说: 『它从来没有开始,也不会有结束。」关于它的身体或太阳系组织,虽然不能说它有第一个构造、或将会有最后一个,但在每一个新的显化期,它的组织可以被认为是该形态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因为它每次都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化...…

【* 唯名论者与伯克利 (Berkeley) 争论说『不可能形成任何与物体的运动不同的抽象运动观念。』 (《人类知识原理》「*Prin. of Human Knowledge*,」 *Introd*., *par.* 10) 他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那个产生运动的物体是什么?是物质吗?那么你是一个人格化的神的信徒?』等等。这一点将在本书的附录中得到进一步的回答;与此同时,我们主张身为概念论者的权利, 反对罗塞里尼 (Roscelini) 关于唯实论唯名论的唯物主义观点。爱德华·克洛德 (Edward Clodd) 作为它最能干的倡导者之一,说:『科学有揭示了任何削弱或反对古老言论吗?在这些言论中,所有宗教的本质被赋予了,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行公义,爱怜悯,在你神面前存谦卑的心。』只要神这个词,不是用来表达当前作为神学支柱的原始拟人主义,而是表达宇宙生命**和运动**的象征性概念;在现象的连续存在中,知道它的物质秩序,就能知道时间,知道过去,现在和将来;而若从从道德上知道它, 就知道在人类意识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参见《科学与情感》 (「Science and the Emotions.」) 。1885 年 12 月 27 日,在伦敦芬斯伯里 (Finsbur) ,南广场教堂发表的演说。) 】

就在几年前,就有人声明:--

『密传的教义教导,像佛教和婆罗门教甚至卡巴拉,有一个无限的和未知的本质存在于所有的永恒,并在有规律的和和谐的演替是活跃的或消极的。在摩奴 (Manu) 的诗意措词中,这些情况被称为梵天 (Brahma) 的「白昼」和「黑夜」。不是「清醒」就是「睡著」了。自性论者 (Svabhavikas) 或称最古老的佛教学派 (仍然存在于尼泊尔) 的哲学家,只思考这种「本质」的活跃情况。他们称其为「自性」 ( Svabhavat) ,并认为将抽象的、消极状态下的「不可知」力量进行理论化是愚蠢的。因此,他们被基督教神学家和现代科学家都称为无神论者,因为他们都无法理解他们哲学的深刻逻辑。前者不允许有其他的神,而他们的神是拟人化的次级的力量,它们创造了可见的宇宙,并成为基督教徒的拟人化的神:男性耶和华 (Jehovah) ,在雷电中咆哮。反过来,理性主义的科学把佛教徒和自性论者称为古代的「实证主义者」。如果我们片面地看待后者的哲学,那么我们的唯物主义者或许这方面是对的。佛教徒坚持认为,世界上没有**创造者,**只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永恒的基质

,其本质是不可理解的。因此,对于任何真正的哲学家来说,这都不是一个能够思考的对象。苏格拉底总是拒绝讨论宇宙存在的奥秘,然而也没有人会想到要控告他是无神论,除了那些决心要毁灭他的人之外。《秘密教义》说道,在开启一个活跃的时期时,这种神圣本质从内向外与从外向内扩展,遵循永恒不变的法则, 而现象的或可见的宇宙是一长链的宇宙力量的最终结果,因而逐步开始运动。以同样的方式,当回到消极的状态恢时,神圣本质的收缩就发生了,而先前创造的工作就逐渐地和逐步地撤销了。可见的宇宙逐渐分解,物质四散;孤独而唯一的「黑暗」,又一次在「深渊」的表面上孕育。用秘密之书里的一个比喻,更清楚地表达了这个思想:「未知本质」的呼气产生了世界;而吸气会使它消失。这一过程从亘古以来一直在进行,我们现在的宇宙不过是无穷无尽的系列之一,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参见《揭开伊希斯的面纱》;还有第二部分《梵天的白昼与黑夜》)

这段话将在目前的作品中尽可能地加以解释。虽然现在看来,它对东方学家来说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但它密传的解释可能包含了许多西方学生至今完全不知道的东西。

第一个插图是一个普通的圆盘◯ ,符号中的第二个图示是⊙,圆盘上有一个点,代表永恒本性的周期显化的最初分化,也代表无性和无限的『阿底提 (Aditi) 在「那」之中』(《梨俱吠陀》);盘中的点,或称抽象空间中的潜在空间。在它的第三个阶段,这个点被转换成一个直径,变成⊖。它现在象征著一个神圣无瑕的「母亲—大自然」在涵盖一切的绝对无限之中。

当横直径与垂直线相交时⊕,它就变成了尘世的十字。人类已经达到了第三个根种族;这是人类生命起源开始的标志。当圆周消失,只留下+,这是人类落入了物质的标志,并开始了第四种族。圆圈内的十字象征著纯粹的泛神论;当十字没有内接在圆上时,它就变成了阳物。它如圆内的 T (TAU) 或者圆内的「雷神之锤」、 耆那教十字、或称卐字有著同样的意思,但也有其他的意思 。

第三个符号 (由水平直径线分成两个圆) 是创造性大自然 (仍然是消极的,因为是阴性的) 的最初显化。人类与生育有关的第一个模糊的概念是阴性的, 因为人类了解他的母亲比他的父亲更多。因此,女性神灵比男性神灵更神圣。大自然因而是阴性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客改以的和有形的;而使其结成果实的精神原则则是隐蔽的。通过在圆圈中的水平线加入一条垂直线,T 字母 (tau) 最古老的形式就形成了。这符号象征第三根种族直到它象征性堕落的那一天,即自然进化发生的性别分离。此时这个图形变成了 ⦶,此时这个圆圈或称无性生命被修改或分离,这是一个双重的符号。随著我们第五种族人种的到来,它在符号学上成为成为最早形成的人种的阳物 (sacr') 与在希伯来语的女阴 (n'cabvah) *;接著, 它变成了埃及的☥ (生命的符号),后来又变成了金星的符号♀ 。然后变成卐字 (雷神之锤,或者现代的「赫尔墨斯十字」),完全脱离了它的圆圈, 因此变成了纯粹的阳物。卡利时代的神秘符号是颠倒过来的五角星⛧,因而是人类巫术的标志,它的两个点 (角) 朝向天空,这是每个神秘学者都会认出「左手途径」之一的位置,用于仪式魔法。†

【*参看那部启示性著作《量测之源》(The Source of Measures),作者在书中解释了单词 sacr 的真正含义,是「神圣」 (sacred) 、「圣礼」 (sacrament) 的字根;这些已成为「神圣」 (holy) 的同义词,尽管其本意是纯粹是阳物崇拜的! 】

【†西方数学家和一些美国的卡巴拉主义者告诉我们,在卡巴拉中,『耶和华名字的数值加起来是一个圆的直径。』 再加上耶和华是第三个质点 (Sephiroth) 理解 (Binah) ,是一个阴性的字,因此你就有了开启奥秘的钥匙了。 这个名字在《创世纪》的第一章中是雌雄同体的,而后通过某种卡巴拉主义的转变,变成了完全男性化、该隐的和阳物崇拜的。在异教众神中选择一个神,并将其作为一个特定的国家神,将其称为「独一活跃的神」、「众神之神」, 然后宣布这种崇拜一神论,并没有把它变成那遍一原则,其『统一性不允许繁衍、变化或形体』;尤其是在阳物神的情况下,正如耶和华现在所被证明的那样。】

希望在细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修正大众对泛神论的错误看法。把佛教徒和不二论 (Advaitee) 神秘主义者视为无神论者是错误和不公正的。哲学家或多或少都是逻辑学家,他们的异议和论点都是建立在严格的推理基础上的。的确,如果印度教徒的 (Parabrahmam) 可以被看作是其他国家隐藏的、无名神的代表, 那么这个绝对原则将会被发现是所有其他复制品的原型。不是「神」,因为它不是一个神灵。《蛙氏奥义书》 (2.28) 解释说:『它是那至高的,也是那非至高的 (paravara) 。』作为起因是「至高的」, 作为结果是「非至高的」。仅仅是一种「无二的真实」,是涵括一切的宇宙,更确切地说,是无限的宇宙空间,当然是在最高的精神意义上。 (中性) 是不变的、纯粹的、自由的、未腐朽的最高根源,是「遍一真实的存在胜义实在 (Paramarthika) 」 ,而绝对的智能意识 (Chit、Chaitanya) 不可能是一个认知者,『因为「那个」不可能有认知的对象。』 火焰能被称为的本质吗? 这本质是『宇宙的生命,而可见的火与火焰是毁灭、死亡和邪恶。 』『 火焰摧毁了一个阿罗汉的身体,而它们的本质使他不朽。(《菩提末》 (Bodhi-mur) ,第二部。) 商羯罗说:『对于绝对精神的认识,就像太阳的光辉,或火中的热一样, 除了绝对本质本身之外,别无它物。』 「它」是「精神」, 不是火本身;因此,『后者的属性,热或火焰,不是精神的属性,而是精神在作为无意识起因时的属性。』以上这句话,不是后来出现的玫瑰十字会哲学的真正关键吗? 简单地说,就是在无限和永恒中太阳系的集合,是「那个」 和「这个」,且不能套用分配性的聚合。*『在一开始「这个」是本体, 只有一个。』(《他氏奥义书》); 伟大的商羯罗解释说,「这个」指的是宇宙 (Jagat);而「在一开始」的意思是在现象宇宙的繁衍之前。

因此,当泛神论者呼应《奥义书》时,就像在《秘密教义》中那样,他们声明「这个」无法创造,并不否认一个创造者,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创造者的集体集合;而只是在逻辑上拒绝将「创造」归于一个「无限原则」,尤其是形成有限物。对他们来说,是消极的,因为它是一个绝对起因,无限制的「解脱」 (Mukta) 。而有限的全知全能无法达成后者,因为它们仍然是属性 (映像在人的知觉中) ;因为,是「至高的一切」,是永远不可见的精神和大自然的灵魂,是不变且永恒的,没有任何属性;「绝对」很自然地排除了有限或有条件的概念与它的任何联系。如果吠檀多学者假定其属性仅仅属于其散发物,称其为「自在天 (Iswara) 加上幻觉 (Maya) 」和无明 (Avidya,是不可知论,而非无知) ,那么在这个概念中很难找到任何无神论。†既然在一个被认为是无边际的宇宙中,既不可能有两个无限,也不可能有两个绝对, 那么这种「自我存在」就很难被设想为是个人创造的。在有限「存在」的意义和感知中,「那个」是「存在」;而在这个意义上,那是唯一的「存在性」 (BE-NESS) ;因为,在这「一切」里面隐藏著与它同永恒的、同时期的散发物或称内在辐射,而当这些周期性地变成梵天 (「男—女」的力量) 时,它就会变成或扩展自身成为显化的宇宙。那罗延 (Narayana) 在 (抽象的) 空间之水上移动, 被他转化为由他移动的具体物质之,他现在变成了显化的话语 (WORD) 或逻各斯 (Logos) 。

【*参见雅各布少校 (Major G. A. Jacob) 的《吠檀多菁华》"Vedanta Sara";以及《桑迪利亚的格言》"The Aphorisms of S’andilya",由考威尔 (Cowell) 翻译,第 42 页。】

【†然而,带有偏见和相当狂热的基督教东方学家,想要证明这是纯粹的无神论。为了证明这一点,看看雅各布少校的《吠檀多菁华》。然而,整个古代都在呼应这一吠檀多思想:—

『每个确实凭借神圣本性,是不朽时代本质以及享受平和。』 (Omnis enim per se divom natura necesse est Immortali aevo summa cum pace fruatur.) 】

正统的婆罗门最反对泛神论和不二论的人,并称他们为无神论者;如果摩奴在这方面有任何权威的话,正统的婆罗门被迫接受梵天 (造物者) 的死亡,当这个 (创造力的) 神的每一个「年代」(100 个神圣年,用我们的年份需要15 位数) 结束的时候会死亡。然而,他们当中每一个哲学家只会把这种「死亡」作为一种暂时的从存在的显化层面上消失,或作为一种周期性的休息。

因此,对于上述原则,神秘主义者与吠檀多不二论的哲学家们意见一致。它们显示了在哲学基础上不可能接受绝对的「一切」会创造或甚至进化「金蛋」的观念, 据说它进入金蛋是为了把自己变成梵天,也就是造物者,他后来扩展自己成为众神和所有可见的宇宙。他们说绝对统一性不可能过渡到无限;因为无限的前提是「某物」的无限延伸,以及那「某物」的持续时间;而「遍一一切」就像空间—这是它在地球上或我们存在的层面上唯一的智力和物质表象,既不是感知的主体,也不是感知的客体。如果一个人能设想永恒无限的一切无所不在的统一性,而不是存在于永恒、并通过周期性显化成为一个多元的宇宙或一个多重的人格,那统一性就不再是一了。洛克 (Locke) 认为「纯粹空间既不能抵抗也不能运动」—这是不正确的。空间既不是「无限的虚空」,也不是「有条件的充实」,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存在于绝对抽象的层面上, 是永远无法辨认的,这对于有限的心智来说是虚空*;对于幻觉性的知觉来说是充实 (Plenum) ,是所有一切的绝对容器,无论显化或未显化:因此,它是「绝对的一切」。基督教使徒的『 我们在里面生活、移动、有我们的存在』,和印度教圣人的『宇宙住在梵天 (梵天) 里,从那里来,并将回到那里:』对于「 (中性) 」是未显化的,是处于隐藏中的宇宙;而梵天是显化的,是逻各斯,形成在正统教条中象征性的「男性-女性」†。「使徒-启蒙者」和圣人的既是不可见的也是可见的「空间」。在神秘的象征主义中,空被称为『七层皮永恒「母-父」』。 它是由它未分化的到它的分化表面的七层组成。

【*两位主要神灵梵天毗瑟奴的名字,在很久以前就暗示了它们神秘的含义。前者「梵天」 (Brahmam, or Brahm) 的词根是从「成长」或「扩张」 (Brih) 这个词中衍生出来的 (参见《加尔各答评论》 (Calcutta Review) 第 16 卷)。,14 页);至于后者毗瑟奴 (Vishnu) ,来自词根「渗透」 (Vis) ,也就是进入本质的性质;「梵天-毗瑟奴」是这无限的「空间」,而其中的众神、圣人、摩奴,以及这个宇宙中的所有一切都是效力 (Vibhutayah) 。】

【†请参阅摩奴如何描述梵天将他的身体分成男性和女性,后者是女性瓦克 ( Vach) , 他在瓦克身上创造了维拉杰 ( Viraj) ,请将此与《创世纪》的第二、三、四章的神秘主义相比较。】

密传的《森札尔教义问答》 (Senzar Catechism) 问道:『什么是那个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无论宇宙是否存在,也无论众神是否存在?』。答案是—「空间」。

我们拒绝的不是大自然中遍一未知永恒存在的,也不是隐藏的大自然,而是人类教条的神和他人性化的「话语」。在他无限的自负、与生俱来的骄傲和虚荣心中,人类用他在自己小小的大脑结构中找到的材料、用他那亵渎神灵的手自己塑造了它,并把它强加给人类以作为源自未显露「空间」的直接启示*。神秘学者接受启示是来自神圣但仍是有限的存在,是显化的生命,而不是来自不可显化的遍一生命;从那些被称为原人禅那佛 (Dhyani-Buddhas) 、或称禅那主 (Dhyan-Chohans) 、印度教徒的「圣人—生主」 (Rishi-Prajapati) 、 埃洛希姆 (Elohim) 或「神之子们」的实体,是所有民族的行星神灵,并成为了人类的众神。他还提到了「本初力量」 (Adi-Sakti) ,是原初质† (Mulaprakriti) 的直接散发物;原初质是「那个」的永恒根源,也是作为创造性起因的梵天的女性面向,以普遍灵魂阿卡莎 (A'kasic) 形式出现—在哲学上作为幻觉,是人类幻觉的起因。但这种观点并不妨碍他相信它的存在,只要它在一个大显化期 (Mahamanvantara) 持续存在;又或者可以应用阿卡莎 (原初质的辐射) †于实际目的,作为「世界灵魂」与所有的自然现象连接,不管是对科学来说是已知或未知。

【*在本世纪末神秘主义确实盛行。在最近出版的许多其他作品中,我们会特别推荐一个给理论神秘主义的学生,他们不愿冒险超越我们特定的人类层面。这本书名叫《生活和宗教的新面貌》 (New Aspects of Life and Religion) ,作者是亨利.普拉特 (Henry Pratt) 医学博士。书中充满了神秘的教条和哲学,尽管后者内容有限;在书的最后几章中,似乎是一种有条件实证主义精神。无论如何,把空间说成「未知的第一因」是值得引用的。『这种未知的东西,因此被认为是简单统一性的主要体现、并与之相一致,是不可见与摸不著的』— (抽象的空间,确实) ;因为不可见与摸不著,所以无法辨认。这种无法辨认的性质, 使人误以为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虚空,只是接收性的能力。但是,即使把空间看作是绝对的虚空,也必须承认,空间要么是自我存在的、无限的、永恒的,要么在它的外面、背后、之外有一个第一因。

『然而,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原因并加以定义,这只会导致把产生于空间的属性转移到这个原因上,从而只会把最终起源的困难向前推一步,而不会获得关于主要原因的额外见解。』(第 5 页)。

这正是一个拟人化创造者的信徒们所做的事情,他是一个宇宙外的神,而不是宇宙内的神。普拉特先生大部分主题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示了古老的卡巴拉主义思想和理论:大自然神秘主义的「新面貌」。 然而,空间被视为「实质的一体性」、「生命的活跃之源」,是「未知的无因之因」,这是神秘学中最古老的教条,比希腊和拉丁世界的「父亲—以太」 (Pater-AEther) 早几千年。这句话也是如此:『力量物质,作为空间效力,是不可分割的,是未知事物未知展示者。』它们都存在雅利安哲学中,借由毗首羯摩天 (Visvakarman) 、因陀罗 (Indra) 、毗瑟奴等来形象化。在这些作品中,它们仍然以非常哲学的方式,在许多不同寻常的方面被表达出来。】

【†相对于物质的显化宇宙,原初质 (Mulaprakriti) 这个术语 (来自「根」 ( Mula) 和「本质」 (prakriti) ),或称未显化的原初物质,被西方炼金术士称为「亚当的土」 (Adam’s Earth) ,被吠檀多学者套用于「梵」。物质在宗教形而上学中是双重的,在神秘的教导中是七重,就像宇宙中的其他一切一样。根据《白螺氏奥义书》第 8 章和《薄伽梵往世书》的记载,它作为原初质,是未分化的和永恒的;而作为显化物 (Vyakta) 时,它变得分化和有限制的。《博伽梵歌四讲》 (Four Lectures on the Bhagavad Gita) 的作者在谈到原初质时说:「从其 (逻各斯) 客体观点来看, 在它看来就是原初质… 当然,这个原初质对它来说是物质的,就像任何物质客体对我们来说都是物质一样…是一种无限制的绝对真实,而原初质是抛在其上的一种面纱。』(《神智学者》 (Theosophist) ,第八卷,第 304 页)。】

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开宗教是印度、古波斯 (Mazdean) 和埃及;而在密传上,宗教的根源或基础是同样的。这一切的结果接著是迦勒底,现在完全被世人所遗忘了, 除了考古学家目前所描绘的残缺的赛伯伊主义 (Sabeanism) ;然后,跳过一些将会在后面被提到宗教,之后是神秘的犹太教,如卡巴拉,遵循巴比伦琐罗亚斯德教 (Magism) 的路线;在公开教义上,如《创世纪》和《摩西五经》中,是一个寓言传说的集合。《创世纪》的前四章若随著《光辉之书》 (Zohar) 的注解阅读,会发现这些是此世界的宇宙进化论一个高度哲学化篇章的片段。(见第三部、《秘密知识》 (Gupta Vidya) 和《光辉之书》。) 在象征性的伪装下,它们是一个童话,是科学和逻辑方面的一根丑陋的刺,是业力的明显结果。让他们作为基督教的序幕是犹太教祭司们 (Rabbis) 残酷的报复,他们更清楚《摩西五经》的含义。这是一次无声的抗议,反对他们的迫害,而犹太人现在肯定比传统的迫害者要好。在我们继续阐述普遍教义时,上述公开教义信条的解释也将变得更加明朗。

《神秘教义问答》包含以下问题和答案:

『那永远存在的是什么?』『空间,永恒的 「无父母」 (Anupadaka) *。』『那过去永远存在的是什么?』『在根源里的胚芽。』『那永远来来去去的是什么?』『大气息。』『那么,有三个永远吗?』『不,这三个是一体的。那现在永远是、过去永远是、未来永远是与永远成为得东西,

是一体的:而这就是「空间」。』

『解释一下,欧!弟子。』—『遍一是不间断的 (环) 且没有圆周的,因为它不在特定地方与无处不在;遍一的无边无际平面,只有在显化时期才显化一条直径;遍一是不可分割的点,在那些时期中,到处都可感知它,但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它;它是那垂直也是那水平的,是父亲母亲,是父亲的顶峰和基础,是母亲的两个极端,在现实中没有到达任何地方,因为遍一,也是中的无数环。是在黑暗里的,在光明里的黑暗:「是永远的气息」。「当它无所不在时,它从外面向内发展;当它不在任何地方 (即幻觉†,其中一个中心‡) 时,它从里面向外发展。它扩张和收缩 (呼气和吸气) 。当它扩张时,母亲散开和扩散;当它收缩的时候,母亲就收回和聚集。这就产生了显化期沈睡期的周期,也就是进化解体的周期。胚芽是不可见且炽热的;而根源 (圆的平面) 是冷的;但在进化显化期期间,她的外衣是冷和发光的。热的气息父亲,他吞噬多面元素 (异质) 的后代;而留下单面的元素 (均质) 。冷的气息母亲,她孕育、形成、生产他们,并将它们带回她的怀抱,以在黎明时 (「梵天的白昼」或称显化期) 加以改造……』

【*意思是「无父母的」—看下方更多解释。】

【†神秘哲学把每一个有限的事物看作是幻觉 ( Maya,或称因无知而产生的幻觉) ,每一个宇宙内的行星和物体必须被这么看待,因为他们是组织的东西,因此是有限的。因此,在句子的第一部分中, 『它从外面向内发展, 等等』 这句话指的是显化期的黎明,或者是在大自然每一种化合物 (从行星到分子) 完全周期性地分解、成为其最终要素或元素之后,所发生的伟大再进化;在它的第二部分,指的是部分或局部的显化期,它可能是一个太阳或甚至是一个行星显化期。】

【‡「中心」是指能量中心或宇宙焦点;当所谓的「创造」或行星的形成,是由神秘主义者所谓的「生命」和科学所谓的「能量」的力量来完成的,然后这个过程从内向外就开始了,每个原子据说都包含著神圣气息的创造性能量。因此,在一个绝对的沈睡期之后,或者说当存在之前的材料仅仅是由遍一元素组成,且气息「无所不在」时,后者从外向内进行:在一个次级的沈睡期时,一切都保持原状,旧像月球一样处于低温状态;而在这之后,在显化期期的第一次震颤中,一颗或多颗行星就会从内向外开始复活。】

为了使一般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必须说明神秘科学认识到有七种宇宙元素:四种完全是物质的,第五种 (以太) 是半物质的,而它将在我们第四轮次结束时在空气中可见,并在第五轮次的整个过程中凌驾其他的。剩下的两种则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不过,后者将在这一轮次第 6 和第 7 种族中出现,并将分别在第 6 和第 7 轮次中为人所知。*这七种元素及其无数的子元素 (远远多于科学已知的子元素) 仅仅是遍一与唯一元素限制性修饰和它的各个方面。后者不是以太,†甚至不是阿卡莎,而是这些的来源第五种元素,现在被科学自由地提倡,不是由艾萨克· 牛顿爵士提出假说中的以太 (Ether) 。虽然他叫它这个名字,但在他的脑海里,它可能与以太 (AEther) 有关,即古人所谓的「父亲-母亲」。 正如牛顿直觉地说的那样 : 『大自然是一个永恒循环的工作者,从固体中产生液体,从挥发中产生固定的东西,从固定中产生挥发,从粗糙中产生精细,从精细中产生粗糙……因此,也许一切事物都起源于以太。』(《假说》 (Hypoth) ,1675)

【*在思想的进化周期中,注意到古代思想是如何反映在现代思考中是有意思的。赫伯特.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先生在他的《第一原则》中写了一段话时 (第 482 页) ,是否读过并研究过古代的印度教哲学家,或者是一种独立的内在感知的一闪使他一半正确,一半错误地说:『运动与物质的数量是固定的 (?) ,运动导致物质分布的变化,看起来在任何方向都达到极限 (?) 因此,不可摧毁的运动需要一个反向分布。显然,普遍共同存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整个宇宙的所有微小变化中都需要节奏,在整个宇宙的变化中也需要节奏,同时在它的整体变化上也需要节奏—而现在产生一个不可估量的时期,在此期间,吸引力占主导地位,引起普遍集中;然后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时期,在此期间,排斥力占主导地位,引起普遍扩散—交替的进化和溶解的时代。』】

【†无论物质科学对这一主题的看法如何, 神秘科学多年来一直在教授阿卡莎,而以太是它最粗大的形式。阿卡莎是第五普遍普遍宇宙原则 (它与人类的心灵 (Manas) 相对应,心灵是由其发展而来),在宇宙的尺度上,是一种辐射的、冷却的、传热的可塑物质,它物质性质是创造性,在最粗大的方面和部分是关联性的,在它的高等原则上是不可改变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它被称为次根源;当它结合辐射热,它使「死去的世界恢复生命」。在高等的方面,它是世界的灵魂;在它低等的方面,是毁灭者。】

读者必须记住的是,我们给的这些诗节只讨论了我们自己行星系统的宇宙演化论,以及在太阳沈睡期之后它周围可见的东西。关于普遍太阳系进化的秘密教导不能被给出,因为它们不能被这个时代的最高头脑理解,而且似乎很少有启蒙者、甚至是最伟大启蒙者被允许去思考这个问题。此外,老师们公开表示,即使是最高的禅那主,也从未穿透边界之上的奥秘,此边界将数十亿太阳系与所谓「中央太阳」分开。因此,这这里给出的内容,只与我们可见的太阳系有关,且在「梵天之夜」之后。

在读者开始思考作为本书基础的《德基安之书》中的章节之前,绝对有必要让他熟悉几个基本概念,这些概念贯穿他所关注的整个思想体系,并且作为其基础。这些基本思想数量不多,因此,对其后一切思想的理解取决于对这些基本思想是否清晰理解; 因此,在开始细读作品本身之前,不我们要求读者先熟悉它们。

《秘密教义》确立了三个基本命题:—

(a) 一个无所不在的永恒的无限的不变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上,一切推测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超越了人类概念的力量,只会被人类的任何表达或比喻所矮化。它超出了思想可达范围和能力,用《蛙氏奥义书》 的话来说:『不可思议和无法形容。』

为了使一般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这些思想,让他以这样的假设出发:有一种绝对的实在,它是在一切显化、有条件存在之前。这种无限永恒起因,是「一切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无根的根源,并且只在当前欧洲哲学的「无意识」和「不可知」中模模糊糊地表达出来。它当然是没有任何属性的,本质上是与显化的有限存在没有任何关系的。它是「存在性」 (be-ness ,梵文Sat) 而不是「存在」,而且是超越一切思想和推测的。

这种「存在性」在《秘密教义》中有两方面的象征意义。一方面,是绝对的抽象空间, 代表著纯粹的主体性,这是一个人的头脑都无法从任何概念中排除、也无法自行设想的东西。另一方面,则代表无限意识的绝对抽象运动。甚至我们的西方思想家也已经表明,意识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除了变化之外;而运动最能代表变化,这是它本质的特征。「遍一实在」的后一个方面,也用「大气息」这个术语来象征;这个象征足够生动,不需要进一步说明。因此,《秘密教义》的第一个基本公理就是这个形而上学的「遍一绝对」—「存在性」以有限智力的神学三元组 (Trinity) 作为象征。

无论如何,在这里给出一些进一步的解释,可能对学生会有帮助。

迄今为止,赫伯特·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已经修改了他的不可知论,主张「第一因」*的性质,而神秘主义者则更合乎逻辑地从「无因之因」,「永恒的」和「不可知的」中得出第一因,可能在本质上和我们内心涌起的意识是一样的: 简而言之, 弥漫在太阳系中的非个人实在是思想的纯粹本体。他这一进步叙述使他非常接近密传和吠檀多信条。†

【*「第一」的前提必然是『第一个诞生』、『在时间、空间和等级上第一个』—因此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第一」不可能是绝对的,因为它是一种显化。因此,东方神秘主义把抽象一切称为「无起因的遍一起因」称为「无根源之根源」,并把「第一因」限制在「逻各斯」上,按照柏拉图赋予这一术语的意义。】

【†舒巴罗 (Subba Row) 先生《博伽梵歌四讲》,《神智学者》,1887 年 2 月。】

(遍一实在绝对者) 是绝对意识的领域,此本质与有条件存在毫无关系;而有意识的存在是一种有条件的象征。但是,一旦我们在思想中从这绝对否定 (对我们来说) 出来,二元性就会在精神 (或意识) 与物质主体客体的对比中出现。

然而,精神 (或意识) 和物质不是独立的实在,而是绝对者 () 的两个面向或方面,它们构成了主体或客体有条件存在的基础。

把这个形而上的三元组看作是一切显化的根源,大气息就具有宇宙前理念的性质。它是力量和所有个体意识的本源,并在宇宙进化的广阔蓝图中提供指导的智能。另一方面,宇宙前根源基质 (原初质) 是绝对者的一个方面,构成大自然所有客体层面。

正如宇宙前理念是所有个体意识的根源一样,宇宙前基质也是物质的基础,而物质有著不同的分化等级。

因此,很明显的,绝对者的这两个方面的对比对于「显化宇的宙」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若没有宇宙基质宇宙理念不能显化为个体意识,因为只有通过物质的载体*, 意识才会以「我就是我」的形式涌现出来,形成一个物质基础,是在进化的某一复杂的阶段,有必要透过集中普遍心灵的射线来达成。同样的,若没有宇宙理念宇宙基质将仍然是一个空洞的抽象,而意识也不会随之出现。

因此,「显化的宇宙」被二元性所渗透,而二元性可以说是它作为「显化」存在的要素。

【*梵语叫「载体」 (Upadhi) 。 】

但是,正如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两极,只不过是遍一统一性的不同方面,在其中它们被综合了起来,所以,在显化的宇宙中,有「那个东西」把精神和物质联系在一起,把主体和客体联系在一起。

这某个东西,目前西方的思辨还不知道,而被神秘主义者称为宇宙电 (Fohat) 。它是作为「桥梁」,让存在于「神圣思想」中的「理念」印记在宇宙基质上,以成为「大自然的法则」。因此,宇宙电是宇宙理念的动力能量;或者,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是智能媒介, 是所有显化的引导力量, 让「神圣思想」 通过显化世界的建筑师禅那主们*传播和显化。因此,我们的意识来自于精神或称宇宙理念;从宇宙基质产生无数载体,是意识用以个体化并达到自我意识或称反思意识; 而宇宙电,在其各种显化中,是心灵物质之间的神秘联系,是将每一个原子电化赋予生命的活力原则。

下面的总结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1) 绝对者;吠坛多的或遍一实在 (SAT) ,正如黑格尔 (Hegel) 所说,是绝对存在非存在

(2) 最初显化,是非人格化的,且在哲学上是未显化逻各斯,是「显化逻各斯」的前身。这是「第一因」,是欧洲泛神论者的「无意识」。

(3) 「精神—物质」,生命;「宇宙的精神」,是精神 (Purusha) 和物质 (Prakriti) ,或称第二逻各斯。

(4)宇宙理念,「伟大」 (MAHAT) 或称智能,是普遍的世界灵魂;是物质的宇宙本体,是大自然及其中的智能运作的基础,也被称为 「伟大—菩提」 (MAHA-BUDDHI) 。

遍一实在;它在有限制宇宙中的双重方面。

此外,《秘密教义》申明:——

(b.) 宇宙的永恒完全象一个无限的平面;「无数宇宙的游乐场周期性的不断地出现和消失」,被称为「显化的显星」和「永恒的火花」。 「朝圣者永恒」†就像自我存在之眼的一眨 (《德基安之书》 ) 。『各个世界的出现和消失,就像一个有规律的潮汐潮起潮落。』(见第二部分《梵天的白昼与黑夜》)

【*基督教神学称为:大天使 (Archangels) ,炽天使 (Seraphs) 等等。】

【†「朝圣者」是对我们的单体 (二合一) 在轮回转世的称呼。它是我们唯一不朽和永恒的原则,是宇宙精神整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从普遍精神散发出,并在周期结束时被吸收。当它被说成是散发自合一精神,因为在英语中缺少适当的词,所以才使用一个笨拙和不正确的表达。吠坛多学者称其为 「串—灵魂」 (Sutratma) ,但他们的解释也与那些神秘主义者有所不同;然而,要解释这两种不同之处,则要靠吠坛多学者自己了。】

这个《秘密教义》的第二个论断是,大自然所有部门的周期性、涨落和兴衰规律的绝对普遍性,这是物质科学已经观察和记录到的。昼夜交替,,这是一个如此普遍、如此完全通用、毫无例外的事实,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宇宙的一个绝对基本法则。

此外,《秘密教义》教导:——

(c) 所有灵魂普遍超灵魂的基本同一性,后者本身是未知根源的一个方面;在整个时期内,每一个灵魂作为前者的火花,都必须按照循环业力法则,通过投生 (或称「必然性」) 的循环进行朝圣。换句话说,在从普遍第六原则 (超灵魂) 的纯粹本质发出火花之前,没有一个纯粹精神上的菩提 (神圣的灵魂) 能够有一个独立的 (有意识的) 存在,除非 (a) 它通过了显化期现象世界的所有基本形式,且 (b) 获得了个体性,首先是通过天生的冲动,然后是通过自我诱导和自我设计的努力 (被它的业力所检验),以这种方式提升通过所有的智能等级,从最低到最高的心灵,从矿物和植物,到最神圣的大天使 (禅那佛) 。神秘哲学的核心教义不承认人的特权或特殊的天赋,除了那些通过漫长的轮回和转世、通过个人努力和功绩而由他的自我 (Ego) 赢得的特权。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人说宇宙是梵天梵天 ,因为梵天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原子中,而大自然六个原则都是第七原则遍一所产生的结果,是其各式各样的分化方面;遍一是宇宙中唯一的实在,无论是巨观宇宙还是微观宇宙; 以及为什么在显化和形体层面上,第六个原则 (梵天的载体) 被形而上学的反语视为虚幻和幻觉。因为,尽管每一个原子和每一种形体的根源都是那第七原则或遍一实在,但在它所显化的现象和暂时的表象里,也不过是我们感官的一种瞬息即逝的幻觉。 (欲见更清晰的定义,请参阅附录《众神、单体和原子》,以及《神的显化》 (Theophania) 、 《菩萨和转世》等等。)

在它的绝对性之中,遍一原则的两个方面 (原初质) 是无性的、无限制的和永恒的。它的周期性 (显化期) 散发物,或称原始辐射,也是遍一的、雌雄同体的、在现象上是有限的。当辐射依次放射时,所有的辐射也都是雌雄同体的,到了其较低的方面成为男性和女性的原则。在沈睡期之后, 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沈睡期 (后者让世界保持原样*),第一个苏醒过来成为活跃生命是可塑的阿卡莎,是「父亲-母亲」,是以太精神灵魂,或称在圆圈表面上的平面。空间在其宇宙活动之前被称为「母亲」,在重新觉醒的第一阶段被称为「父亲-母亲」。(见《评论,第二节》) 在卡巴拉,它也是「父-母-子」。但是,在东方教义中,这些是显化宇宙的第七原则,或者说是它的「阿特曼—菩提—心灵」 (精神灵魂智能) 三元组;这三元组形成分支并划分为七个宇宙原则和七个人类原则,在基督教神秘主义者的西方卡巴拉中,它是三元组或称三位一体,而他们的神秘主义者称他为「男性—女性」耶和华 (Jah-Havah) 。在这一点上,存在著密传与基督教三位一体之间的全部区别。神秘主义者哲学家东方西方泛神论,在纯粹神圣抽象中,合成他们创世之前的三元组;而正统派的人则将它人格化。金蛋 (Hiranyagarbha) 、诃利 (Hari) 和商卡拉 (Sankara) 是显化的「至高精神」的三个本质 (此名为颇哩提毗 (Prithivi) ,意为,她迎接毗瑟奴第一个化身) ;这三个是形成、保存和毁灭的纯粹形而上学的抽象性质,是那「不与造物一同灭亡」(Achyuta,毗瑟奴的一个名字) 的三个神圣本质(Avasthas); 而正统基督徒将他人格化创造的神分成三位一体的三个人物,并且不承认更高的。在神秘学中,后者是抽象的三角形;而正统派别的则是完美的立方体。东方哲学家把创造性神灵或众神集合看作是「错误的理解」 (Bhrantidarsanatah) ,『由于错误的表象而被认为是一种物质形体』,并解释为源自于自我中心的人格和人类灵魂的虚幻概念 (低等第五原则) 。在《毗瑟奴《往世书》》的新译本中,它被优美地表达了出来:『梵天在它的总体上本质上有物质的方面,既有进化也有未进化的 (原初质) , 也有精神时间的方面。喔 ! 两次诞生者,精神至高梵天†的主要方面。接下来是一个双重的方面—物质,既有进化也有未进化的,是最后一次。』柯罗诺斯 (Kronos) 在俄耳甫斯 (Orphic) 神谱中也被描述为一个创造性神灵或代理人。

【*在大宇宙沈睡期或甚至是太阳系沈睡期中,保持现状的不是物质有机体,更不是它们所有的心理原则,而是它们的阿卡莎或星光体「照片」。 但在小沈睡期期间,一旦被「黑夜」吞噬,行星虽然死亡但仍然完整,如同一个巨大的动物被捕获和嵌入极地冰,保持多年不变。】

【†尽管如此,斯宾塞叔本华 (Schopenhauer) 和冯.哈特曼 (von Hartmann) 一样,只反映了古老的密传哲学家的一个方面,因此使他的读者在不可知论绝望的荒凉海岸上,虔诚地阐述了宏大的奥秘; 『在宇宙呈现给我们的这些感官表象下,那些在数量上不变,而在形体上永远变化的东西,是一种未知的、不可知的力量,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力量在空间上是没有限制的,在时间上是没有起点或终点的。』 只有大胆的神学—而不是科学或哲学—才会尝试对无限进行测量,并试图揭示深不可测不可知的事物。】

在宇宙重新觉醒的这一阶段,神圣的象征主义把它描绘成一个完美圆圈中心有一个点 (根源) 。这一符号是普遍的,因此我们也在卡巴拉也发现它。然而,现在在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手中的西方卡巴拉,则完全忽略了这一点;尽管它在《光辉之书》中有明显的表明。这些教派的人从最后开始,展示这个符号⊕为太阳系起源前的符号的形式,称之为「玫瑰十字结合」,是神秘生成的巨大奥秘,从它产生了这个名字— 玫瑰十字会 (玫瑰十字) !

然而,正如我们可以从最重要的、最著名的玫瑰十字会的象征中看到的那样, 有一种即使是现代的神秘主义者,也从来没有被人理解过的象征。这是「鹈鹕」撕开胸膛喂它的七个孩子,这是玫瑰十字会同胞真正的信条,也是来自东方秘密教义的直接结果。 (中性) 被称为卡拉汉萨 (Kalahansa) ,意思正如西方的东方学家解释的那样,是「永恒的天鹅」或鹅 (见第三诗节,评论 8),而创造者梵天也被如此称呼。由此可以注意到一个重大的错误; (中性) 应该被称为「骑天鹅者」 (Hansa-vahana ,他使用天鹅作为他的载体) ,而不是创造者梵天,后者是真正的「天鹅」 (Kalahansa) ,而 (中性) 是载体 (hamsa) 和非载体 (A-hamsa) ,这将在评论中解释。我们要明白,在这里使用梵天不是因为它们属于我们密传的命名法,而仅仅是因为西方的学生更熟悉它们。这两个词都完美对等于我们的一个、三个和七个元音词,它们代表遍一一切和那「一切中的一切」的遍一

这就是秘密教义所依据的基本概念。

在这里不会就其内在合理性进行任何辩护或证明;我也不能停下来说明,它们实际上是如何包含在每一种名副其实的思想或哲学体系之中的;尽管常常是在一种误导性的伪装下。

一旦读者对它们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并意识到它们对生活中每一个问题的启示,就不需要在他的眼中进一步证明,因为它们的真理对他来说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明显。因此,我直接进入到这卷书中各诗节的主题,补充它们的概要大纲,希望能用几句话解释其中的一般概念,从而使学生的任务更容易些。

第一诗节。宇宙演化的历史,正如在诗节中所追溯的,可以说是该进化的抽象代数公式。因此,对于「普遍」进化的最初开端和我们目前状态之间各阶段和转变,学生不能期望在书中找到所有的描述。给出这样的解释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那些甚至无​​法掌握紧邻他们的识暂时受限的存在平面的本质的人来说,这将是不可理解的。

因此,各诗节给出了一个抽象的公式,可以比照适用于所有进化:对于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对于地球形成的行星链的一部分,对于这个行星链所属的太阳宇宙, 等等,在一个提升的尺度上,直到头脑在努力中打转直到筋疲力尽。

本书中给出的七个诗节代表了这个抽象公式的七个术语。它们提到并描述了进化过程的七个伟大阶段,在印度《往世书》中被称为「七创造」, 并在圣经中被称为创造的「日子」。

———————

第一诗节描述了在沈睡期期间,遍一一切在再次觉醒而显化的最初颤动之前的状态。

片刻的思考表明,这种状态只能是象征性的;描述它是不可能的。也不能用象征表示,除非用否定形式;因为,由于它本身就是绝对性的状态,它不能具有任何一种特定的属性,能帮助我们用积极的术语来描述对象。因此,这种状态只能通过所有最抽象属性的否定来暗示,是人们只能感觉而无法设想的,超越人们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最遥远的限制。

第二诗节描述的阶段在西方人的头脑中,与第一诗节所提到的几乎完全相同,;以至于若要表达它们的不同之处,就需要一篇专著。因此,这里必须由读者的直觉和更高的能力,来尽可能地掌握所使用的寓言短语的含义。的确,我们必须记住,要理解所有这些诗节都诉诸于内在能力,而不是物质大脑的一般理解。

第三诗节描述宇宙在沈睡期之后,重新觉醒而活跃。它描述了「单体们」从它们在遍一里的吸收状态中出现;描述了「各世界」形成的最早和最高阶段,单体一词可能同样适用于最大的太阳系或最小的原子。

第四诗节显示了宇宙的「胚芽」分化成有意识神圣力量的七重阶层,他们是遍一最高能量的活跃显化。他们是所有显化宇宙的架构者、塑造者、最终是创造者, 「创造者」只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的;他们通知并引导它;他们是调整和控制进化的智能存在,在他们自己身上体现了我们所知道的「大自然法则」,是遍一法则的显化。

一般来说,他们被称为禅那主们, 尽管每个不同的群体在《秘密教义》中都有自己的名称。

这一进化阶段在印度神话中被称为众神的「创造」。

在第五诗节中描述了世界形成的过程:——首先是扩散的宇宙物质,然后是炽热的「旋风」,是形成星云的第一阶段。星云凝结,经过各种转换,形成了一个太阳宇宙、一个行星链、或者一个行星,视情况而定。

形成「世界」的后续阶段载于第六诗节,该 诗节将这样一个世界的演变带至第四个伟大时期,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时期相对应。

第七诗节延续历史,追溯生命的起源,直至人类的出现;从而结束了《秘密教义》的第一卷。

而卷二的主题是关于「人类」的发展,从他在这轮次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时,到我们现在发现他的状态。

———————

备注

构成每一段落主题的诗节,现在以现代译本完整给出,若引入原文中令人费解的古老措词,反而会使主题更加难懂,这是没有用处的。本书节选自中国西藏语和梵语译本,翻译自最初评注注释《德基安之书》的森札尔语,这些注释现在首次被翻译成一种欧洲语言。不需多说也知道,这里只给出了七个诗节的一部分。如果它们被完整地发表,除了少数几个高级的神秘主义者,所有人仍然无法理解它们。也没有必要向读者保证,作者,或者更确切地说,谦逊的记录者,也不比大多数世俗的人更了解那些被禁止的段落。而为了便于阅读,且避免过于频繁地提及脚注,最好的办法是将文本和注释混合在一起,只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使用梵语和西藏专有名称,而不是给出原始名称。更重要的是,上述术语都是公认的同义词, 前者仅用于大师和他的弟子 (或门徒) 之间。

因此,如果一个人在翻译成英语时,只使用西藏和森札尔语版本中的重要和技术术语,那么第一诗节将如下所示:—『Tho-ag 在 Zhi-gyu 沈睡了七个 Khorlo。 Zodmanas zhiba。全部 Nyug 怀中。 Konch-hog 不存在; Thyan-Kam 不存在; Lha-Chohan 不存在; Tenbrel Chugnyi 不存在; Dharmakaya 停止了; Tgenchang 不形成; Barnang 和 Ssa在 Ngovonyidj; 只有 Tho-og Yinsin 在 Sun-chan 和 Yong-grub (超涅槃) 的夜晚,等等。』这听起来就像纯粹的胡言乱语。

由于本书是为神秘学的学生而写的,而不是为语言学家的利益而写的,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完全避免使用这种外国术语。除了有些无法翻译的术语是以梵语呈现,而需要解释它们的含义,否则是无法理解的。无需提醒读者,这些几乎都是梵语的晚期发展,属于第五根种族。现在所知的梵语,并不是亚特兰提斯人说的,而且在后摩诃婆罗多时期的印度系统中使用的大多数哲学术语,在吠陀经中找不到,在最初的诗节中也找不到它们, 只有它们的对等物。若读者不是神智主学者,那么如果他愿意的话,将再次被邀请把接下来的一切视为童话;充其量不过是做梦者尚未证实的一种推测;且在最坏的情况下,作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许多科学假设的补充,一些假设爆炸了,另一些仍然存在。它在任何意义上并不比许多所谓的科学理论差;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更具有哲学性和可能性。

鉴于所需要的评论和解释十分丰富,脚注的参考文献照例列出,而要评论的句子则用数字标出。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关于象征主义的章节中还会发现更多内容,这些信息通常比文本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