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第一诗节

1.『这位永恒的父母 (空间) ,裹著她那永远不可见的长袍,又一次沈睡了七个万古 (a) 。』

「父母空间」是所有事物永恒的、永远存在的起因,是不可理解的绝对神,她的「不可见的长袍」是所有物质和宇宙的神秘根源。空间是我们最容易想象的遍一永恒事物, 它在其抽象中是不可移动的,且不受客体宇宙的存在与否所影响。它没有维度,在任何意义上,它是自我存在的。精神是来自「那个」的第一个分化,因而是精神物质的无因之因。正如《密传教义问答》所教导的,它既不是无限的虚空,也不是有条件的充实,而是两者兼而有之;过去存在,将来也永远存在。(见序文第 2 页等)

因此,「长袍」代表未分化宇宙物质的本体。它不是我们所知的物质,而是物质的精神要素,是与空间共同永恒的;甚至在抽象意义上就是空间。「根源本质」也是可见物质中那微妙不可见性质的来源。可以说,它是遍一无限精神灵魂。印度人称它为原初质 (Mulaprakriti) ,是每一种现象的载体 (Upadhi) 的基础,无论是物质的、心智的还是心灵感应的现象。它是阿卡莎 (Akasa) 辐射的源头。

(a) 七个「万古」是指七个时期 (aeons) 。基督教神学所理解的「万古」对于亚洲人来说没有意义,除非它适用于那合一存在;「未来永恒」这个词也是用词不当,它只有在未来才是永恒的。这些词在哲学形而上学中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直到基督教教会的出现才为人所知。这七个万古是一个显化期的七个时期,或是显化期与七个时期相对应的时期,且贯穿于一个「大劫」 (Maha-Kalpa) 或称「大时代」,即梵天的 100 年,总计311,040,000,000,000年;梵天的一年是由 360 个梵天之「昼」和相同数量的梵天之「夜」组成 (以农历年 (Chandrayana) 计算);而一个「梵天之昼」,由 4,320,000,000 个凡人年组成。这些「万古」属于最秘密的计算,为了得到真正的总数,每个数字必须是 7x (7 的 x 次方);x 根据主体世界或称真实世界的周期性质而相异;而在客体世界或称虚幻世界中,关于或代表著每一个从最大到最小不同周期的数量或数字,都必须是7的倍数。这里的关键是不能给出的,因为这里隐藏著神秘计算的奥秘;若将它用于普通计算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卡巴拉说: 『数字七是神圣奥秘的伟大数字;』而数字十是所有人类知识的伟大数字 (毕达哥拉斯的十元组 (decad) ) ;1,000 是 10 的 3 次方,因此 7,000 也是象征性的。在《秘密教义》中,数字 4 只在抽象的最高层面上才是男性符号;而在物质的层面上,3 是阳性,4 是阴性:在象征主义中的第四阶段是直立和水平线,而形成物质层面上生成力量的符号。

【在本书第二部第八章中提到《毗瑟奴往世书》 (Vishnu Purana) 中内容:『永生意味著存在直到劫的尽头。』而译者威尔逊 (Wilson) 在脚注中写道:『根据《吠陀经》,这是所有关于众神的不朽 (或永恒) 性质的理解;他们在普遍溶解结束时消亡 (或称沈睡期) 。』神秘哲学说:它们不是「消亡」,而是重新被吸收。】

2. 时间不存在,因为它躺在永续的无限怀抱里睡著了 (a) 。

(a) 当我们穿越永恒的永续时,我们意识的连续状态所产生的幻觉就是时间;因此时间不存在于没有意识的地方,此时没有幻觉可以产生,而是「睡著了」。所谓的「现在」只是一条数学上的线,把我们称为「未来」的永续一部分和我们称为「过去」的那一部分分开。尘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具有真正的持续时间,因为在十亿分之一秒内,没有任何事物保持不变;我们对「时间」划分的现实性感觉,被称之为「现在」,仅来自于瞬间一瞥的残影,或一瞥的连续残影,来自于我们感官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从我们称之为「未来」的理想区域,传递到我们称之为「过去」的记忆区域。同理,我们之所以在瞬间电火花的情况下,体验到时间持续的感觉,是由于它印在视网膜上模糊而持续的印象。真实的人或物并不仅仅由某一特定时刻所看到的东西组成,而是由它从物质形体的出现、到从尘世上消失的各种变化的情况所组成。正是这些「总和」在「未来」的万古中存在,并逐渐穿过物质,而在「过去」的万古中存在。没有人会说一根掉在海里的金属棒,是在离开空气的时候产生的,而在掉到水里的时候就不存在了;或者说棒本身只是由它的横截面构成的,并且金属棒本身仅由其横截面组成,并在任何给定时刻,都与分离并同时连接大气和海洋的数学平面重合。甚至人与事物也是如此,它们从「将变成」掉到「已经是」, 从「将来」掉到「过去」,在我们的感知里,暂时的「现在」可以说是它们全部自我中的一个横截面;当它们 (作为物质) 从一个万古过渡到另一个万古时,这两种自我构成了「持续时间」。只有在这个「持续时间」里,任何事物才有真正的存在,而我们的感官无法在那里认识它。

3. … 普遍心灵过去不存在,因为没有阿希 (AH-HI,天上的存在) 来容纳 (从而显化) 它 (a) 。

(a) 心灵是指那些在思想意志感觉分类下的意识状态总和。在深度睡眠中,物质层面的构思停止,记忆也暂停了;因此,暂时来说,『心灵不存在』,因为自我 (Ego) 在物质层面上用以表现出构思和记忆的器官,已经暂时停止了运作。一个本体若要在任何的存在层面上成为现象,只有通过适当的基础或载体在该何层面上显化才行;而在被称为「沈睡期」的长夜休息中,当所有的存在都被消解时,「普遍心灵」仍然作为心智活动的永久可能性,或者作为抽象绝对的思想,其心灵是具体相对显化。阿希 (禅那主们) 是精神存在的集体群体,是基督教的天使群体、是埃洛希姆 (Elohim) 和犹太人的「信使们」—是神圣思想或普遍思想和意志显化的载体。它们是智能力量,在大自然中给予并实施她的「法则」,而它们自己则同样按照施加于他们的法则行事,但是来自更高的力量;而它们并非是大自然力量的「个人化」,如人们错误认为的那样。因为有这种精神存在的阶层,使普遍心灵能通过它们开始行动;这个阶层就像一支军队、真正的「群体」,一个国家的战斗力正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它是由军队、师、旅、团等组成的,每个都有其独立的个体性或生命、有其有限的行动自由和责任;每一个个体都包含在一个更大的个体中,其自身的利益服从于后者,而每一个个体本身都包含较小的个体。

4. 通往极乐 (解脱*或涅槃) 的七种途径过去不存在 (a) 。造成痛苦的大原因 (因缘†和幻觉) 过去不存在,因为没有人去制造和被它们所困 (b) 。

【*中国的涅槃 (Nippang) ;缅甸的涅槃 (Neibban) ;或者在印度解脱 (Moksha) 。】

【†「十二」因缘 (藏语,Ten-brel chug-nyi) 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一系列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见注释二) 。】

(a) 有七种「道路」或「途径」通往非存在的极乐,即绝对存在意识。它们过去不存在,因为宇宙到目前为止是空荡荡的,而只存在于神圣思想中。而它是……

(b) 十二因缘,或称存在的各种起因。每一个都是它前一个因的后果,而前一个因又是它前前一个因的后果;因缘的全部是基于四真谛,这一种特别具有小乘佛教体系特征的学说*。它们属于产生功与过的连锁法则之流的理论,最终使业力得到充分发挥。它是基于伟大的真理,即转世是可怕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苦难和烦恼;死亡本身并不能把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因为死亡只是一扇门,让人在门槛上 (天界,Devachan) 稍事休息之后,就要通过这扇门进入另一个投生。小乘佛教体系,或称为「小载具」学派,是非常古老的;而大乘佛教则是较晚期的,起源于佛陀死后。然而,后者的信条与自古以来就包含此类学校的山丘一样古老,而小乘和大乘学派 (后者是「大载具」) 事实上都教授同样的教义。「乘」 (载具,梵语,Vahan) 是一个神秘的用语,这两个「载具」都在反复灌输,人类可以通过获得智慧和知识,从而逃脱转世的痛苦,甚至可以逃脱天界的虚假祝福;而只有获得智慧知识,才能驱散幻觉无知果实

【*见瓦西里 (Wassilief) 论佛教,97-950 页。】

幻象是进入一切有限事物的一种元素,因为存在的一切只有一个相对的实在、而不是绝对的实在,因为隐藏的本体对于任何观察者所呈现的表象,取决于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对于野蛮人未受过训练的眼睛来说,一幅画一开始是的条纹和涂抹颜色的毫无意义混乱,而受过教育的眼睛立即看到的是一张脸或一幅风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那合一隐藏的绝对存在,它本身就包含著一切实在的本体。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每一个层面的存在,甚至到最高的禅那主,都是由一盏魔法灯投射在无色屏幕上的阴影所构成的;但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因为认知者也是一种映像,使得被认知的事物对他来说就像对他自己一样真实。无论事物拥有什么样的实在性,都必须在它们里面寻找,且在它们如闪电般穿过物质世界之前或之后。感官工具把物质存在带到我们的意识领域,但是只要我们使用还使用它们, 我们就不能直接认识这种存在。无论我们的意识在哪个层面上起作用,我们和那个层面的事物,都会暂时是我们唯一的现实。当我们在发展的层阶中上升时,我们意识到在曾走过的阶段中,将阴影误认为现实;而自我的上升过程是一系列渐进的觉醒,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了这样一种想法:现在,我们终于达到了「现实」;但只有当我们达到了绝对意识,并将我们自己的意识与之融合时,我们才能摆脱幻象产生的幻觉。

5. 只有黑暗填满了无边无际的一切 (a) ,因为父、母和子再次合而为一, 而儿子还未为了新的轮子*和他在轮子上的朝圣之旅而醒来 (b) 。

【*所谓「轮子」是对世界或星球的象征性表达,这表明古人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星球,而不是像一些基督教神父教导的那样,是一个不动的正方形。「大轮子」是我们存在周期的全部持续时间,或称「大劫」,即我们特殊的七个行星链或七个层面链从始至终的运转;「小轮子」的意思是「轮次」,其中也有七个。】

(a) 一句古老的东方谚语如此说道:『黑暗是「父亲—母亲」:而他们的儿子是光。』除非光是来自某种源头,否则它是无法想像的,而这种源头就是光的起因;在原初光的例子中,这源头是未知的,尽管理性和逻辑如此强烈要求知道;因此,从智力的角度来看,它被我们称为「黑暗」。 至于借来的光或称次级光,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只能是暂时幻觉的特征。因此,黑暗是永恒的基质,而光源在其中出现和消失。在这我们的层面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添加到黑暗中使之成为光明,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添加到光明中使之成为黑暗。它们两个是可以互换的,且从科学上来讲,光只是黑暗的一种模式,反之亦然。然而,这两种现象都具有同样的本体,照对于科学头脑来说是绝对的黑暗;对于一般神秘主义者的知觉来说,这是一种灰暗的朦胧;而对于启蒙者的精神之眼来说,这是绝对的光明。我们在黑暗中辨别光亮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视力。对我们来说是光的东西,对某些昆虫来说是黑暗的,而具有灵视力的眼睛所看到的光照,对一般的眼睛看到的只是黑暗。当整个宇宙都在沈睡中,并回到了它合一原初元素,此时既没有光亮的中心,也没有感知光的眼睛,而黑暗必然的充满了无边无际的一切。

(b) 「父—母」是根源本性中的男性与女性原则,是在太阳系每个层面上,一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立两极,在一个不那么寓言的观点是精神物质,而其结果是宇宙,或称儿子。在「梵天之夜」,即在沈睡期期间,客体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回归到它最初的、永恒的起因,直到在第二天黎明重新出现,如它周期性地出现一样。永恒的起因 (Karana) 是孤独的。更明白地说:「永恒的起因」在「梵天之夜」时是孤独的。前一个客体的宇宙已经溶解在它的一个原初和永恒的原因中, 也就是说,被保存在空间的溶液中,在随后的显化期黎明才再次分化和结晶出来。显化期是梵天新的「白昼」或新的活动的开始,而梵天宇宙的象征。在密传的说法中,梵天是「父-母-子」,或同时是精神灵魂身体;每一个都是某一属性的象征,而各个属性或性质都是神圣气息在其循环分化、内卷化和进化中逐步流出的。在宇宙的实体意义上,它是宇宙、行星链和地球;而在纯粹精神的意义上,它是未知神行星神灵是二者的儿子,是精神物质的创造物, 是它们的显化,在「轮子」期间或称显化期间来周期性在尘世上出现。 (见第二部分: 《梵天的白昼与黑夜》)

6. 七个崇高的主和七个真理已不复存在 (a) ,而宇宙,这位必然性之子,已沈浸在绝对的完美 (b) (PARANISHPANNA,超涅槃 (Paranirvana) ,藏语 Yong-Grub) 之中,准备被那存在而仍不存在的那个所呼出。过去是「无」 (c)。

(a) 七位崇高的主是七位创造神灵,即禅那主们,对应于希伯来人的埃洛希姆。在基督教神谱中,对应于圣迈克尔 (St. Michael) 、圣盖伯瑞尔 (St. Gabriel) 和其他属于同一阶层的大天使。例如,在教条主义的拉丁神学中,只有圣迈克尔被允许看守所有的海角和海湾;而在密传体系中,只有禅那主们才会连续的守望我们行星链上的轮次和伟大根种族。此外,据说在每个轮次和每一种族期间,他们都要派他们的菩萨 (Bhodisatvas) 来作为禅那佛 (Dhyani-Buddhas,参见下文) 的人类通信员。在这七个真理和启示中,或者更确切地说,七个揭示的秘密中,只有四个被交给了我们,因为我们还在第四轮次,且世界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四个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后会进行更充分的讨论。

到目前为止,『只有四种真理四部吠陀』—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如是说。出于同样的原因,爱任纽 (Irenaeus) 坚持认为四部福音书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在每一轮次开始时的新根种族都必须有它的启示和启示者一样,下一轮次将带来第五种族,再接著是第六种族,依此类推。

(b) 「绝对的完美」 (Paranishpanna) 是在一个大活动时期、或称大显化期 (Maha-Manvantara) 结束时,所有存在达到的绝对完美,并在其随后休息期间里休息。在西藏,它被称为「绝对完美」 (Yong-Grub) 。直到瑜伽行派 (Yogacharya) 还在时,超涅槃的真实本性都是公开教授的,但从那以后,它就变得完全是密传的;因此,对它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解释。只有真正的唯心主义者才能理解它。每件事对于能理解那种状态的人来说,必须被看作是唯心的,除了超涅槃之外;而他了解到非自我虚空黑暗是如何三者合一的,只有这是自我存在和完美的。它是绝对的,然而这只是在一种相对的意义上,因为它必须给进一步的绝对完美一些空间,以根据下一个活动时期更高卓越的标准;如果允许我们以某种爱尔兰式的表达方式:正如一朵完美的花,为了长成为完美的果实,必须不再是完美花并死去。

《秘密教义》教导万物、各世界和各原子的逐步发展;这种惊人的发展既没有可以想象的开始,也没有可以想象的结束。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所有的宇宙都是「必然性之子们」,因为在众宇宙的大宇宙链中,每个宇宙彼此关联,各自是它前一个宇宙的结果,并且是它后一个宇宙的原因。

宇宙的出现和消失被描绘成「大气息」的呼出和吸进,这是是永恒的,且它就是是「运动」,是绝对者的三个方面之一:抽象空间永续是它另外两个方面。当「大气息」被投射出来时,它被称为神圣气息,被认为是不可知神的呼吸,它是遍一存在,它徬佛呼出一种思想,这就变成太阳系。 (见《揭开伊希斯面纱》) 同样,当神圣气息再次被吸入时,宇宙消失在「伟大母亲」的怀抱中,她「裹在不可见的长袍」睡著了。

(c) 「那存在而仍不存在」指的是大气息本身,我们只能说它是绝对存在,但不能把它想象成能够与非存在区别的任何存在形式。现在过去未来这三个时期,在神秘哲学中是一个复合的时期;因为这三个只在与现象层面有关联时,才是一个合数,而在本体领域里则没有抽象的效力。正如经上所说:『过去的时间是现在的时间,也是未来的时间,虽然还没有出现,但仍然存在。』这是根据中观应成派的一条训诫;自从它从纯密传的学派*中挣脱出来后,人们就知道它的教义了。简而言之,我们关于持续存在和时间的观念,都是根据联想法则从我们的感官中产生的。它们与人类的相对性认知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它们除了在个体自我的体验中之外,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当个体自我在进化进程中,驱散了现象性存在的幻觉之后,它们就会消亡。例如,时间是什么,难道不是我们意识状态的全景演替吗? 用一位大师的话来说:『对于我必须使用这三个笨拙的词—过去现在未来—这些糟糕的概念,来描述主体性整体的客体阶段,我感到不悦;它们就像拿斧子用于精细雕刻一样,根本不适合用于这一目的。』一个人必须获得真谛 (Paramartha) ,以免太容易成为世俗 (Samvriti) 的猎物,这是一个哲学公理。†

【*参见凖噶尔的《万戒之书》(Mani Kumbum)。也可以参见瓦西里 (Wassilief) 的《佛教》 (Der Buddhismus) ,第 327 页和第 357 页等。】

【†用更清楚的话说:『一个人必须获得真正的本体意识,才能理解「妄想的起源」 (Samvriti) 。真谛 (Paramartha) 同义于梵语术语「分析自身的反思」 (Svasam-vedana) 。瑜伽行派中观学派对「真谛」含义的解释是不同的, 但他们都没有解释它真正的密传意义。进一步请看第九诗节。】

7. 导致存在的起因已经结束了 (a) ;过去可见的、和现在不可见的,都安息在永恒的非存在中,这是遍一存在 (b) 。

(a) 「导致存在的起因」不仅是科学已知的物质起因,还包括形而上的起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存在的欲望,是因缘幻觉的结果。这种希望能获得有知觉生命的渴望,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从原子到太阳,且是神圣思想的一个映像,被驱使成为客体,成为使宇宙存在的法则。根据密传的教义,产生那假定的欲望、以及产生所有存在的真正原因,永远是隐藏著的,且它最初的发散物是头脑所能想象到的最完全抽象的东西。这些抽象必须被假定为物质宇宙的原因,而后物质宇宙呈现给感官和智力;它们构成了大自然的次要和从属力量的基础,这些力量被拟人化了,作为神和众神被各个时代的大众所崇拜。不可能设想出任何事情是没有原因的;试图这样做会使大脑一片空白。

事实上,当我们试图追溯因果关系的链条时,我们的心智最终必须达到这种状态,但科学和宗教非必要的太快地陷入这种空白状态。它们忽略了形而上学的抽象,这是使物质具体化的唯一可以想象的原因。当这些抽象概念接近我们的存在层面时,它们变得越来越具体,直到最终以物质宇宙的形式来现象化;这种形而上转化为物质的过程,类似于蒸汽凝结成水,水凝结成冰的过程。

(b) 永恒非存在的概念,即遍一存在,对一些人来说似乎是种悖论,因为他们忘记我们将存在的概念仅限于我们目前对于存在的意识。因此它是一个特定的术语,而不是一个通用的术语。如果按照我们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来思考,一个未出生的婴儿, 必然会把它的存在的概念以类似的方式,限制在它所知道的子宫内的生命之内;如果努力向它的意识表达关于它出生后人生的概念 (对它来说是死后的人生) ,它在没有数据、也没有能力去理解的情况下,可能会把出生后的人生表述为「非存在,即真正的存在」。在我们的例子中,遍一存在是所有本体的本体,我们知道这些必然构成现象的基础,并赋予它们所具有的任何现实的影子,但我们目前还没有感官或智力去认识这些本体。在一吨含金石英的物质中,散布著一些难以捉摸的金原子,矿工的肉眼可能看不出来;但他知道,这些原子不仅存在于那里,而且只有它们才能给他的石英带来任何可观的价值;而这种金与石英的关系, 可能能稍微暗示本体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关。但是当矿工从石英中提取黄金时,他会知道黄金是什么样子,而普通人却无法产生对于脱离幻觉后的实在事物的概念;幻觉掩盖著黄金,而黄金就藏在幻觉之中。只有那些拥有数不清先辈所获得的丰富知识的启蒙者,才能将「纯净灵魂之眼」 (Eye of Dangma) 引向事物的本质,是任何幻觉都无法影响的。正是在这里,有关因缘四圣谛的神秘哲学的教导变得最为重要;但它们是秘密。

8. 存在的遍一形式孤独的在无梦的睡眠中,无边无际、无限、无起因的伸展 (a) ;生命在宇宙空间中无意识地搏动,遍及那「一切临在」,这被纯净灵魂 ( DANGMA) *「睁开的眼睛」†所感知到。(b)

【*「纯净灵魂」 (Dangma) 的意思是一个净化的灵魂,一个已经成为最高开悟者 (Jivanmukta) 的人,确切地说,一个所谓的大师。他的「睁开的眼睛」是先知内在的精神之眼, 而通过它显现出来的能力,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遥视力,即能看到远方的能力;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直觉能力,通过这种直觉可以获得直接而确定的知识。这种能力与「第三只眼」密切相关,神话传说将「第三只眼」归因于人类的某些种族。更详细的解释将在卷二中找到。】

【†在印度,它被称为「湿婆之眼」 (The Eye of Siva) ,但在密传术语中,它被称为「纯净灵魂睁开的眼睛」。】

(a) 现代思想的趋势是重拾古老的观点,即表面上差别很大的事物,事实上具有相同的基础;异质性是由同质性发展而来的。生物学家正在寻找它们的同质原生质,化学家在寻找它们的原质,而科学则在寻找某种力,是分化乘电、磁、热等的来源。《秘密教义》将这一想法带入形而上学领域,并假定「存在的遍一形式」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源泉。但是, 也许「存在的遍一形式」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梵语单词是「源头溶解」 (Prabhavapyaya) ,一位评论者说这代表「一个地方,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是层面,从那里出现了起源,且所有事物都在其中溶解。」它不是威尔逊翻译的「世界之母」(见第一卷,《毗瑟奴《往世书》》);因为「世界子宫」 (Jagad Yoni,如菲茨瓦德霍尔 (FitzEdward Hall) 所示) 与其说是「世界之母」或 「世界的子宫」,不如说是「宇宙的物质性起因」。 《往世书》的评论家用 「起因」 (Karana) 来解释它,但神秘哲学用那起因的理念精神来解释。在它的第二阶段,它是佛教哲人的「自性」 (Svabhavat) ,是永恒的因与果,是无所不在而抽象的,是自我存在可塑的本质,是万物的本源,这与吠坛多学者对于他的 (Parabrahm) 和原初质 (Mulaprakriti) 的双重视角是一样的,是一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伟大的学者,尤其是后弥曼差 (Uttara-Mimansa) ,猜测《吠坛多》是『被佛教徒的教导所激发的』 ,这似乎确实很不寻常;然而恰恰相反, (乔达摩、佛陀的) 佛教被才是那个被「激发」的,并完全建立在秘密教义的信条之上。这本书正是试图对此信条作一个局部的描述,而《奥义书》也正是以此作为基础的*。根据商羯罗的教导,† 上述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一个自称权威的人,即牛津大学梵语教授莫尼埃.威廉姆斯爵士 (Sir Monier Williams) 最近才否认了这一事实。1888 年 6 月 4 日,他在英国维多利亚学院(Victoria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的年度演讲中告诉听众:『最初,佛教反对一切孤独的苦行 … 以作获得崇高境界知识的手段。它没有神秘或没有密传的学说体系……使普通人无法接触。』 (!!) 然后,他说:『…… 当乔达摩佛陀开始他的事业时,瑜伽后期和低等形式似乎鲜为人知。』接著,这位学识渊博的讲师自相矛盾地告诉他的听众:『我们从 《普曜经》得知,在乔达摩的时代,各种形式的身体折磨、自我浸湿和苦行是常见的。』 (!!) 但这位讲师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折磨和自我浸湿恰恰是瑜伽的低等形式,即哈达瑜伽 (Hatha Yoga) ,这在乔达摩的时代非常「常见」但又「鲜为人知」。 】

【† 甚至有人认为,所有六种哲学流派 (Darsanas) 都显示出佛陀影响的痕迹,要么来自佛教,要么来自希腊教义! (见韦伯、马克斯.穆勒等) 我们一直认为,在这类问题上「最高权威」的科勒布鲁克 (Colebrooke) 早已解决,他表明『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印度教徒是老师,而不是学习者。』】

(b) 无梦睡眠是东方神秘主义所知的七种意识状态之一。在每一种状态中,心灵的不同部分都在起作用;或者正如吠坛多学者所说,个体在他存在的另一个层面上是有意识的。「无梦睡眠」这个词在这个例子中,其寓意套用在宇宙上,以表达某方面类似于人类意识状态的情况:此情况在清醒状态被忘记;就像一位被催眠的对象,在他恢复正常状态时,其睡著的经过对他来说是无意识的空白,尽管他一直在像一个有意识个体那样说话和行动。

9. 但是当宇宙的阿赖耶 (Alaya,作为一切基础的灵魂,世界灵魂 (Anima Mundi) ) 还在真谛中 (a) (PARAMARTHA,绝对存在和意识,它们是绝对的非存在和无意识) ,且大轮子还是「无父母」 (b) (ANUPADAKA) 的时候,纯净灵魂在哪里呢?

(a) 在我们面前的是几个世纪的学术辩论的主题。「阿赖耶」和「真谛」这两个术语相较于其他神秘术语,是更加导致学派分裂和把真理分成更多不同方面的原因。阿赖耶字面上是「世界的灵魂」 (Anima Mundi) ,是爱默生 (Emerson) 的「超灵魂」 (Over-Soul) ,并且根据密传的教义,它的性质会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阿赖耶尽管其内在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且其所在的层面是人类或宇宙众神 (禅那佛) 无法到达的;但在活跃的生命周期内,在相对于较低层面内它会发生改变,包括我们所在的层面。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禅那佛灵魂本质都是与阿赖耶是合一的,甚至连瑜伽 (神秘冥想) 的高等修行者也是如此「能够将他的灵魂与之融合」 (无著 (Aryasanga) , 中观学派) 。这不是涅盘,而是紧邻它的一种状态。因此不一致。因此,虽然瑜伽行派 (属大乘学派) 说阿赖耶是「空性」的拟人化,且阿赖耶 (藏语 Nyingpo 和 Tsang) 是一切可见和不可见事物的基础,虽然它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但它反映在宇宙的每一个物体上,「就像清澈宁静的水中的月亮」;其他学派对这一声明表示质疑。「真谛」也是如此:瑜伽行派将这个术语解释为也依赖于其他事物 (依他起) ; 而中观学派真谛局限于「绝对完美」 (Paranishpanna) ;即,在这「两真理」的阐述中 (共四个真理中) ,前者相信并坚持 (在这个层面上) 只有世俗谛 (Samvritisatya) 或称相对真理;而后者教导了胜义谛 (Paramarthasatya) 的存在,即「绝对真理」。『托钵僧啊,阿罗汉在与超涅槃合一之前,是不可能达到绝对知识的。所执 (Parikalpita) 和依他起 (Paratantra) 是他的两个大敌。』(《菩萨语录》) 「所执」 (藏语 Kun-ttag) 是错误,是那些无法认识到万物的空性和虚幻性的人所犯的错误;他们相信事物存在,然而事实上这些并不存在,例如非自我。而「依他起」只通过一种依赖的或因果的联系而存在,无论是什么,而一旦它所产生的原因被移除,它就必须消失,例如,灯芯的光。若将灯芯毁灭或熄灭,光就消失了。

【 *「真谛」 (Paramartha,梵语Svasamvedana) 是「意识」或「自我分析的反思」— 来自两个词,「高于一切」 (parama) 和「理解」 (artha) ,而「谛」 (Satya) 意为绝对真实的存在,或实在 (Esse) 。在藏语中,「胜义谛」是 Dondampaidenpa。与这种绝对真实 (或实在) 相反的是「世俗谛」 (Samvritisatya) —仅仅是相对的真理—「世俗」 (Samvriti) 意为「错误的观念」, 是幻觉的起源;在藏语中是 「创造幻觉的表象」 (Kundzabchi-denpa) 。 】

神秘哲学教导我们,万物都有生命,都是有意识的,但并非所有的生命和意识都与人类甚至动物的相似。我们认为生命是「存在的遍一形式」,表现在所谓的物质中;或者,就像在人类中命名为精神灵魂物质一样,尽管我们错误地把它们分开。物质是灵魂在这个存在层面上显化的载体,灵魂是精神在更高层面上显化的载体,这三者是生命合成的三元组,且生命遍及它们。普遍生命的概念是本世纪回归人类思想的古老概念之一,是人类思想从人格化神学中解放出来的结果。诚然,科学满足于追踪或假设存在普遍生命的迹象,然而还没有勇气低声说:『世界灵魂!』而「结晶生命」的概念,现在已经为科学所熟知,且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发现了。植物学家现在正在寻找植物的神经;他们并不是认为植物能像动物一样感觉或思考,而是他们相信某些结构的存在,它对于植物的功能就像神经对于动物的功能一样,用于解释植物的生长和营养是必要的。科学似乎不太可能仅仅通过使用「力」和「能量」这样的术语,长久地掩盖自己,因为活跃的东西就是有生命的东西,不管它们是原子还是行星。

但是读者可能会问,神秘学派内圈的信仰是什么是呢?密传的「佛教徒」在这个问题上教导了什么教义? 对于他们,阿赖耶有双重甚至三重含义。在冥想性大乘学派的瑜伽行派体系中,阿赖耶既是普遍灵魂 (Anima Mundi) ,又是高度发展开悟者的本体。『高等瑜伽师可以通过冥想,将他的阿赖耶随意的引入到存在的真实本质。』龙树* (Nagarjuna) 的对手无著说:『阿赖耶有一个绝对永恒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原初质 (Pradhana) ;这在《毗瑟奴《往世书》》中解释为:『是未进化的起因,被最著名的圣贤强调地称为原初质,即原始基础,是精微物质 (Prakriti) ,是永恒的,同时是 (或包括) 那存在与不存在的东西,或者仅仅是过程。』然而,物质是一个错误的词,而阿赖耶能更好地解释它;因为物质不是「不可认知的梵天」†。这是那些对于神秘教义普遍性一无所知的人所犯的错误,尤其是那些拒绝「原始启示」这一观点的学者,因为这些教义是从人类诞生之初就有的。这教义教导世界灵魂遍一生命或称「普遍灵魂」,只有阿那克萨哥拉 ( Anaxagoras) 才知道,或在他那个时代才知道。这位哲学家提出这个教导,仅仅是为了反对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基于他过于唯物主义概念的宇宙起源论,是基于原子被盲目驱动的外传理论。阿那克萨哥拉不是这个教义的发明者,而是它的传播者,柏拉图也是如此。他称为世界智能 (nous) ,根据他的观点,这一原则与物质无关且与它是绝对分离的,并且按照设计来行动的。‡在印度早在公元前 500 年,这一原则被称为「运动」,即遍一生命 (Jivatma) 。只有雅利安哲学家认为它是无限的而没有赋予它「思维」这一有限的「属性」。

【*无著 (Aryasanga)是基督教之前时期的开悟者,也是一所佛教密传学派的创始人,尽管乔马迪科罗斯 (Csoma di Koros) 出于他自己的一些原因认为他出现于公元 7 世纪。还有一个叫无著的人,他生活在公元前几个世纪,这位匈牙利学者很可能混淆了这两者。】

【†『这个均质、一致、既是因又是果的起因,被那些熟悉这个最初原则的人称之为原初质 (Pradhana) 和物质 (Prakriti) ,是在一切之前不可认识的梵天。』《伐由往世书》;即梵天不推动进化本身,也不创造,而只表现出自身的各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物质,是原初质的一个方面。】

【‡我的意思是有限的自我意识。除非把它仅仅视为一个方面,否则绝对怎能取得它?而我们所知的最高方面就是人类意识。】

这很自然地把读者引向黑格尔德国先验论者的「最高精神」来作为一种对比,指出这一点可能是有用的。谢林 (Schelling) 和费希特 (Fichte) 的学派与古老的「绝对原则」的原始概念大相径庭,只反映了吠坛多基本思想的一个方面。甚至连冯.哈特曼 (von Hartman) 在其无意识的悲观主义哲学中所提出的「绝对精神」(Absoluter Geist),或许也是欧洲思辨与印度不二论教义最接近的一种说法,但它同样与事实相去甚远。

黑格尔认为,那个「无意识」若不是希望获得清晰的自我意识,否则它永远不会承担宇宙进化的艰巨任务。在这方面要记住的是,当欧洲泛神论家用「无意识」来指明「精神」 (等同于梵) 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精神」这一表达与通常所承载的含义联系起来;而往往「精神」是在没有更好的的词情况下,被用来象征一个深刻的秘密。

他们告诉我们,现象背后的「绝对意识」超越了人类的概念。而它之所以被称「无意识」仅仅是指没有任何人格元素。人类若无透过经验上的现象,就不能形成一个概念;因而在人类存在的组成中,是无力揭开那遮盖绝对者威严的面纱的。只有解脱的精神才能模糊地意识到源头的本质:它源自那里,且最终必须返回到那里 … 而即使是最高的禅那主,只能在绝对者可怕神秘面前无知地鞠躬;从那以后,即使是在有意识存在的顶点,用费希特的话来说:『个体在普遍意识中的融合。』然而有限不能构想无限,也不能应用它自己心智经验的标准;「无意识」和绝对者怎么能有一种本能的冲动或希望达到清晰的自我意识呢?*吠坛多学者绝不承认黑格尔的观点;神秘学家会说黑格尔的观点完全适用于觉醒的「普遍心灵」 (MAHAT) , 普遍心灵作为不变绝对者的第一个方面,已经投射到现象世界中去了,但从来不会投射到绝对者身上。我们被教导:『精神 ( Purusha) 和物质 (Prakriti) ,只是那「遍一无二」的两个最原始的方面。』

【*参见施韦格勒 (Schwegler) 的《哲学史手册》,斯特林 (Sterling) 译本,第 28 页。】

能使物质运动的心灵 (Nous) 和活跃的灵魂,存在于每一个原子中、表现在人身上,潜藏在石头里,具有不同程度的力量;这种普遍的「精神-灵魂」渗透于大自然的泛神论思想,是所有哲学概念中最古老的。生命能量 (Archaeus) 既不是帕拉塞尔苏斯 (Paracelsus) 的发现,也不是他的学生范.赫尔蒙 (Van Helmont) 的发现;因为它是同样的生命能量或称「父亲—以太」的局部化,「父亲—以太」是生命无数现象的显化的基础和源头。这类无数的思辨不过是这一主题的变奏,而这一主题在这个原始启示中是最重要的。 (见第二部分,《原初质》)

(b) 「无父母」 (Anupadaka) 一词,或称无祖先,是一个神秘的名称,在哲学中有几层含义。这个名字通常是指天上的存在,是指禅那主禅那佛。但由于这些又神秘地对应于人类菩萨,因而被称为「 人类 (Manushi) 佛」,后者也被称为「无父母」, 因为一旦他们的整个人格融合在他们的第六和第七原则 (或称阿特曼-菩提) 中时,他们就成为「钻石灵魂」 (Vajra-sattvas),是全然的大师了。「隐藏的主」(Sangbai Dag-po)或称「与绝对合一者」因为是自我存在的,因而不可能有父母,并与普遍精神 (Svayambhu) † 合一,普遍精神自性的最高方面。「无父母」阶层的奥秘是伟大的, 它的顶点是普遍的「精神-灵魂」,而较低的层次是「人类佛」;甚至每一个被赋予灵魂的人类都是一个潜在状态中的「无父母」。因此,当我们谈到宇宙在其无形体、永恒或绝对状态时,也就是在它被「建造者」塑造之前时,『宇宙过去是「无父母」。』(见第二部分,《原初质》)

【* 金刚 (Vajra) ,意为钻石持有者。藏语「钻石灵魂」 (Dorjesempa) ,sempa 指的是灵魂,因而它钻石般刚毅品质指的是它在来世的不可摧毁性。关于「无父母」的解释是在《时轮经》 (Kala Chakra) 中给出的,这是《甘珠尔》 (Kanjur) 的秘密部 (Gyu(t)) 中的第一个,是半密传的。它误导了东方学家对于禅那佛及其在尘世的对应物「人类佛」作出了错误的推测。真正的教义在随后的一卷中有所暗示 (参见《佛陀的奥秘》),并将在适当的地方得到更充分的解释。】

【† 再次引用黑格尔的话,他和谢林实际上接受了周期性化身的泛神论概念 (人类中「世界精神」的特别投生,如在所有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中所看到的那样) … 『人类的本质是精神……只有把自己从有限中剥离出来,把自己交给纯粹的自我意识,他才能得到真理。「基督-人」 作为人出现了「神-人」的统一体 (如吠坛多和一些不二论所教导个体与普遍意识的统一性) ,并在他的死亡和一般的历史中,呈现了精神的永恒历史;这是一段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身上完成的历史,才能以精神的形式存在。』—《历史哲学》 西布里 (Sibree) 的英译本,第 3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