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VII. 一位科學家對力學科學理論的攻擊

現在我們必須引用幾位英國科學家的智言來幫助我們。由於「原則問題」,他們被少數人排斥,但受到許多人的默許。他們當中有一個所宣揚的近乎是神秘教義,在某些方面相當於我們的「宇宙電 (Fohat) 和他的七個兒子們」(《吠陀經》的神秘乾闥婆),有時甚至相當於公開承認它;這點每一個神秘者譯者都會看出來,甚至一些世俗讀者也能夠。

如果後者打開《大眾科學評論》第五卷 (第 329-334 頁),他們會發現其中有一篇理查森 (B. W. Richardson) 博士,F.R.S,寫的關於《太陽力和地球力》的文章,其內容如下: —

『僅僅運動是各種力量起源的這個理論,已再次成為普遍的思想;因而若想重新開啓這個看似普遍關閉的辯論的話,會顯得是異端邪說;但我願意冒這個險,因此我要說明一位不朽的異教徒 (塞繆爾·梅特卡夫,Samuel Metcalfe)對太陽力的看法,他的名字我已經悄悄告訴過讀者。我們開始於幾乎所有物理學家都同意的論點,即大自然存在兩個媒介,一種可測量的、可見的、有形的物質,以及一種不可測量的、不可見的,而只能通過其對物質的影響而感知的東西—梅特卡夫將他稱為「熱量」,這種不可量測而活躍的媒介並非只是一種運動形式、並非可測量物質粒子的振動,而是本身是一種物質,從太陽流過空間,*並填滿固體粒子之間的空隙,並通過感官傳遞一種叫做熱的特性。他在以下方面主張熱質或太陽力的性質 : —

【*不僅「穿越空間」,而且充滿了我們太陽系的每一個點,因為它是以太的物質殘留物,也就是它在我們層面上的襯裡以太除了作為傳送光的「媒介」外,還必須服務於其他宇宙和地球的目的。它是星光界流體或者是卡巴拉主義者的「光」,也是「太陽-毗濕奴」的「七射線」。】

『(i) 它可以被加入到其他物體,或從中提取出來,並用精確數學測量。

『(ii) 它增加了物體的體積,且能又因抽出它而體積縮小。

『(iii) 它改變所有其他物體的形式、性質和條件。

『(iv) 它能藉由輻射來通過最完美的真空*,它對溫度計產生的影響與在大氣中一樣。

【*那麼,如果這種物質可以通過真空,那麼還需要以太波來傳輸光、熱等等嗎?】

『(v) 它能產生任何東西都無法制止的機械力和化學力,例如在火山中、火藥的爆炸和其他雷暴化合物的爆炸。

『(vi) 它以一種可感知的方式作用於神經系統,產生強烈的疼痛;若過量則會導致組織紊亂。

梅特卡夫反對振動理論 ,進一步提出如果熱量僅僅是一種屬性或性質,它就不能增加其他物體的體積 ;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它本身必須有體積、必須佔據空間,因此它必須是一種物質媒介。如果熱量僅僅是可量測物質粒子之間振動運動的結果,那麼它在從熱的物體輻射出來時,振動粒子必須同步轉變; 但明顯事實是,熱量可以從可測量物質輻射出來、而此物質重量卻不減少 ... 有了這種關於熱量或太陽力的物質性質觀點; 他腦海中牢牢地印刻著一個印象,即『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由兩種物質構成的,一種本質上是活躍、空靈的,另一種本質上是被動、靜止的。』*梅特卡夫假設太陽力或稱熱量,是一個自我活躍的原則。他認為,它對於自己的粒子有排斥力;而對於所有可量測物質粒子具有親和力;它吸引可量測物質的粒子的力以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它如此通過可量測物質來運作。如果宇宙空間只充滿了熱量、太陽力 (沒有可量測物質),那麼熱量將是不活躍、並將構成一個的無力量或靜止的以太無際海洋,因為如此它就沒有可以作用的東西了,而那些可測量的物質無論它自身多麼不活躍,都具有「某些特性」,可以改變和控制熱量的運作,兩者都是由不變法則所支配的,這些法律源於彼此間的相互關係和各自特有的屬性。

【*怎麼可能是其他情況呢 ? 粗大可測量的物質是身體,是物質或基質外殼,是女性被動原則;而這種宇宙電 (Fohatic) 力就是第二個原則,生命能量 (prana)—男性和活躍的原則 ? 在地球上,這種基質是七重元素的第二原則 - ;在大氣中,空氣是宇宙的粗大身體;在太陽中它成為太陽體七射線身體;在恆星空間中,它與另一個原則相對應,以此類推。整體是一個同質的統一體,各部分都是分化的。】

『他制定了一條他相信的絕對法則,如此表述 : —

『 「熱量通過吸引可量測的物質來連結和維持所有物體;而通過自身的排斥力分離和膨脹一切物體。」』

當然,這幾乎是對凝聚力的神秘解釋。理查森博士繼續說 : —

『正如我已經說過的,現代教導的傾向是建立在假設之上 ... 假設熱就是運動,或者也許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特殊的力或運動形式。*

【*或者是回音,對於聲音而言,那是更高層面上基質永恆運動在我們層面上的回響。我們的世界和感官不斷地成為幻覺的受害者。】

『但是這個假設雖然很受歡迎,不應該排除更簡單的觀點,例如太陽力的物質性質,以及太陽力改變物質狀態的影響。我們還知道不夠多而不能教條化。』 ‡

【†一個誠實的承認】

... 『梅特卡夫關於太陽力和地球力的假設不僅非常簡單,而且是最令人著迷的 ... 宇宙中有兩種元素,一種是可量測的物質 ... 第二種元素是無處不在的以太,是太陽之火。它沒有重量、實質、形體或顏色;它是無限可分的物質,且它的粒子相互排斥;它如此稀薄,以至於我們除了以太*以外沒有別的詞能表達它。它瀰漫並充滿了空間,但單獨的它也是靜止的—死的。†我們把這兩種元素結合在一起,即惰性物質和自我排斥的以太(?),於是死的(?) 可量測物質就活躍了起來。』 [可量測物質可能是惰性的,但永遠不會是死的—這是神秘法則。—布拉瓦茨基夫人] ... 『以太[以太的第二原則。—布拉瓦茨基夫人] 滲透可量測物質的粒子,且滲透到它與可量測粒子結合在一起,並維持它們成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它們溶解在以太中。』

【*然而它不是以太,而是以太的原則之一,後者本身就是阿卡莎 (Akasa) 的原則之一。】

【†因此生命能量 (prana 或 Jiva)也遍及整個人的身體;但如果沒有一個可作用的原子,它就會靜止不動—死的;即會在同質狀態 (laya) 中,或者用克魯克斯 (Crookes) 的話說,『鎖在原質中。』 『宇宙電對化合物的作用、甚至是對一個簡單物體,就產生了生命。當一個身體死亡時,它變成與它男性能量相同的即性,因此排斥其活躍媒介,失去了對整體的控制,而依附於部分或分子,這種作用被稱為化學作用。毗濕奴這個維持者將自己變成毀滅者「樓陀羅-濕婆」(Rudra-Siva)—一種在科學上似乎是未知的關聯。】

『根據我們面前的理論,固體可測量物質的分布通過以太延伸到目前存在的一切事物。以太無處不在。人體本身充滿以太[例如星光界流體——布拉瓦茨基夫人];其微小的粒子被它維持在一起;植物處於相同的狀況;最堅硬的泥土、岩石、鐵石、水晶、金屬,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種類的可測量物質在接受太陽力的能力是不同的, 且這取決於物質的各種變化情況;固態,液態和氣態。固體比流體吸引到更多的熱量, 因此它們具有牢固的凝聚力;當一部分的熔化的鋅被倒在一盤固體鋅上時,融化的鋅會變成固體,因為有一股熱量從液體湧向固體,且在平衡過程中,以前是鬆散的或液體的粒子,現在更緊密地聚集在一起 ... 梅特卡夫本人詳細論述了上述現象,並用作用原理的統一性來解釋它們,他已經解釋過了,他在有關各種物體密度的評論中,用非常清晰的語言總結了他的論點。「堅硬性和柔軟性」(他說)、「堅固性和流動性,並不是物體的基本狀態,而是取決於其組成中以太和可量測物質的相對比例。最富有彈性的氣體可以通過抽出熱量而變成液體,然後再變成堅固的固體,而這些粒子則會黏結在一起,其力正比於對熱量的加強親合力。另一方面,如果在最致密的金屬中加入足夠數量的相同原則,當它們膨脹成氣態時,它們對金屬的吸引力就會減弱,且凝聚力就會破壞。」』

在此詳細地引用了大「異端」的非正統觀點,只要在術語上略作改動就可以了;這位傑出的科學家不可否認的是一位富有獨創性和自由的思想家,繼續總結這些觀點,並繼續說到:——

『我不打算詳細討論這個理論所暗示的太陽力和地球的一體性。但我還可以補充說, 從這一點、或從假設力僅僅是運動、是沒有實體的性質時,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推論,來作為對這個最複雜、最深刻問題的最接近真理的結論 : ——

『 (a) 太空、星際間、行星間、物質間、有機物間並不是真空,而是充滿了一種微妙的液體或氣體,由於沒有一個更好的詞*,我們仍可以像古人那樣叫它太陽之火 (Aith-ur ),即以太 (AEther)。這種液體其成分不可改變、不可摧毀、不可見†,遍及萬物和一切 [可量測的—布拉瓦茨基夫人] 物質‡,包括流水淙淙的小溪裡的卵石、懸垂的樹、在一旁觀看的人,都以不同程度地充滿了以太;卵石比樹少,樹比人少。這顆行星上的一切都以同樣的方式如此充滿它 ! 一個世界在空靈流體中建立起來,並在它的海洋中移動。

【*的確,除非採用卡巴拉主義者的神秘術語 !】

【†只有在顯化期時才是「不可改變的」,之後它再次融合進原初質 (Mulaprakriti) ;其本質而永遠「不可見」,但可見於它的反射光芒,被現代的卡巴拉主義者稱為「星光界流體」(Astral light)。然而,有意識而偉大的存在們裹著同樣本質在其中移動。】

【‡我們必須加上(可測量的),以便把它與以太區分開來;後者雖然是一種基質,但仍然是物質。】

『(b)以太,無論它的性質是什麼,都是來自太陽和各個太陽*,太陽們是它的產生者、它的儲存者、它的散播者。†

【*神秘科學顛倒了這一說法,說它是太陽,且所有的太陽都來自它,它在顯化期黎明時從核心太陽散發出來。】

【†在這一點上,我們堅決不同意這位博學先生的看法。讓我們記住,這個以太不管是阿卡莎、還是它的更低等原則,以太都是七重的。阿卡莎在寓言中是阿底提 (Aditi),是太陽 (Marttanda) 的母親,是「眾神之母」 (Deva-matri)。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她的菩提載體 (Vahan),因此是第六原則;在宇宙中,所有的太陽都是 阿卡莎欲體 (Kama rupa),我們的太陽也是。只有當蘇利耶 (太陽) 被視為他自己王國中的獨立實體時,它才是此大物質體的第七原則。】

『(c) 沒有以太就沒有運動;沒有它的話,可量測物質的粒子就不能相互滑動;沒有它的話,就不會有激發這些粒子行動的衝動。

『(d) 以太決定物體的組成。如果沒有以太,物質的結構就不會發生變化;例如, 水只能作為一種緊實的、不可溶解的物質存在,超出了我們所能形成它的任何概念。它不可能是冰、不可能是燧石,也不可能是蒸汽,除了以太。

『(e) 以太連接了太陽與行星、行星與行星、人與行星、人與人。若沒有以太的話,就沒有宇宙中的交流;沒有光、沒有熱、沒有運動現象。』

因此,在所謂的宇宙的機械概念中,我們發現以太彈性原子是宇宙的精神靈魂,而該理論無論用任何方式偽裝—總是把一個更廣泛的問題留給科學家去思考,並超出了現代唯物主義所划定的界限—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是不可知論*—比大多數更有幫助。關於原子以太、或者兩者而言,現代的推測都無法擺脫古代思想的圈子;而後者則浸透了古老的神秘主義。波動或微粒理論—都是相同的。它是從現象的各個方面進行推測,而不是對起因眾起因的本質的認識。當現代科學向其觀眾解釋本生 (avails) 和基爾霍夫(Kirchoff) 最近的成果時,在屏幕上顯示了七種顏色,這些是光線按固定順序分解的「原色」,並分別描述了光波的波長,但這證明了什麼? 它甚至通過測量波長來證明它在數學成果上的精確性—『在光譜的紅色一端大約是750奈米,在紫色一端大約是393奈米。』但是,當證實這種計算的準確性與光波的效應有關時, 科學被迫承認,這種 (其假定的起因 ) 被認為會在某種媒介中產生『無法覺察的微小波動』—『通常被認為與以太媒介相同』†—而這種媒介本身仍然只是—一個『假想的媒介! 』

【*在我們的時代,殘酷但坦率的唯物主義比雙面的不可知論更誠實。一元論是現代哲學的偽君子,它把偽善的面孔面向了心理學和唯心主義,而把它本來羅馬占卜者的面孔,用舌頭鼓起他的臉頰 - 面向唯物主義一元論者唯物主義者更糟糕 ; 因為,當它同樣從負面的角度看待宇宙和「心靈感應-精神性」的人時, 後者提出的論據要比懷疑廷得耳(Tyndall)先生、甚至是赫胥黎 (Huxley) 先生的人更不具說服力。對於普世真理來說,赫伯特·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貝恩 (Bain) 和劉易斯(Lewes)布赫納 (Buchner) 更危險。】

【† 溫切爾 (A. Winchell) 教授的《地質學》。】

奧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對於未來不可能知道太陽的化學組成的悲觀主義,並沒有像聲稱的那樣在三十年後被基爾霍夫 (Kirchoff) 推翻。光譜儀幫助我們認識到,現代化學家所熟悉的元素很可能存在於太陽的外袍—而不是在太陽之中;而物理學家們將這些「袍子」(太陽的宇宙面紗)視為太陽本身, 宣稱其亮度是由燃燒火焰引起的,並把那發光體的生命原則誤認為是純物質性的東西,稱它為「色球層」。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有假設和理論,無論如何都沒有定律。

【‡參見 《神智學的五年》——文章 : 《開悟者們否認星雲理論嗎?》和《太陽僅僅是一個冷卻物質嗎 ?》—以得到真正的神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