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V. 隱藏的神、其象徵和符號

每一種宗教的邏各斯創造神,即「話語成肉身」,都必須追溯到它的終極根源和本質。在印度,它是一個有著 1,008 個神名和面向的多變體,而在它每個人格的轉變中,包括了「梵天-精神」往下到七個神聖的聖人和十個神聖的生主 (Prajapati,也是聖人 ) 再到「神聖-人類」的化身。在其他的泛神論中,如在埃及人、希臘人和「迦勒底-猶太人」中,也發現了同樣的令人困惑的問題,即「多」中的「一」和「一」中的「多」;而猶太人增加了其中的困惑,認為「神話即歷史」而將眾神們以族長的形象呈現。後者現在被那些拒絕將羅穆盧斯(Romulus)視為神話的人所接受,並被視為活生生的歷史實體。對於智者,一言已足。

在《光輝之書》中,「無限」(En-Soph) 也是「一」,以及無限的統一性。這為教會中少數有學問的神父所知,他們知道耶和華不過是第三等的力量,而並不是「最高」的神。但同時又在殘酷地抱怨諾斯替主義者說 ... 『我們的異教徒認為 ... 那祖父 (Propator) 只被那唯一獨生子* (在眾神中是梵天) 所知,也就是只被心智 (nous) 所知。』愛任紐 (Irenaus) 從未提到猶太人在他們真正的秘密之書中也做了同樣的事。瓦倫廷 (Valentinus) 這位「諾斯替最深奧的博士」認為 :『在拜多斯(Bythos)或布松 ( Buthon,最初深不可測之父,也就是第二邏各斯)之前,存在著一個完美的天使 (AION),稱為祖父 (Propator)。』因此此天使 (AION) 是一個出自於「無限」 (它不創造) 的射線,並且此天使創造一切,或更確切地說,一切都是通過他被創造或進化而來。

【* 由於原初質 (Mulaprakriti) 只被自在主 (Iswar) 所知,而後者被馬德拉斯 (Madras) 的舒巴羅 (T. Subba Row) 先生稱為邏各斯。(參見他的《薄伽梵歌》講座。)】

因為,正如巴西里得派 (Basilidians) 所教導的那樣 : 『有一位至高的神,阿卜拉克薩斯 (Abraxax),他創造了心靈 (梵文的 Mahat,希臘語的 Nous)。』『從心靈中產生了話語,即邏各斯,從話語中產生天意 (Providence,更恰當地說是神聖的光),然後從其中產生了美德智慧,存在在權天使們 (Principalities)、力量天使們等等之中。』由這些 (天使們) 創造了 365個天使們 (AEons)。『在其中最低階且與此世界的創造有關的天使當中,他( 巴西里得) 把猶太人的神放在末位,並否認他是神(這是很正確的),而是天使之一。』(同上) 於是,我們在這裡發現了與《往世書》相同的系統,其中「不可構思者」烙下了種子,變成了金蛋,而梵天誕生於此金蛋。梵天產生普遍心靈 (Mahat) 等等。然而,真正的神祕哲學所談論的並非外傳宗教意義上的「創造」或「進化」。所有這些人格化的力量,並非從彼此進化自而來,而是「絕對」一切的唯一顯化所產生的許多方面。諾斯替派同樣的系統也存在於「無限」( Ain-Soph) 的質點方面,然而,由於這些方面是在空間**和時間**上,因而在它們連續的出現中,仍保持著一定的秩序。因此,我們不可能不注意到《光輝之書》在幾代基督教神秘主義者的控制下,所經歷的巨大變化。因為即使在《塔木德》(Talmud) 的形而上學裡,「低等的臉」(或小臉者,microprosopus) 事實上永遠不能置於與更高等或「大臉者」(macroprosopus) 相同的抽象理想的層面上。後者在迦勒底的卡巴拉中,是一個純粹的抽象概念;是「話語」或邏各斯,或 Dabar (希伯來語),這話語雖然它實際上變成了複數,或「話語們」——D(a)B(a)Rim, 也就是當它映像了自己,或落入了群眾的面向 ( 天使們,或質點們,「各數字」) ,但它的集體上仍是「一」,且在理念層面上是一個零 — 0,一個「無-物」。沒有形體或存在,『與任何其他事物沒有相似之處。』(弗蘭克,《卡巴拉》,126 頁)。就連斐洛 (Philo) 也稱造物主 (位於旁邊的邏各斯) 為「第二個神」,以及「作為他 (至高神) 的智慧的第二個」(斐洛 《問題與解答》 "Quæst. et Solut")。「絕對者」不是。它什麼也不是,只是黑暗。它是無名的,因此被稱為「無限」( Ain-Soph) —『Ayin 這個詞的意思是無。』見弗蘭克《卡巴拉》153 頁。也見第十二部分, 「創造性眾神的神譜」。「至高神」 (未顯化的邏各斯)是它的兒子

諾斯替主義體系大部分內容,都是教會神父們流傳下來的殘缺,因此並不比最初推測的扭曲外殼更好。它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向公眾或讀者公開;即,如果它們隱藏的意義或密傳主義被揭示出來,它將不再是一個密傳的教導,因此不可能是如此。只有馬庫斯 (Marcus ,公元 2 世紀馬庫斯派的首領) 給出的密傳真理,比任何其他諾斯替主義者要更多;他教導人們必須用四個音節的符號來看待神。但就連他也從未被正確理解過。因為只有在他《啓示》的表面上或字面上意思,才顯出神是四元組,即:『不可描述的沈默的父親真理,』—事實上這是完全錯誤的,且只揭示了一個更深奧的謎。馬庫斯的這個教導類似於早期卡巴拉主義者和我們的教導。因為他認為是 30 這個數字,並有 4 個音節,若進行密傳翻譯,意味著一個三元組三角形,以及一個四元組或正方形,總共是 7 ;這在較低的層面上構成了神名所組成的 7 個神聖或秘密的字母。這需要證明。在他的 《啓示》 中,提到了用字母和數字表達的神聖的奧秘,馬庫斯敘述了『至高的四元組如何從一個既看不見也沒有名字的領域,以女性的形式降臨到我(他) 身上,因為此世界將無法承受她以一個男性形象出現,』並向他揭示『宇宙的生成,在此之前從未向神靈或人透露。』

第一句話已經包含了雙重含義。為什麼女性形象比男性形象更容易被世人接受或傾聽呢 ?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荒謬的。而對一個熟悉神秘語言的人來說,這是相當簡單明瞭的。神秘哲學或稱秘密智慧,是由一個女性的形式所象徵,而男性的形象代表著被揭開的奧秘。因此,世界沒有準備好接受、也無法承受它,且馬庫斯的啓示必須以寓言的方式呈現。然後他寫道:

『當最初那不可構思者無存在無性別 (卡巴拉的「無限」) 開始分娩 (即顯化其自身的時刻到來時) 並渴望它「不可言說」的應該出生 (第一邏各斯,或者天使Æon或 Aion),且它的不可見應該披以形體,於是它嘴巴張開、說出像它本身的話語。這話語 (邏各斯) 顯化自身為「不可見者」的形式。這個(不可說出的)名字如此發出 (通過這話語)。他(至高邏各斯)說出了他名字的第一個字,是有著四個字母的音節。接著又加上第二個音節,也是四個字母。然後是第三個,由十個字母組成;然後是第四個,有十二個字母。整個名字由 30 個字母4 個音節組成。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發音和書寫方式,但從沒人理解也從未見過完整「名字」的這種形式,——沒有;甚至連在 (無存在不可構思) 身旁的字母力量都未曾被理解。*所有這些聲音在結合時,在集體上是無存在的、未誕生的天使 (Æon),且這些是永遠看見父面孔的天使們† (邏各斯,「第二個」,站在的旁邊,且根據斐洛的說法,後者是「不可構思的」) 。

【*在《薄伽梵歌四講》中,講師說自在主邏各斯無法看到,而只能看到原初質 (Mulaprakriti)。(見《神智學》, 1887.2)】

【†基督教中『臉的七位天使』。】

這在古老密傳的秘密中是明白的。它是卡巴主義的,但不像《光輝之書》那樣隱晦,其中神秘的名字或屬性也是四個音節的,有著十二個、四十二個、甚至七十二個音節的單詞!四元組以一個裸體女人的形狀對馬庫斯顯示真理,並在那個身體的每一個肢體上寫上字母,她的頭是Ω ,脖子是Ψ ,肩膀和手是Γ 以及Χ 等等。很容易認出這是質點皇冠(Kether)或頭,被編號為 1;大腦或智慧 (Chochmah) 是 2;心或理解 (Binah) 是 3;另外七質點代表身體的肢體。質點樹就是宇宙,而在西方由亞當卡蒙所代表,如同在印度是由梵天所代表。

在整個十質點中,又被分為三個更高等的、或精神性的三元組,以及較低等的七元組。神聖數字七的真正密傳含義在《光輝之書》中被巧妙地隱藏起來;但洩漏於「起初」的兩種寫法 ( Be-resheeth 和 Be-raishath) : 後者是「更高的、或上層智慧」。正如麥克逵格·馬瑟斯(Macgregor Mathers)先生在他的《卡巴拉》(第 47 頁)和邁爾 (T. Myer)先生的《卡巴拉》(第 233 頁)中所示, 這兩個詞有雙重和秘密的含義;且這兩個卡巴拉主義者都得到了古代最好的權威支持。「起初產生埃洛希姆」(Braisheeth bara Elohim) 的意思是,六者屬於較低的物質階層,在之上是第七質點,或者如作者所說:『七 ... 適用於較低的創造物,三適用於精神性的人,即天上的原型或最初亞當。』

當神智學者和神秘主義者說是無存在時 ( 因為「它」是無,「無-物」),他們比那些稱神為「他」的人,更加崇敬和虔誠地尊重;後者把神塑造成一個巨大的男性

那些研究卡巴拉的人,很快就會在其作者的最終思想中,發現到同樣的觀點;這些作者是早期偉大的猶太啟蒙者,他們從迦勒底聖師那裡得到了巴比倫的秘密智慧,而摩西的智慧是在埃及得到的。我們無法通過《光輝之書》的拉丁語和其他語言的譯本來評斷這本書,因為這些思想當然都經過溫和化,使之符合其基督教編纂者的觀點和政策;但事實上,它的思想與所有其他宗教體系的思想是相同的。各種宇宙生成論表明,古老的普遍靈魂被每一個民族視為造物者的「心靈」; 且它被稱為「母親」、諾斯替派的「女性智慧」(Sophia )、猶太人的王冠 (Sephira)、印度教徒的薩拉斯瓦蒂 (Saraswati) 或瓦克 (Vâch),即做為女性原則**的聖靈

因此,從 (Kurios) 或邏各斯誕生的是希臘人的「神、心靈」(nous)。柏拉圖在《克拉底魯篇》(Cratylus) 中說:『(Koros或Kurios)象徵著智力的純粹和未混合的本性—智慧』; (Kurios) 是墨丘利 (Mercury),即神聖智慧,『墨丘利是太陽 (Sol) 』(《亞挪比烏》 "Arnobius" vi., xii),而「托特-赫爾墨斯」(Thot-Hermes) 從它那裡得到了這神聖智慧。而所有國家和宗教的邏各斯們 (在其性別方面) 都與世界的女性靈魂或「大深淵」相關聯;這二合一的存在所源自的神,它永遠被隱藏而並被稱為「隱藏者」, 只間接地與創造有關,*因為它只能通過永恆本質所散發的雙重力量來發揮作用。根據古代經典,甚至那位被稱為「萬物救主」的阿斯克勒庇俄斯 (Æsculapius) 也等同於埃及的創造智能普塔 (Phta,或神聖智慧) ,也等同於阿波羅巴力(Baal)、阿多尼斯 (Adonis) 和赫拉克勒斯 (Hercules) (參見鄧拉普 (Dunlap) 的《阿多尼斯的奧秘》,23 和 95 頁) ;普塔的一個方面是柏拉圖的「世界靈魂」 (Anima Mundi),埃及人的「神聖精神」、早期基督教徒和諾斯替派的「聖靈」,印度教徒的阿卡莎,而甚至在它較低等的方面,是星光界流體。因為 普塔原本是「死者之神」,他把他們接納在他的懷中,因此成為希臘基督徒的靈薄 (Limbus),或稱為星光界流體。到了很久以後,普塔才被歸類為太陽神靈,且他的名字象徵著「打開者」,因為他被描述為第一個揭開死去木乃伊的面紗,並召喚他懷中的靈魂復活。(見"布拉克博物館" Maspero’s「 Bulaq Museum") 奈芙 (Kneph) 是永恆的未揭示者,是由象徵著永恆的蛇來包圍一個水缸所示,其頭部盤旋在「水域」上並以它的氣息進行孵化— 這作為另一種形式和同樣的概念來描述「黑暗」,且其光線在的水面上移動,等等。它作為「邏各斯-靈魂」的這種排列組合被稱為普塔;而作為「邏各斯-創造者」的他成為印和闐 (Imhot-pou),是他的兒子,即「有著英俊面孔的神」。 在它們的原始特徵中,這兩個是最初的宇宙二元體,即努特( Noot, 空間或天空) 和努 (Noo,原初水域),共同是雌雄同體的統一體,而在其上面是奈芙隱藏氣息。它們全每個都有水生動物和植物來代表,朱鷺天鵝鰐魚蓮花

【*我們使用這個術語作為一個被使用接受和認可的術語,因此對讀者來說更容易理解。】

回到卡巴拉的神,這個隱藏的統一性因而是 to pan= apeiros ,是無盡的無邊的非存在的,只要絕對者是在永恆*之內,即無限和無限期的時間;同樣的,「無限」(En-Soph) 既不能成為宇宙的創造者和雕塑者,更不能成為 (Aur) 。因此,「無限」 也是黑暗永不變無限絕對的無限不能有意志、不能思考、也不能行動。若它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成為有限的,且就是這麼做,通過將它的射線穿透世界蛋—無限的空間—並作為一個有限的神靈從它散發出來。所有這些都留給了隱藏在其中的射線進行。當這一時期到來的時候,絕對意志自然地擴展了它裡面的力量,這是根據其內在和最終本質法則。希伯來人並沒有把蛋作為一個象徵,但是他們用「雙重天」來代替它,因為如果將『神創造了天上層面和大地』正確翻譯的話,應該是如此解讀:—『神自己的本質作為一個子宮(世界蛋),他在其內位創造了兩個天。』 但是基督徒選擇鴿子作為他們聖靈的象徵。

【* 如勒克勒克 (Clerc) 所示,在古代猶太人中,永恆 (Oulom) 一詞僅指一個開始或結束都不為人知的時期。確切地說,「永恆」一詞的意義在希伯來語中並不存在,如吠檀多學者應用於的那種永恆。】

『凡是熟悉梅爾卡巴הד 和拉格什 (lahgash, 秘密語言或咒語)的人,就會學到秘密中的秘密。』拉格什在意義上幾乎等同於瓦克 (Vâch) 相同,即咒語的隱藏力量。

當活躍時期到來臨時,從「無限」的永恆本質中產生了王冠,即活躍的力量, 此質點稱為原初點,即王冠 (Kether)。「無限的智慧」只有通過她,才能賦予抽象思想一種具體的形式。上三角形的兩邊象徵著不可言說的本質以及宇宙—它的顯化體,也就是右邊和底邊由不間斷的線條組成;而第三個邊左邊,是虛線。正是通過後者才出現了王冠。她向四面八方展開,終於把整個三角形圍了起來。在這種散發中,形成了三重的三元組。不可見的露水從高等的「合一 - 三元組」落下 (因此只留下 7 質點),那個「頭」質點創造原初水域,代表混沌成形。這是精神朝向固化的第一個階段,它通過各種修改將產生塵世。摩西說 :『需要土和水才能製造一個有生命的靈魂。』這需要水鳥的形象來將其關聯於水,將女性繁殖元素關聯於蛋、以及使之受孕的鳥。

質點像一種積極力量從潛在的裡面出現時,她是女性;當她擔任造物主的職務時,她就變成了一個男性;因此,她是雌雄同體。她是印度宇宙論和《秘密教義》中的『父親與母親阿底提 (Aditi)』。如果最古老的希伯來卷軸能保存下來,那麼現代的耶和華崇拜者就會發現,有許多創造之神醜陋的的象徵。月亮上的青蛙是最常見的,有著他典型的生殖特徵。所有聖經中現在認為「不潔」的鳥類和動物,在古時都是的象徵。由於它們過於神聖,才在它們身上蒙上污穢的面具,使它們免受毀滅。如果要按字面意思接受象徵的話,那麼銅蛇並不比鵝或天鵝更有詩意。

用《光輝之書》的話來說 : 『不可分割的點是無限的,且由於它的純淨和明亮而無法被理解;它從外面擴展所產生的光明是此不可分割之的面紗;』然而,後者也『由於其不可估量的光而不能被看到。它也從外面展開,且這展開就是它的外衣。因此,經過不斷的動蕩 (運動) ,世界終於誕生了,』 (《光輝之書》I.20a) 由無限之光所發出的精神性基質第一個質點 (王冠聖在):此質點外傳教義中包含了所有其他九質點於她之中。而在密傳教導中,她只包含兩個 : 「智慧」 (Chochmah) 『一個男性的、主動的力量,其神聖的名字是 (Jah ),』以及「理解」 (Binah) 是女性被動的力量,智能,以神聖名字耶和華 ( Jehovah) 為代表;其兩種力量形式再加上第三質點,形成猶太三位一體或王冠 (Kether)。這兩個質點被稱為父親 (Abba) 和母親 (Amona),是二元組或是雙性的邏各斯,從中出其他的七質點。(見《光輝之書》)。這最初猶太三元組 (王冠智慧理解) 是印度教的三相神 *。無論在《光輝之書》是多麼隱蔽,或在外傳的印度萬神體系中更是如此 : 每一個特定的聯繫都在另一個中再現。生主質點們。當三相神和卡巴拉三元組與其他的分離時,那與梵天就會減少到七。七位建造者 (創造者) 成為七生主,或七位聖人,與質點們成為創造者的順序相同;然後是族長們,等等。在這兩種秘密體系中,那遍一本質都是不可理解的,且在其絕對性中是不活躍的,並且只能以一種間接的方式關聯於宇宙的構建。在這兩種情況下,原初的「男-女」或雌雄同體的原則、以及他們的十和七散發物 (其一部分是梵天-維拉傑 (Brahma-Viraj) 和阿底提-瓦克(Aditi-Vach) ,在另一部分是「埃洛希姆-耶和華」(Elohim-Jehovah),亞當卡蒙 (Adam Kadmon 或 Adam-Adami) 和質點夏娃 (Sephira Eve)) ,還有他們的生主質點們,代表了他們的整體,即最初的原型人,即原始邏各斯;它們只有在次要方面才成為宇宙的力量、以及天文或恆星星體。如果阿底提眾神之母 (Deva-Matri),夏娃 (Eve) 就是眾生之母; 她們是生成之力 (Sakti) ,是「天上人」的女性方面,且她們都是複合創造者。《秘密知識》(Gupta Vidya)的經文說道:『起初,一個射線從「遍一且唯一真實存在」(Paramarthika) 發出,在「世俗存在」(Vyavaharika)中顯化出來,它被用作一個載體以下降進入普遍母親, 並使她擴張 (膨脹,brih)。』且在《光輝之書》中說道:『無形體、且不具類似物的「無限統一性」,在創造了天上人的形體之後,就使用了它。那「未知的光」*(黑暗)使用א ך מ צ ו א ה (天上形體)作為一輛戰車מ ד ב ב ה通過它下降,並且希望被以這個形體來被稱呼,也就神聖的名字耶和華(Jehovah)。』

【*在印度的萬神體系中,雙重性別的邏各斯創造者梵天,而他的七個「心智所生」的兒子們是原初的聖人們 (Rishis)—「建設者們」。】

【†拉比西緬 (Simeon) 說 : 『啊,夥伴,夥伴,人就像一個散發,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既有「父親」的一面,也有「母親」的一面。這就是話的意思:「埃洛希姆說;要有,就有光」... 這是一個雙重的人。」("Auszuge aus dem Sohar",第 13、15 頁)。因此,在《創世紀》中,代表著雌雄同體射線或「天上人」。】

正如《光輝之書》所言 : 『在起初是國王的意志,先於任何其他存在 ... 它 (意志) 勾勒出了一切事物的形體 : 它們先前被掩蓋著,但現在都顯現出來。從「無限」 (Ain Soph) 的頭裡傳出一個密封的秘密,是一個朦朧的物質火花,沒有形狀或形式 ... 生命是汲取自下方,而上方的源泉會自我更新,大海總是充滿了水,並把它的水散布到每一個地方。』 神如此的被比喻為無岸的大海,或是「生命泉源」的水。(《光輝之書》III,290)『第七個宮殿是生命泉源,且在從上而下的次序中是第一個。』 (II,261) 因此卡巴拉主義的信條就出現在卡巴拉主義的所羅門口中,他在《箴言》第九章 I 中說:『智慧建造了她的房屋;它鑿出其根柱子。』

因此,假若沒有原始普遍啓示的話,怎麼會有這些想法的同一性?這裡展示的少數幾個點,與接下來作品中所展示的內容相比,就像乾草堆裡的幾根稻草。如果我們看看最模糊的宇宙生成論 - 中國的,即使在那裡也能發現同樣的想法。自在 (自我存在) 是未知的黑暗,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 的根源,而之後產生。孔子的「太極」給出了同樣的想法,儘管他的「稻草」不然。後者是傳教士們的一大樂趣來源。這些人嘲笑每一個「異教徒」的宗教,鄙視和憎恨他們的其他教派的兄弟基督徒,但他們都自面上接受自己的《創世紀》。如果我們轉向迦勒底,我們會在其中發現阿努 (Anu),即隱藏的神,那「一」,而且他的名字顯示了它起源於梵文。阿努在梵語中的意思是「原子」,是「小中最小」 (aníyámsam anîyasâm) ,也是吠陀哲學中 (Parabrahm) 的一個名字; 被描述為比最小的原子還要小 (Anagraniyam),且比最大的範圍或宇宙還要大 (Mahatorvavat)。這就是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給出的阿卡德人《創世記》的第一首詩,能在楔形文字的紀錄 (Lateras Coctiles) 中找到的。在那裡,我們還發現阿努是被動的神或「無限」(En-Soph),而貝爾 (Bel) 是創造者,是精神 (質點) 在水面上移動,因而是水本身,而希阿 (Hea) 是這三者結合的普遍靈魂或智慧。

前八節如下:

1. 當時上方還沒有升起諸天;

2. 下方在大地上還沒有長出植物。

3. 深淵還沒有打破它的界限。

4. 那混沌 (或水) 迪亞馬特 (Tiamat,海) 是它們全部的生育之母。(這是宇宙的阿底提質點。)

5. 起初的那些水是被命定的,但是—

6. 樹未生長,花未開放。

7. 當任一個眾神都未出現之時。

8. 沒有一棵植物生長,也沒有秩序存在。

這是混沌或創世前的時期—即雙重的天鵝黑天鵝;當被創造時,後者變成了白色。*

【*七隻天鵝被認為是從天上降落到瑪旁雍錯湖 (Mansarovara) 的,且在大眾的想象中,它們是大熊座的七聖人,他們以這種形式來出現於《吠陀經》所記載的地域。】

這個象徵著此普遍原則的崇高理念,但似乎沒有計畫要來回應其神聖的性質。毫無疑問,一隻鵝、甚至一隻天鵝,可能顯得不適合代表精神的宏偉。然而, 它一定有某種深奧的神秘含義,因為它不僅在每一個宇宙生成論和世界宗教中都有體現,但即使是中世紀的基督徒,即十字軍戰士,也將它選為聖靈載體,帶領著軍隊前往巴勒斯坦,以從撒拉森 (Saracen) 人手中奪走救世主的墳墓。如果我們採納德雷珀 (Draper) 教授關於《歐洲智力發展》的論述,那麼在隱士彼得所領導的十字軍軍隊前面,是由聖靈所呈現的一隻白色公鵝和一隻山羊來帶領。埃及的時間之神塞布 (Seb) 頭上頂著一隻鵝。朱庇特梵天也以天鵝的形式出現,因為這一切的根源是奧秘中的奧秘—世界蛋。(參看前節)。

一個人在貶低一個符號之前,必須先瞭解其來由。空氣的雙重元素包含於朱鷺、天鵝、鵝和鵜鶘、鰐魚和青蛙、蓮花和水中百合,等等;其結果導致在現代和古代神秘主義者中,選擇了最不得體的象徵。是偉大的大自然之神, 它在描述中通常被關聯於水鳥,特別是鵝,其它的神靈也是如此。後來隨著宗教的逐漸墮落,由鵝所代表的眾神變成了陽物的神靈,古代的一些嘲笑者將水鳥視為潘神和其他陽物神的聖物,這是沒有道理的 (見佩特羅尼烏斯《愛情神話》 "Petronii Satyrica", cxxxvi.);但是生育性質的抽象和神聖的力量已經變得非常的擬人化了。正如哈格雷夫·詹寧斯 (Hargrave Jennings) 先生所純正地表達的那樣,勒達 (Leda) 的天鵝也沒有表現出『陽物的行為和她對此的享受』; 因為神話不過是另一個版本宇宙進化論,而有著相同哲學思想。天鵝們經常與阿波羅聯繫在一起,因為它們是水和火 (陽光也是) 的象徵,這是在眾元素分離之前。

我們現代的符號學家可能獲益於著名作家莉迪亞·瑪麗亞·柴爾德(Lydia Maria Child)夫人的一些評論 : 『從遠古時代起,印度斯坦 (Hindostan) 就崇拜一種標誌,它是創造的典型,或生命的起源 ... 濕婆或大天神 (Mahadeva) 不僅生殖了人類形體,而且是也是使之結成果的法則,是遍及宇宙的生殖力。母性的標誌同樣也是一種宗教典型。這種對於生產生命的崇敬,被引入到對奧西里斯性象徵的崇拜中。難道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看著人類誕生的偉大奧秘會很奇怪嗎 ? 它們是否不純潔才被這樣看待?或者是我們自己是不純潔,所以不如此看待它?但是沒有一個純凈而有思考能力的心靈會這樣看待它們。 ... 自從那些老隱士們在他們最初聖所的莊嚴深處裡,第一次談到神和靈魂以來,我們已經走了很遠、且道路也不乾淨了。他們在大自然的所有奧秘中,追尋那無限和不可理解的起因;讓我們不要嘲笑他們這種方式,以免這麼做會在他們族長式的簡單性中,蒙上我們自己粗鄙的陰影。』 (《宗教思想的進步》"Progress of Religious Ideas",Vol. 1, p. 17)